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8 13:25

巴西总统很激动:中国兄弟帮我们造的这哪是车?是主权和尊严啊!

前言15个月前,这里是杂草丛生的废墟,福特撤离,留下废弃的厂房和几千名失业的工人。
而今天,比亚迪的标志挂上了大门,卢拉总统走上台,他的眼中闪着泪光。
pic/wm0wyrlphhy.jpg
卢拉总统一句话砸下去:“这不仅仅是汽车,这是巴西的主权和尊严。”
这是一幕谁都没想到的对比:一个被放弃的旧工业区,一个来自东方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一个年近八十仍满怀理想的老人。
pic/nai2keho2ri.jpg
故事从废墟开始,却在世界的另一头完成自我救赎,这不仅是一场商业投资,更像是一场南半球的觉醒。
2021年,福特宣布关闭它在巴西的全部三家工厂,那一刻,四千多名工人站在卡马萨里市的厂门外,手里举着布条,太阳晒得他们眼神空洞。
pic/q5oj54iiu5t.jpg
这座位于巴伊亚州的城市,本来就不富裕,人们靠蔗糖、靠乙醇生活,工业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但当福特关门,他们的希望也跟着一起熄灭。
几十年的产业基础,一夜之间成废墟,那些曾经为汽车忙碌的工人,开始在街头做起了果汁摊,有人甚至远走他乡。
pic/kcmwbaepwx3.jpg
没人想到,15个月后,同样的地方会被比亚迪重新点燃,一座新的工厂拔地而起,亚洲以外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年产能15万辆,总投资55亿雷亚尔,折合约71亿元人民币。
那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更是一种态度。
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罗德里格斯当时表示,这座工厂将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就业,成为技术转型的典范。
pic/yhvkxradevv.jpg
他说这话时,脸上有光,比亚迪来之后,不止是厂房的外形变了,连空气也像多了点希望的成分,人们重新换上工装,驶入那条被重新修平的工业大道。
而在这一天,卢拉总统也走上了那条大路,这位出身贫苦、做过工人的总统,看着眼前的厂区,他说了一句谁都没料到的话:这不是车,这是巴西的主权与尊严。
pic/2q2ouibe3mw.jpg
那种激动,是切身的,因为他太明白失业意味着什么。
年轻时的卢拉,曾因为失业一年半交不起电费,买不起牛奶,那时候的尊严,是一点一点被生活磨掉的。
如今,当他把车钥匙交到自己手中,那是比亚迪在巴西生产的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仿佛在告诉全国人民:我们又能自己开动引擎了。
pic/hf2q3m2suuq.jpg
有人说,比亚迪在巴西建厂是商业行为,但在那一刻,更多人看到的,是卢拉眼中闪烁着的信念,一个国家终于可以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土地,迎来产业的重生。
揭幕礼上,卢拉脱稿演讲,越说越激动,那不是照稿念的应酬,而是一个工人出身的老人对底层人民的呼喊,他越说越哽咽,最后直接走下台,与王传福紧紧握手。
pic/qfwekvm5pnk.jpg
这一握,是两个命运相似的人之间的共鸣,一个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一个是13岁丧父、15岁丧母的中国企业家。
他们都知道底层的苦,知道什么叫靠汗水让命运改写。
卢拉的声音在台下响起:我曾失业一年半,连电费账单和牛奶钱都付不起。所以我更知道工作意味着什么,是那份安全感、自信与干劲。
pic/kg2y4l02jcf.jpg
这不是政治演讲的修辞,也不是外交场合的客套,而是一个老人对一群仍在奋斗的人民说的肺腑之言。
因为他知道,经济的复苏不只是GDP上涨几个百分点,而是让普通人重新相信明天。
而王传福也笑了,他理解那种感情,因为比亚迪本身就是从悬崖边拼出来的企业。
pic/fzzst3f3et5.jpg
二十多年前,没人相信一家中国电池厂能挑战国际巨头;今天,它成了新能源汽车的代名词。
两个从贫穷中爬出来的人,在南美的阳光下握手,那画面比任何商业海报都要真切。
故事当然不止于此,比亚迪带到巴西的,不仅仅是生产线,还有一整条产业链,从电池、电机、电控到锂矿、充电桩,比亚迪在这里实现了全链布局。
pic/cbnq0treepa.jpg
这意味着,只要车子下线,零部件不再依靠进口,整个价值链都能在巴西境内运转。
更惊喜的是,比亚迪还拿下了米纳斯吉拉斯的“锂谷”两块锂矿区的勘探权。
锂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而现在,这个“心脏”也掌握在自己手上,卢拉再次感慨,这关乎主权,朋友们,这关乎主权和尊严。
pic/dbqkxzwhrgf.jpg
这句话他重复了好几次,每次都伴着观众的掌声。
巴西政府向来支持“绿色出行和创新计划”,而比亚迪是首家获得认证的汽车企业,能够在当地合法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战略层面的信任。
玛尔塔·费尔南德斯,巴西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说得很实在:巴西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深刻重构,中国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pic/3h2g1cus0hs.jpg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像比亚迪、长城一样在巴西落地,整个拉美的汽车版图开始悄悄重画,曾经的从属链条,在绿色转型的浪潮中瓦解。
巴西不再只是原料出口国,更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中心。
这些变化,也让卢拉看到一种新的可能,一种脱离传统依附关系的合作模式。
pic/iho2bvyhme5.jpg
比亚迪不是掠夺者,而是共建者,中国企业在拉美留下的,不是债务和污染,而是就业、技术、绿色能源。
卢拉在演讲的最后,一字一顿地说:我们要的是尊重与真诚。
pic/lho5gtvczv1.jpg
这句话,就像在回应某种无形的偏见,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被西方定义、被指导、被控制。
而现在,他们选择自己定义自己,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合作,正在以最温和却最坚定的方式,重塑国际关系的秩序。
pic/3q3ohayibt4.jpg
有人说,比亚迪工厂的落成,是“巴西版的重生”;也有人说,那是“全球南方的反击”。
无论哪种说法,事实都摆在那里——工人们回到了岗位,机器重新转动,生产线上的汽车正驶向世界。
这一切,都始于十五个月前,一块荒废的土地。
pic/pgotyjmvw2j.jpg
结语风暴将至,总有人要迎风而立,卢拉和王传福,他们一个代表着巴西的希望,一个承载着中国制造的信心。
比亚迪在巴西的成功,只是中国与拉美合作的一个切面,从长城汽车的巴西工厂到比亚迪的全产业链拓展,中国企业以建设者的姿态,进入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大陆。
正如卢拉所说:我们的关系将坚不可摧,因为中国需要巴西,巴西也需要中国。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全球南方在世界上一定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尊重。
信源来自环球网:《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在巴西工厂下线》
潇湘晨报·晨视频:《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在巴西工厂下线,将创造超两万个就业岗位》
深圳特区报:《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巴西总统成为车主》
科技日报:《“福特离开了,比亚迪来了!” 巴西总统卢拉在比亚迪工厂激情演讲:“今天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

pic/mubwpoqba5d.jpg

pic/fnbhmv1sjou.jpg

pic/rjywj3id3e1.jpg

pic/embueui2l1h.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西总统很激动:中国兄弟帮我们造的这哪是车?是主权和尊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