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委内瑞拉大兵压境!但最让马杜罗头疼,还不是这件事
近日来,美军借口打击毒贩,持续增加在加勒比海域的军事部署,马杜罗15日表示,美国的所作所为是在委搞政权更迭,并在拉美进行军事扩张。目前,委美双方剑拔弩张。不过最让马杜罗头疼的还不是美国的威胁,而是国内的烂摊子。
先看一组数据,2017年,委内瑞拉GDP缩水15%;2018年再跌18%。到2021年,从2013年的峰值3726亿美元,暴跌88%至570亿。
几年时间年时间累计通胀超500万%,货币贬值到原来的万亿分之一,一杯咖啡要100万玻利瓦尔起步。
民众成了“亿万富翁”,却买不起面包。贫困率从2013年的33%升到2021年的90.8%,极度贫困从11%飙到68%。
接踵而来就是社会治安问题。2015年,加拉加斯谋杀率高达每10万人120起,是全球最高。公职人员也沦陷:警察和军人收受贿赂,与黑帮勾结,甚至参与劫掠。
生存条件恶劣又加剧难民潮,据联合国难民署估算,自2014年至2023年底约有770万委内瑞拉人(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离开本国。
首站是邻国哥伦比亚,2018年一天就有5万人越境;巴西和秘鲁也接收了数十万人。许多人徒步穿越雨林,途中遭遇强奸、抢劫甚至死亡。
要知道,委内瑞拉是全球石油储备量最大的国家,二战刚结束,全球经济还在喘息时,委内瑞拉的人均GDP已接近8000美元,高居世界第四。
那时的它,经济实力压倒德国,远超日本,甚至让当时的中国望尘莫及。短短数十年怎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上世纪80年代,委内瑞拉外资蜂拥而入,尤其是石油巨头们,掌控了国家命脉。贫富差距拉大,精英阶层挥金如土,底层民众却挣扎在温饱线上。
90年代初,国际油价开始波动,全球经济放缓,委内瑞拉的出口受挫。失业率攀升,通胀隐现,社会不满情绪如火山般积聚。
传统执政党信誉扫地,民众对新自由主义的质疑声浪四起:为什么资源这么丰富,我们却过得这么苦?
1999年,查韦斯以民粹主义者的身份,通过大选上台,他果断与新自由主义决裂,采取国家干预经济、国有化关键产业、财富再分配的政策。
那时候,全球石油市场正处于牛市,油价从每桶20美元左右一路飙升,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甚至突破了140美元的峰值。
委内瑞拉的石油产业,本土储备超过3000亿桶,表面上看是天赐宝藏。查韦斯抓住了这个机会,他迅速推动石油企业的国有化,一批外国公司如埃克森美孚和壳牌被赶走,国家财政短期暴增。
这笔钱来得快,花得也痛快。外汇储备从2000年的不到100亿美元,涨到2012年的峰值近300亿美元。
查韦斯用这些钱针对中下层民众大开福利闸门:免费医疗、教育补贴、廉价住房,还有“玻利瓦尔使命”这样的项目,直接把钱发到穷人手里。
结果呢?贫困率从1998年的50%降到2012年的27%,识字率飙升到近100%,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在短短几年内翻天覆地。
查韦斯成了救世主,2006年连任,2012年第五次当选,实现了长达14年的铁腕执政。他的支持率一度高达60%以上,街头到处是他的画像和口号。但高福利政策也为以后埋下隐患。
神话总有落幕时。2013年3月5日,查韦斯因癌症去世,年仅58岁。他的葬礼吸引了全球领导人前来吊唁,包括时任伊朗总统和巴西领导人。
上百万民众在加拉加斯街头守夜,哭声震天。民调显示,即便到2017年,79%委内瑞拉人仍视他为最爱总统。
这位导师的离世,让他的忠实门徒马杜罗迅速接棒。当时,马杜罗作为副总统,已经在查韦斯病重期间掌管了不少实权。
查韦斯去世仅一个月,4月14日,委内瑞拉举行大选,马杜罗以50.61%的得票率险胜反对派候选人,顺利上台。起初,一切看似平稳,马杜罗继承了导师的威望,继续推行福利政策。
可天时变了。2014年,全球油价崩盘:从2013年的每桶100美元,跌到2016年的30美元以下。
沙特增产、美国页岩油革命、中国需求放缓,都是推手。
委内瑞拉石油出口从2013年的850亿美元,缩水到2015年的350亿,2016年仅260亿。对委内瑞拉来说,这场油价崩盘如晴天霹雳。石油占该国出口的95%以上,外汇收入直接腰斩。
2014年,外汇储备从280亿美元缩水到180亿美元。进口需求却刚性不减,尤其是食品和药品,本来就靠进口维持。
马杜罗政府试图稳盘:他推出外汇管制,优先保障进口必需品;还加强与俄罗斯和中国合作,换取贷款。但这些措施像饮鸩止渴。外汇短缺导致黑市汇率暴涨,官方汇率1美元兑6玻利瓦尔,黑市却飙到1000多。
结果,通货膨胀像脱缰野马。2014年通胀率已超60%,到2015年破200%,2018年更是疯到130万%的天文数字。
超市货架空空荡荡,面包价格一天翻几倍,民众排队抢购鸡蛋和面粉成了日常。马杜罗下令印钞救急,却让货币贬值得更猛。
经济瘫痪的后果很快就蔓延各处,于是出现开头那一幕。回溯根源,委内瑞拉的悲剧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但也并非一人之祸。
查韦斯上台时,油价低谷,他赌对了上涨周期,烧钱减贫,赢得民心。但他忽略了可持续:国有化虽夺回主权,却赶走技术专家;福利超载财政,却无缓冲基金。
另外,民以食为天,就回到最关键的农业问题。
1821年委内瑞拉独立后,继承了西班牙殖民者的种植习惯,大庄园主掌控肥沃平原,主要种植咖啡、可可等出口作物,忽略粮食。19世纪末,咖啡出口占外贸60%,但农民无地,佃农被剥削。
到20世纪60年代,统计显示3%人口握有70%耕地,农村贫困率超70%。
石油热从1950年代烧起,更雪上加霜。1950年,农业占GDP一半,60%人口务农,出口咖啡占40-60%。但石油美元让政府懒得管农,补贴转向油田。1960年代,土地改革喊了口号,却没落实。
结果,耕地从1950年的500万公顷缩到1997年的340万,畜牧地也只剩1700万。农民失业,涌入城市。21世纪初,城市化率破90%,全球最高,但不是健康发展,而是被动挤压。
首都加拉加斯,2015年人口超500万,占全国1/5,却塞满贫民窟,居民靠街头小贩和黑市维生。
查韦斯上台后,想扭转这局面。2005年,他启动土地改革,国有化大庄园,分给无地农民,还推“农业使命”项目,集体农场和种子补贴齐上。
初衷是好的:让城市穷人回乡。但执行拉胯。分地农民多是城市长大,没农技,产量低;土地产权仍属国家,农民积极性差。
改革后,耕地荒废率升20%,农业GDP从2000年的5%跌到2012年的3%。
马杜罗继承烂摊子,2013年后外汇断流,进口停摆。2016年,鸡蛋价格涨10倍,牛奶成奢侈品。饥荒从此拉开序幕,2017年儿童营养不良率达12%,婴儿死亡率翻番。
社会崩坏的链条,就从这饥饿和绝望中织成。底层民众不只饿肚子,还丢了希望。
委内瑞拉的惨剧,不是孤例,而是拉美缩影,很多国家工业化喊了半世纪,却被债务危机和资源依赖绊倒。
如今委内瑞拉内外交困,但也在坚持自救。今年4月,马杜罗签署经济紧急法令,以支持该国的生产部门免受全球“经济战”的影响。
另外,委内瑞拉正不断加深与中国、俄罗斯的合作。
中国通过为其发射卫星,助力委内瑞拉摆脱对美国卫星信号的依赖,双方合作还涉及经贸、基建、能源、医疗卫生等领域。
俄罗斯与委内瑞拉的合作重心则放在军事层面,互动更直接。两国虽非盟友,却通过军售、联合军演等合作,形成了反美阵营。
委内瑞拉未来能否重塑辉煌,对马杜罗来说还是一个考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