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三十年,日本女性如何一步步走向贫困的?
一部评分高达9.3的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把日本中年女性的困境赤裸裸地摆在了大众眼前:两位年过五旬的单身女性,生活拮据、相依为命,背后是一整个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冷漠旁观。
数据显示,日本女性终身未婚率持续上升,单亲母亲占比超过八成,而贫困正悄无声息地成为她们生活的关键词。在这场长达三十年的经济停滞中,日本女性的困境不是偶然,更像是被制度温水煮青蛙的结果。
被困在非正式职位里的“隐形人”在日本,女性走进职场,不是为了实现自我,而更像是一场注定不会赢的“副本”。据日本总务省2019年发布的《劳动力调查》,日本女性中有超过一半(54.8%)是非正式雇员,她们的收入仅是正式员工的六成。
更难的是,这个“临时”身份很可能会伴随她们整个职业生涯。2021年厚生劳动省的数据进一步说明问题:非正式女员工的转正率,仅有17.6%。
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结构性的问题。日本在“就业冰河期”(1994年到2004年)之后,企业招聘趋于保守,优先保障男性长期雇佣,而女性则被默认为“补充劳动力”。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旧模式,不仅让女性难以获得稳定职位,也让她们在职场中始终处于“边缘人”的位置。
而当女性的职业发展被制度性压缩,贫困的风险也就顺理成章地找上门来。没有稳定收入、没有职业晋升、没有养老金积累,贫困不是意外,而是时间问题。
相比之下,中国《就业促进法》明确禁止性别歧视,并通过“稳就业”政策持续优化女性的劳动参与环境。这种制度的“兜底”能力,让中国女性在职场上获得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也避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
日本女性被困在“非正式工作”这个制度性陷阱里,是当下他们社会结构老化、经济滞涨的一个缩影。而这也提醒我们,经济发展不能只看GDP,更要看是否为每一个人,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当制度选择沉默,贫困就会说话对日本女性来说,工作难找,生活成本高,税收制度却从来没打算对她们“手下留情”。日本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中,有一个名叫“配偶扣除”的条款,这意味着已婚家庭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但单身女性却要独自承担更高的税负。
结果就是,越是没有家庭“绑定”、靠自己过日子的女性,越容易陷入贫困。厚生劳动省2022年的数据更是让人皱眉:日本单亲母亲家庭的贫困率高达50.6%。也就是说,每两个单亲妈妈中,就有一个在贫困线下挣扎。
更无奈的是,日本虽然在2014年推出了“年金分割”制度,允许离婚女性分享丈夫的养老金,但实际申请率却一直偏低。这不是女性不想申请,而是制度设计复杂、手续繁琐,甚至需要前夫的配合,现实中往往变成“有权不用”。
换句话说,日本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设计,而不是以“个体”为核心。在传统家庭结构逐渐瓦解的今天,这种制度设计早已显得落后。没有家庭“加持”的女性,就好像被甩出社会保障的列车,只能靠自己摸黑前行。
中国的全民参保计划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路径。以人为本、制度普惠,不管你是单身、已婚,还是离婚,都能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以个体为核心”的制度逻辑,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也是防止个体贫困化的底线。
在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失语”是导致女性贫困化的另一大推手。她们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独立,只是制度没有给她们留下逃出生天的通道。
老后破产: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明天的新闻2016年,NHK播出了一部纪录片《老后破产》,主角不是街头流浪汉,而是一位独居的老年女性。她曾经有工作、有家庭,但最后还是在电费涨价和年金缩水中,慢慢滑进了贫困的深渊。这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群体正在面对的现实。
日本内阁府2023年发布的预测显示,到2040年,65岁以上的独居女性将达到35%。她们中的很多人,年轻时是非正式员工,中年时是单亲母亲,老年时则是年金不足的“隐形贫困者”。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不少人选择购买私人年金,靠自己“兜底”,但这终究是少数人的选择,大多数依然只能在生活的边缘徘徊。
也就是说,在日本,女性的一生很可能是从“非正式”开始,到“无保障”结束。从年轻到年老,贫困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悄悄地缠住了她们的人生。而制度,不仅没有剪断这根线,反而任由它越绕越紧。
相比之下,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积累的经验,早已超越了“救济”层面,而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女性就业、普及养老保险等方式,从源头上解决“老后贫困”的问题。这不仅是一种制度能力,也是一种文明态度:一个社会是否真正进步,不看GDP数据,而看它如何对待最弱的人。
日本女性贫困的问题,不只是性别议题,更是社会治理的折射。从“非正式员工”到“独居老人”,她们的困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社会制度的冷漠与惰性。
从《住宅区的两人》到《老后破产》,日本女性的生活困境早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被系统性问题推着走的宿命。她们没有选择贫困,但贫困却一步步选择了她们。
制度没有撑伞,个体就只能淋雨。相比之下,中国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与立法保障,为女性发展提供了更稳固的制度支撑。这种“制度温度”,正是预防性别贫困的关键所在。
日本的三十年失落,留下的不只是经济账本的空白,还有一代女性的沉默与失语。而这份沉默,值得被听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