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9 11:46

欧洲彻底不装了!

几十年来,

天天跟我们念叨“自由市场”、“知识产权”的欧洲,

那个西装革履、举止“文明”的欧洲,

现在,彻底不装了,直接把“抢”字写在了脸上。

可欧洲的宿命,是注定了的,

那就是:拥抱中国,投资中国,学习中国。




文:卢娜 (资深财经评论员|财富自然增长法创立者)
01、
欧洲的窘境:前怕狼,后怕虎

刚抢完闻泰,又要求中国在欧盟投资强制转让技术。
彭博社10月14日报道披露,欧盟部长会议上,由轮值主席丹麦外长牵头,公开讨论一件事儿:以后中国企业想到欧洲投资,可以,但必须把你的技术交出来!
这事之前他们也提过,不过后来没落实。
这次“来势汹汹”,有多个欧盟成员国的部长都表示,要将这些观点落实成具体的原则和提案。
你看,就是那个几十年来天天跟我们念叨“自由市场”、“知识产权”的欧洲,
那个西装革履、举止“文明”的欧洲,现在,彻底不装了,直接把“抢”字写在了脸上。
欧洲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气急捭坏?他们这是被逼到了墙角,黔驴技穷了!
你看,欧洲现在是个什么处境?
东边,俄乌冲突把廉价能源的管子给掐了,自家工业成本蹭蹭往上涨。
西边,他那个“好大哥”美国,揣着一本《通胀削承法案》,嘴上喊着盟友,下手比谁都黑。
直接用高额补贴,把大众、宝马这些欧洲亲儿子,都屁颠屁颠地往北美勾引。
面对美国大哥的釜底抽薪,欧洲敢怒不敢言。那这股怨气往哪撒呢?
于是,这帮政客就把内部的所有问题,一股脑儿全怪到了我们头上。什么“中国补贴威胁论”,什么“中国产能过剩论”,现在干脆连遮羞布都不要了,直接开抢。
这哪是强者的自信,分明是弱者的哀鸣!
消息一出,网上很多人义愤填膺,觉得这是赤裸裸的霸凌。
但我今天想说,各位先别急着生气。
这事,咱们换个角度看,反而应该感到骄傲!
为什么?
因为这恰恰证明了,我们,真的强大到让他们不得不撕破脸皮了!
02、
昔日“教师爷”,如今想“偷师”

还记得三四十年前吗?

那时候我们改革开放,一穷二白,求着外资进来。

德国大众的桑塔纳是怎么进来的?就是我们用当时最宝贵的市场,去换人家一条马上要淘汰的生产线,和那点所谓的“核心技术”。

结果呢?市场让出去了,利润70%被外资拿走,而我们自己,在燃油车时代,始终是个跟跑者。

那时候,他们是高高在上的“教师爷”,给我们上课。

四十年河东,四十年西。今天,剧本彻底反过来了!

但他们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今时不同往日,我们手里有牌了!

他们为什么这么急?

看看数据就知道了。

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超过60%,而整个欧盟加起来不足5%!

在他们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我们的电动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攻城略地。

他们引以为傲的固态电池研发,被我们弯道超车。他们曾经领先的光伏产业,如今中国全球市占率超过80%!

从汽车、电池,到未来的氢能、工业机器人,只要是我们领先的,他们都眼馋。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技术,已经成了他们眼里的“香饽饽”,成了他们不得不放下身段来“抢”的宝贝!

当年我们求着学的技术,现在轮到他们求着我们要了。

你说,这难道不值得我们骄傲吗?
03、
中国的新式“远征军”
很多人把今天的中国,比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
但今天的我们和当年的日本,有本质区别。
日本在安全上被美国死死拿捏,而我们,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大国。
更重要的是,我们企业的全球化征程,其深度和广度,早已超越了当年的日本企业。
我们企业的“出海”,已经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几个阶段:
1.0 产品出海时代:2001年入世后,“Made in China”的标签随着商品走向世界,但代表着“低档货”。
2.0 资本出海时代:2010年,吉利汽车蛇吞象,成功收购沃尔沃,一举获得核心技术和全球渠道,堪称经典。
3.0 产业出海时代:2018年贸易战后,为了规避关税,我们的企业开始了全球产业链布局。
这些年来,美国想一直想搞脱钩。不可能的。
你看墨西哥,三年前美国60%的电视是中国造,现在只剩20%;而墨西哥的占比飙升到60%。
你以为我们输了?不!
中国的海信和TCL早已在墨西哥建起大型工,换个马甲继续卖给美国佬!
而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4.0生态共建时代!
我们输出的不仅是产品和工厂,更是核心技术、标准和一整套生态系统!
你看看比亚迪,这哪是一家车企,这简直是一支“远征军”!
全球建厂:泰国、巴西、匈牙利,生产基地遍布全球,规划年产能超百万。匈牙利工厂更是直接插进了欧洲的心脏!
技术输出:自己的刀片电池和e平台3.0技术,牛到直接授权给Stellantis这样的国际汽车巨头使用。这在燃油车时代不可想象!
全链整合:在巴西,从锂矿开采到整车制造一体化;为了解决运力,干脆自己造船,组建远洋滚装船队!
什么叫格局?这就叫格局!
再看看其他企业:
被誉为“非洲之王”的传音控股,手机在非洲市占率超过45%,当地市场把苹果三星甩在身后,2023年全球出货量干到第六!
美的,用“埃及制造”重塑中东市场,在全球10个国家设立了17个海外研发中心。
蔚来,把先进技术研发中心直接开到了中东土豪的心脏——阿布扎比。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实力!我们的企业,正在从单纯的商品输出,进化为技术、资本、品牌的全面远征。
04、
危与机: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欧洲此举,预示着我们的企业出海,挑战会越来越大。
但“危”中更有“机”!
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告诉我们,20年前,海外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大约是4%,现在,这个数字也才刚刚达到9%。
而你再看看美国标普500的公司,这个比例是惊人的44%!
从经济上来说,美国之外还有半个“美国”。
所以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才刚刚开始。海外市场,对我们来说不是红海,而是浩瀚的蓝海!
欧洲市场玩不起,我们就去开拓更广阔的天地。世界那么大,我们何必单恋欧洲一枝花?
所以,面对欧洲这次近乎“明抢”的无理要求,我们大可不必过分焦虑。
这不过是旧时代最后的挽歌,是一个衰落的工业强权,面对一个新兴的、全能的工业巨人时,发出的不甘嘶吼。
就让他们讨论去吧,就让他们焦虑去吧。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像比亚迪、华为、宁德时代、传音这些企业一样,埋头干好自己的事,把技术搞得更牛,把全球布局做得更广。
当有一天,他们发现,不带上中国玩,他们自己的“绿色转型”就转不动,他们自己的市场就活不下去的时候,自然会回来,心平气和地跟我们谈。
到那时,主动权,将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所以,欧洲不装了,挺好。
这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也让我们走得更坚定。
这份因强大而招来的“羡慕嫉妒恨”,我们,收下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欧洲彻底不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