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8 19:05

津巴布韦少女硬核掀桌!联手反对童婚陋习,硬刚父权超解气

前言在津巴布韦这个南部非洲国家,童婚至今仍是普遍存在的严峻问题,而被重新定义的“恩汉加”空间,正成为农村地区年轻女性抵制童婚的重要阵地。
在当地的语言体系中,“恩汉加”最初的含义是“少女寝室”,它是专门为少女提供婚前准备的传统空间,数百年来,始终承担着向少女传递传统婚嫁相关知识的作用。
不过到了现在,这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习俗正悄然发生转变,不再局限于传统功能,而是演变成一场由同龄人牵头主导、能够助力女性实现自我赋权的有力运动。

18岁的拉佐是这个阵地里的一员,她14岁时就加入了相关组织,如今已成长为更年轻女孩的导师。
拉佐表示,这里就像一个安全港湾,每个女孩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这句话道出了许多参与女孩的心声。
要知道,在传统的津巴布韦家庭中,作为女性专属空间的圆顶茅草屋“恩汉加”,给女孩们传授的多是如何顺从、如何取悦未来丈夫以及传统道德规范,这种传统无形中强化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固有期望。
如今,“恩汉加”的内涵正在被彻底改写,推动这一改变的,是津巴布韦一家致力于为农村女性赋权的非营利组织:“罗扎里亚纪念信托基金”。
该组织不仅积极推动“恩汉加”传统的复兴,还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基金项目官员诺库滕达·马加马对新的“恩汉加”作出解读,认为其是一种植根于本土文化、用以应对现代问题的创新。
在这里,女孩们能坦率讨论许多在保守家庭中仍属禁忌的话题,而且课程内容十分实用,甚至涵盖了家禽养殖、农耕技术、肥皂制作等技能培训,助力女孩们提升生存能力。

为了让课程效果最大化,该组织还按照年龄对参与者进行分组,从五岁的女童到三十五岁以上的妇女,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学到适龄的内容,同时也实现了代际间的指导与传承。有时,他们还会邀请包括政府高官在内的长者参与讨论,为女孩们的成长提供更多元的视角。
这场“恩汉加”变革的背后,是一组令人揪心的统计数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在津巴布韦,平均每三名女孩中就有一人在18岁之前结婚,这已然构成了“需要采取紧急行动的国家性危机”。
而放眼非洲,整个东非和南部非洲地区的童婚情况与津巴布韦类似,中非和西非地区的童婚率更是飙升至40%以上,其中尼日尔以76%的比率位居全球之首,童婚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事实上,津巴布韦和许多其他非洲国家早已将童婚定为非法行为,部分国家甚至废除了禁止18岁以下少女堕胎的法律。
但现实情况是,贫困、执法不力以及根深蒂固的文化和宗教习俗,让童婚现象依然顽固地存在于这些地区,难以彻底根除。

26岁的萨曼莎·奇多多,是“恩汉加”复兴运动的直接受益者,这场运动为她的人生拉回了正轨。
如今的她,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法学院学生,但在17岁那年,她的人生曾陷入黑暗。
当时她被迫嫁给一个比自己年长近十岁的男人,还陷入了一段充满虐待的婚姻。
在一次活动营地中,奇多多回忆起那段痛苦经历时,眼神里仍有一丝无奈,她提到自己当时只想玩耍,对未来充满规划,却突然之间要扮演母亲和妻子的角色。
奇多多还表示,那时自己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时睡得太沉,完全忘记了要给孩子哺乳。
邻居家的妇女看到啼哭的婴儿,会主动抱走帮忙喂奶,之后再把孩子还给仍在熟睡的她。
这样狼狈的生活持续了两年,她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这段婚姻,可独自生活后,又承受着来自邻里的污名。
幸运的是,在“罗扎里亚纪念信托基金”的支持下,她重新回到了校园,并且成为了现代“恩汉加”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最初只有二十名女孩参与,她们中近九成的成员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人考上了大学,有人创办了自己的项目。
社区逐渐看到了她们的力量,开始鼓励自己的女儿加入,如今加入“恩汉加”被视为一件时髦的事。

如今,在奇多多所在的村庄,已有超过200名女孩参与到“恩汉加”相关活动中。
这一模式的影响力还在不断扩大,津巴布韦各地的许多学校纷纷采纳,甚至传播到了赞比亚和塞拉利昂,还走进了非洲联盟和联合国的论坛。
考虑到童婚问题往往植根于文化和宗教传统,女孩们还积极寻求当地酋长和村长的支持:毕竟这些人是传统习俗的守护者,他们的态度对遏制童婚至关重要。
当地村长克里斯·萨万胡称,如今社区领袖正严格执行禁早婚规定。若有人违规,需罚没一头牛,由酋长代管。此牛产生的收益,将悉数投入女孩教育事业。
萨万胡补充道,这一举措能确保女孩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重返校园,除了罚没牛群,违规者还会被移交警方处理,用法律手段为禁止童婚“保驾护航”。
不过,尽管“恩汉加”运动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贫困和人们固有的观念仍是根深蒂固的挑战。
埃内特·蒂尼身兼教师与女学生导师二职,她任教的学校虽采用了“恩汉加”模式,然而在推行进程中,遭遇诸多阻力,举步维艰。
蒂尼指出,症结在于成年人,他们将怀孕或童婚视为一种违纪行为,认为女孩理应为此受到惩罚,她还强调,在改变社区观念这件事上,由女孩们自己主导的倡议至关重要,因为这能更好地影响同龄人和整个社区的看法。

联合国妇女署副执行主任、“罗扎里亚纪念信托基金”创始人尼亚拉兹·贡邦兹万达,对童婚问题有着深刻的认知。
她指出,童婚的本质是性剥削,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非洲尤为严重,而且仅靠法律无法终结这一现象。
贡邦兹万达表示,法律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触及女孩群体本身,并推动社区社会规范的转变。
她在2007年创立了“罗扎里亚纪念信托基金”,以此纪念自己13岁便被迫成婚的亡母。
而她的观点,也得到了年轻导师拉佐的认同,拉佐认为,如果女孩们能互相施加压力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那么她们同样也能互相影响去做出积极的改变。

结语津巴布韦少女们通过“恩汉加”运动,打响了反抗童婚的“绝地反击战”。
这场战斗或许充满挑战,但她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团结一心、勇于突破传统束缚,就一定能为自己和更多非洲女孩争取到平等、自由的未来,让“绝不接受童婚”的口号,真正照进现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津巴布韦少女硬核掀桌!联手反对童婚陋习,硬刚父权超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