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王室扛不住了,安德鲁王子剥夺头衔,百年来首次「开除」公爵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10月17日,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次子安德鲁王子,通过白金汉宫发了个声明,正式放弃约克公爵的头衔。
都知道,英国王室更多是个吉祥物,老伦敦调调也就是个玩笑,不过这依然是百年内首次被「开除」的公爵。
核心原因就是,安德鲁被指控强迫17岁女性发生关系。
安德鲁王子是萝莉岛的常客,也就是爱泼斯坦那点破事儿。
不过好玩的是,大家仿佛不太买账,觉得这是英国王室在弃卒保帅,在金蝉脱壳。
先说清楚一件事,放弃头衔职责,不是说他就不当王子了。
他还是女王儿子,还是查尔斯的弟弟,王位继承那个名单上照样有他,虽然排名比较靠后,是第八位。
只不过说,那些剪彩、慈善活动、代表王室出访这些活儿,以后跟他没关系了。
翻译过来就是:我还是贵族,但我不出来给你们添堵了。
为什么?
爱泼斯坦这个坑太深,涉及未成年人,牵扯到的名人富豪数都数不过来。
安德鲁的名字在里面,还有受害者直接出来指控他。
虽然安德鲁一直否认,但这事传出去,哪怕只是传闻,对王室的杀伤力都够呛,更何况有照片。
象征性的惩罚,换实质性的保护英国王室在乎真相吗?他们在乎的是公众怎么看。
所以咱们看到了一系列操作:
首先安德鲁接受BBC采访想证明自己清白,结果越说越糟。
然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把他的军衔和王室赞助头衔都拿掉了。
这次,公爵的爵位也放弃了,以后公开露面的资格都不给了。
这就是一场权力切割手术。
王室要的是什么?体面。
他们得向公众证明:我们跟丑闻划清界限了,我们处理得很严肃。
至于安德鲁到底清不清白?不重要,王室也不关心;至于安德鲁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不重要,王室依然不关心。
真正重要的是,在这场舆论审判里,王室得站在道德高地上。
所以安德鲁依然保留了王子身份,他的女儿依然保留公主身份,他自己依然能住在王室住所里面。
所以安德鲁放弃的,不是他的特权,只是他作为王室门面的资格。
但这恰恰是现代王室最拿手的,用象征性的惩罚,换实质性的保护。
安德鲁还享有什么权利?安德鲁虽然不能以公爵身份出席公开活动了,但他生活受影响吗?
他还住在王室庄园里,还享受着纳税人供养的生活,据说还有安保团队保护。
别的不说,就还在英国国王继承顺位上,就问你厉害不。
安德鲁失去的,只是那些需要抛头露面、接受公众审视的场合。
对王室来说,他们做出了姿态。对安德鲁来说,他保住了里子。
倒霉的是那些真正受害的人,和期待看到正义的公众。
可能有人问了,为什么不直接剥夺他的头衔?为什么不让他接受法律调查?
因为王室有自己的逻辑。
在他们的世界里,家族利益永远排第一。
安德鲁再怎么惹麻烦,他也是女王的儿子,是国王的弟弟。
彻底踢出王室?那就等于承认王室内部出了大问题。
可以内部处理,可以进行处罚,但不能随着大众的心愿处理,不能随着法律的规定处罚。
刑不上大夫,就是这个感觉。
就一定要制造出不一样的待遇感,才能保持王室的特立独行,哪怕英国王室各种做表演,试图显得接地气,但内核是很清楚的,今天安德鲁王子如果被处罚,那明天王室的特权就会进一步丧失。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安德鲁冷藏起来。
让他继续享受特权,但别再给王室添乱。
这就是权力游戏的本质,不是惩罚犯错的人,而是保护系统本身的运转。
这种操作在王室历史上有先例。
爱德华八世为了娶离婚女人退位,但退位后照样当温莎公爵,照样过锦衣玉食的生活;哈里王子和梅根退出王室,人家照样拿着头衔在美国搞事业。
王室的逻辑从来都是:你可以不干活,但别砸招牌,为了不砸招牌,犯了错也不能正常惩罚。
王室用头衔职责换舆论空间,安德鲁用公开露面换私下安稳,双方各取所需。
至于那些受害者,那些想要真相的人,在这个游戏里,你们根本不是玩家。
不是惩罚,而是退场我从不相信所谓的王室改革、所谓的自我反省。
这些机构的底层逻辑,从来都不是追求公正,是维持体系,只要体系还在运转,个别人的牺牲,甚至算不上牺牲,只是策略调整。
下次你看到类似的新闻,某个权贵因为丑闻辞去某个职务,某个富豪因为争议退出某个董事会,别急着拍手。
你以为的惩罚,可能只是他们精心设计的退场仪式。
真正的权力和利益,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手里。
安德鲁这次放弃公爵头衔,不是认错,是止损,不是反省,是公关。
用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安全。
至于正义?那只是他们偶尔需要拿出来表演的道具。
各位大佬觉得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