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名议员弹劾!马达加斯加军方夺权逼宫,新总统连夜逃出国境
文 | 锐观经纬编辑 | 锐观经纬
2025年10月14日,马达加斯加130名议员通过投票弹劾总统拉乔利纳,紧随其后的是军方直接宣布“接管国家”,而这位刚被弹劾的总统,竟在一夜之间借着与法国的协议逃出国境。
一场看似常规的政治弹劾,为何会迅速演变成军方夺权的“变天”事件,拉乔利纳的连夜逃亡背后,又藏着这个国家多久未解决的深层矛盾?
2025年10月14日当天,路透社援引现场目击者的描述披露了弹劾投票的关键细节:参与投票的议员共130人,最终仅出现1张空白票,弹劾提案以极高的支持率通过。
这一结果并非偶然,从投票前的舆论动向来看,马达加斯加国内对拉乔利纳政府的不满已持续多月,此次弹劾更像是民众与政治力量对政府的“集体表态”。
投票结果公布后不足两小时,法国24电视台便报道了一则更具冲击力的消息:迈克尔·兰德里亚尼里纳上校通过国家电台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军方已正式夺取国家政权,除议会下院外,所有国家机构将被暂时解散。
从马达加斯加的政治传统来看,军方在国家危机中往往扮演“稳定者”角色,但此次直接“夺权”却罕见,分析人士指出,议会下院未被解散的安排,或许是军方为避免国际社会指责“破坏民主程序”而留的余地。
保留这一机构,既能维持表面的权力制衡形式,也能为后续政权过渡提供一定的合法性支撑,不过,这一动作也让外界质疑:军方的介入究竟是“响应民意”,还是另有权力考量?
2025年9月25日,一场以“Z世代马达加斯加”为名的抗议活动在首都塔那那利佛爆发,最初的诉求很具体,解决长期存在的电力和水资源短缺问题。
马达加斯加作为非洲东南部的岛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基础设施薄弱,水电供应不稳定已持续多年,但此前从未引发如此大规模的抗议。
面对民众的诉求,政府起初仅以“短期供需矛盾”回应,未提出具体解决方案,随着抗议持续,民众的不满逐渐从水电问题扩散到贫困、腐败等更深层议题。
数据显示,马达加斯加近6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政府此前承诺的民生项目多次因“资金挪用”停滞,为缓解局势,拉乔利纳在9月底宣布解散内阁,并任命新总理组建政府,但这种常规的人事调整并未触及问题核心。
民众普遍认为,新内阁成员仍以政府旧部为主,所谓的“改革”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抗议活动不仅没有平息,反而规模越来越大。
让局势彻底失控的,是精锐部队CAPSAT的立场转变,CAPSAT作为马达加斯加负责国家安全的核心部队,一直被视为政府的“强力支撑”。
但在10月初,有目击者发现,部分CAPSAT士兵开始以“个人身份”加入抗议队伍,随后甚至有整建制士兵公开表态支持民众诉求。
当负责维护政权的军队倒向抗议者,政府的统治根基瞬间动摇,抗议者借此机会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拉乔利纳在48小时内下台。
面对逼宫,拉乔利纳在电视讲话中谴责此举是“非法夺权”,呼吁“国家力量捍卫宪法”,但此时的他已失去军方支持,这些表态更像是无力的挣扎。
值得注意的是,反对党在这场危机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早在弹劾投票前,反对党领袖西特尼·兰德里亚纳索洛尼亚科就曾公开拒绝拉乔利纳此前解散国民议会的决定,称其“违反宪法、不具有法律效力”。
这一表态不仅为后续的弹劾积累了政治共识,也让拉乔利纳政府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从反对党到普通民众,再到最终倒戈的军方,越来越多的力量站到了政府的对立面。
拉乔利纳的逃亡,成为这场政治风暴的“终局性”一幕,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报道,在军方宣布夺权后,拉乔利纳通过秘密渠道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达成协议,借助法国的协助逃离马达加斯加,具体逃亡路线和目的地并未公开。
此后,他在一个未公开的地点接受了媒体采访,确认自己已离开国境,同时表示担心在军事叛乱后自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采访中,拉乔利纳一方面呼吁国内各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强调“应尊重宪法精神”,另一方面却始终未提及“下台”。
这种矛盾的表态,既暴露了他对权力的不舍,也暗示了其当前的尴尬处境:作为被弹劾的总统,他已失去合法执政的基础,却仍不愿承认失败。
这场“一夜变天”对马达加斯加的影响,远不止一次政权更迭那么简单,从国内来看,军方虽然接管了权力,但如何稳定局势、解决民生问题仍是难题。
抗议者最初的诉求是水电、贫困等实际问题,若军方仅停留在“夺权”层面,不推出具体改革措施,新的矛盾可能再次爆发,从地缘层面看,拉乔利纳的逃亡与法国的关联,让马达加斯加与法国的传统关系变得微妙。
作为前法国殖民地,马达加斯加与法国在经济、文化上联系紧密,但此次法国对拉乔利纳的“特殊协助”,可能会引发南部非洲国家对“法国干涉地区事务”的质疑,进而影响马达加斯加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中的地位。
但是这场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非洲多个国家因民生问题引发政治动荡,从埃塞俄比亚的抗议到苏丹的政权更迭,民生困境与政治矛盾的叠加,已成为部分非洲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
对马达加斯加而言,无论是此前的拉乔利纳政府,还是如今掌权的军方,若不能将重心放在改善民生、解决贫困上,即便暂时稳定了局势,长期的社会矛盾仍可能再次引发危机。
回看这场从弹劾到夺权、再到总统逃亡的连锁反应,本质上是马达加斯加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
130名议员的弹劾票,不仅是对拉乔利纳政府的否定,更是民众对“改变”的迫切期待。未来,这个南部非洲岛国能否走出动荡,关键要看新的掌权者能否兑现“解决民生问题”的承诺。
毕竟,对普通民众而言,稳定的水电供应、能吃饱饭的生活,远比政治权力的更迭更重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