中美航线要拐弯,美国这回真下狠手了
文︱陆弃美国,又开始玩“航线政治”了。10月9日,据路透社消息,特朗普政府威胁要禁止中国航司在执飞往返美国的航班时飞越俄罗斯领空,理由竟然是:“这让美国航司处于不利地位”。听起来像个笑话,但他们是认真的。
自俄乌冲突以来,美国一直在这事上念叨个没完。国会议员、航空公司、行业协会,轮番上阵,一边喊着“公平竞争”,一边施压政府出手。拜登政府还算有点理智,知道这玩意儿一禁,中美航线得全乱套,中国也会立刻对等反制。但现在特朗普团队一上台,画风立刻变成了“反正飞不过去,那就让你也别飞”。
这波操作真损,损得精准,损得彻底。要知道,美国航司的“委屈”其实是自己作的。2022年,美国率先禁止俄罗斯航班使用自家领空。俄罗斯当然不惯着,直接反制:美国航班也不许飞俄上空。结果,美国航司的跨太平洋航线集体遭殃。
你能想象,从纽约飞上海,本来走俄罗斯上空13个多小时能到,现在得绕太平洋飞15小时?多飞这两小时,可不是多看两部电影这么轻松。燃油钱、机组加班、航线调整,全是实打实的成本。航空数据显示,美国航班绕飞一趟得多烧10%到20%的油,多花600到750美元的人力成本,一年算下来光利润就蒸发20亿美元。
可中国航司就不一样。中俄之间的航权正常、航线照飞,该走的“近道”一个没少。比如从上海飞纽约,13个半小时轻松抵达,美国航司要绕着飞到第15个小时。乘客当然更愿意选快的那一趟。市场不会说情怀,只认时间和价格。于是中航在欧美航线上一路高歌,中法、中德航线上占到75%的座位,中英航线上甚至高达95%。
美国航司坐不住了。飞不过人家,干脆上交政府,哭诉“对方不公平”。那意思很明确:既然我飞不过去,那你也别想飞。这是什么逻辑?典型的“我摔倒了,不许你走稳”。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这场政治荒诞剧。特朗普政府考虑出台“禁飞令”,要求中国航班不得飞越俄罗斯领空,否则不许进入美国。换句话说,哪怕航班是合法、合规、经过国际民航组织批准的,只要美国不爽,它就能用政策卡你。
听起来像个冷战笑话,但真有人鼓掌。美航的游说团体早就行动了,联合国会议员写信、起草法案,从“飞越责任法案”到“终止俄罗斯飞越法案”,三年内推了三波,誓要把航空竞争打成政治战争。
短期看,美国航司确实能松口气。如果中国航班也被迫绕路,那中美航线的时间差会缩小到5%以内,美国航司说不定真能抢回点高端乘客。但这只是短期幻觉。真禁下去,天上的路会乱成麻花。
因为这事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国际航空的基本规矩写得清清楚楚,《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明确规定,各国应互相给予领空便利,不得单方面设置障碍。美国要是这么搞,那就等于往民航界扔炸弹。今天你禁中国航班飞俄领空,明天别国也能学你那一套,谁都能封谁的天。最后全球航线全乱套,航权谈判陷入报复循环,最倒霉的不是航空公司,而是乘客。
更别忘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在中国手里,反制手段多得是。别的不说,波音那500架飞机的订单还没签完呢。要是真撕破脸,中国完全可以暂停订单,或者干脆让空客笑到最后。拜登政府前几年不就因为芯片制裁,惹得波音MAX订单被搁置?这次再搞禁飞,那波音估计得哭着去游说特朗普。
从更大的格局看,美国这波操作根本不是为航空业,而是继续“反华”的延伸线。它把竞争输给中国归咎于别人“不公平”,然后靠政治手段去“矫正市场”。这逻辑跟之前打压中国芯片、5G设备、光伏产品如出一辙。打不过,就禁止;输不起,就封锁。
问题是,这招越用,越把自己封死。因为航空业不是一个国界就能隔开的生意。今天的航线、机场、燃料供应、维修体系,全都是全球化的一环。你想靠禁令制造“竞争公平”,其实是在割断自己赖以生存的网络。美国航空公司需要亚洲市场,中国乘客是最大来源之一,你把路堵死,等于亲手掐自己喉咙。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给美国航司撑腰”“让美国再次伟大”。听起来热血,实际上空洞。市场不会因为口号更赚钱,航线不会因为政治更顺畅。美国航空的竞争力,不是被中国“偷走”的,而是被自己的政策一点点耗光的。美国自认为是在“纠正不公平”,实际上是在用政治手段弥补竞争力的衰退。这就像一个老拳手打不过年轻人,索性把擂台拆了。赢不赢不重要,关键是不能让别人赢。
但世界早就不是美国一个人在天上飞的年代了。中国航司崛起靠的是效率、航线布局、稳定供应链;欧洲航空靠的是联盟运营和精准管理;中东航司靠的是资源和服务差异化。只有美国,还在用冷战思维给航线设障。
更可笑的是,美国打这张牌,其实在害自己盟友。欧洲航司同样依赖俄领空,一旦被美国拉着站队,它们也得绕飞,成本照样飙升。等他们发现被“队友坑了”,这场航线大战就不只是中美之争,而是全球航空的一次倒退。说到底,美国的“禁飞令”不是在保护航司,而是在消耗信任。天上的航线,本来是连通世界的桥,现在被政治撕成一道道墙。
美国想让中国航班也绕飞俄罗斯,好像赢了一场航空竞赛。但真正的赢家不会是它,而是看热闹的世界,大家都在学会一个道理:有的国家连天空都想垄断。等哪天,美国航班再被迫多飞两个小时的时候,它大概会意识到,天空不是谁家的私产。想靠“封别人路”来弥补竞争力,这世上从来没成功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