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危机引爆法国权力内斗,勒科尔尼险胜,却迎来更惨烈烧钱恶战
一个堂堂大国,内阁的命运竟然会因为“没钱”而悬而未决?最近的法国政坛,上演的正是这样一出活生生的“钱荒大戏”。勒科尔尼总理的内阁,前脚刚在国民议会的信任投票中惊险过关,还没来得及庆幸,后脚就得一头扎进更深不见底的“财政窟窿”里。与其说这是一场“政治危机”,不如用“预算攻防战”来形容它更为贴切。这场战役的核心,无非是“钱从哪里来,钱往哪里去”的终极拷问。当国家的金库响起“空城计”,当账本上的赤字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原本隐藏在幕后的各方势力,便纷纷走到台前,将手中的“民意”和“选票”作为筹码,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博弈。
要看懂这场戏,咱们得先扒一扒法国的家底。现在的情况是,法国的债务每秒都在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增加,像个永不满足的吞金兽。保守估计,到今年年底,法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将突破5.8%!
这什么概念?在整个欧元区,他们可是妥妥的“优等生”,只不过是反着来的,排在倒数前几名。而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公共债务已经飙升到GDP的114%以上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家庭负债超过年收入的一倍,你是不是也得开始琢磨怎么开源节流?总理勒科尔尼现在面临的正是这样的困境。他提出的2026年紧缩预算案,就是希望通过大刀阔斧地削减开支来“止血”。可这“刀”要往哪里砍,这“血”该怎么止,就成了各方争论不休的焦点。削福利?动养老金?还是向富人开刀?每一个选项,都像引线一样,随时可能点燃民众的怒火。
更要命的是,勒科尔尼政府在国民议会里,根本没有“绝对实力”。577个席位,他所在的中间派联盟连200席都不到。这就好比一个武功不高的江湖人士,想单枪匹马闯江湖,那是万万不能的。他要推行任何政策,尤其是这种涉及全国民生的预算案,就必须拉拢其他党派的支持。
这下可好,本来就“有求于人”,立马就让那些手握关键少数票的党派,有了“坐地起价”的资本。比如社会党,他们有69个席位;共和党也有50个席位。在国民议会,通过一个法案需要289票,而勒科尔尼离这个数字还差一大截。这就意味着,社会党和共和党,在某种程度上,掌握着内阁的“生杀大权”。他们的点头与摇头,足以左右整个国家的财政走向。
还记得前阵子的不信任投票吗?勒科尔尼政府之所以能躲过一劫,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社会党的“临阵倒戈”。按理说,社会党一向对紧缩政策持反对态度,尤其对政府推行的养老金改革意见很大。可在关键时刻,勒科尔尼抛出了几颗“糖衣炮弹”:承诺暂停养老金改革,并且同意对富人增税。
这一招果然奏效!社会党立马改变了立场,在不信任投票中选择了支持政府。最终,“不屈法国”提出的不信任案获得了271票,极右翼的国民联盟则只有144票,都未能达到通过所需的289票。这其中,社会党的那部分票数,绝对是决定性的。它们就像关键的砖块,堵住了反对党推翻政府的缺口。
然而,这种“妥协”更像是在一道裂缝上打了个补丁,根本没有从根子上解决问题。社会党第一书记福尔,在投票结束后就立刻发出了更强硬的信号:要求对最富裕阶层的广泛资产征收2%以上的税,强调“不能让老百姓受苦,富豪却大发横财”。
可执政党呢?他们想的是,只对富人通过控股公司持有的资产征税,这力度,跟社会党提出的“广泛资产税”简直是天壤之别。一边想要“劫富济贫”以争取民意,一边又怕得罪商界大佬,让经济蒙上阴影。毕竟,法国首富阿尔诺这样的商业巨头,对任何形式的增税,都是明确反对的。这种分歧,就像两座冰山,想要磨平,谈何容易?
当然,那些没能成功推翻政府的反对党,可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就像一群嗅到了血腥味的狼,随时准备再次扑上来。
“不屈法国”的议员科克雷尔一语中的:“内阁只是喘了口气,预算案的仗才刚刚开始打。”这话里透着一股“卷土重来”的狠劲。而极右翼的国民联盟党首巴尔德拉,更是直接把这次妥协骂成了“政治交易,牺牲国家利益”。一个觉得紧缩政策太狠,一个又觉得政府妥协得太软弱,这种截然不同的批评角度,预示着接下来的预算辩论,将是火花四溅。
更麻烦的是,这份预算案里藏着太多“地雷”。前几年贝鲁政府曾提出,要取消复活节后星期一和二战胜利纪念日这两个公共假日,这直接触及了法国人对休闲和历史纪念的重视。还有削减3000个公职岗位、冻结养老金涨幅等“狠招”,这些都像火星一样,随时可能点燃民众的怒火。勒科尔尼就算想强行推进紧缩,也得先掂量掂量,能不能扛得住民众的滔天怒火。
说到底,法国这场沸沸扬扬的政治风波,最终还是要落到老百姓的餐桌上。政客们怎么吵,怎么斗,归根结底,民众最关心的无非是几件事:我的养老金还能不能保住?我的工资会不会被征更高的税?那些公共服务,比如医疗和教育,会不会因为财政紧张而缩水?
而对于整个欧洲来说,法国这个“老牌强国”的财政困境,绝非小事。如果法国的财政僵局迟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拖累自身的经济发展,还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给整个欧元区带来连锁反应。
现在,国民议会已经进入了对预算案的细致审议阶段。勒科尔尼总理,就像一个在钢丝上行走的杂技演员,一边是社会党在后面催促着他向富人开刀,一边是共和党在旁边提出各种异议,而虎视眈眈的反对党,则在一旁随时准备给他“使绊子”。稍有不慎,他就可能步前总理巴尼耶的后尘,因为预算问题,最终黯然离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