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护照互惠失衡!仅46国免签美,却免签180国,排名近20年最差
最新的亨利护照指数一出来,美国那边估计得坐不住了美国护照全球旅行自由度跌到第 12 位,这是近二十年来头一次没进前十。现在美国跟马来西亚并列,拿着美国护照只能免签去180个国家。
反观东亚三国,直接霸榜了:新加坡能免签 193 个国家,排第一;韩国 190 个,日本 189 个,紧随其后。
德国、卢森堡、意大利这几个欧洲国家并列第四,连跌到历史最低的英国,都还以第 8 名留在前十里。
说实话,这排名变动不光是数字变了,更像全球旅行便利度的 “重新洗牌”,美国的 “旅行名片” 明显不如以前好用了。
美护照掉分原因:政策偏紧互惠失衡,自己把路走窄了为啥美国护照排名会掉这么厉害?首先得说移民政策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之前搞的严格移民政策,比如大规模驱逐、收紧签证审核,这些影响一直没消。
亨利合伙公司董事长克里斯蒂安・凯林都说了,这十年美国护照实力下降,不只是排名调整,更是全球流动性和软实力的根本性转变。
本来想觉得这些政策只是短期影响,后来发现不是。
网上能查到,2023 年美国 B1/B2 旅游签证的拒签率都升到 28% 了,比 2019 年的 15% 快翻倍了。
别的国家看美国这么严,自然也会调整对美公民的政策,这是连锁反应。
更关键的是签证互惠问题,美国做得太失衡了。
现在美国只允许 46 个国家的公民免签入境,可美国公民却能免签去 180 个地方。
这就像 “我能去你家随便逛,你想来我家得先申请”,换谁都不愿意。
巴西今年 4 月就因为这个取消了对美公民的免签,阿根廷 2025 年初也暂停了部分签证互惠,对美国公民长期停留查得更严了。
很显然,这种不平衡是排名下滑的大问题。
还有签证费用的事儿,也让美国护照的 “性价比” 降了。
今年 9 月,美国电子旅行授权系统(ESTA)的费用从 21 美元涨到 40 美元,快翻倍了。
别小看这十几美元的涨幅,对经常出国的人来说,成本一下就上去了,也间接影响了美国在签证谈判里的筹码 —— 毕竟你收别人这么多钱,人家凭啥给你免签?
多国政策调整公民找 “备胎”,全球旅行格局真变了不光美国自己的问题,全球不少国家调整签证政策,也让美国护照的免签国少了。
越南最新的免签名单里没美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缅甸对美国公民的签证要求更严了,索马里还新搞了电子签证系统,得提前申请,不能落地签了。
就说巴西吧,之前美国公民去巴西能免签,现在不行了。
巴西外交部直接说,是因为美国没兑现2019年承诺的签证便利措施。
以前美国人去巴西拎包就走,现在得提前一两周办签证,光准备材料就够折腾的,这免签数自然就少了。
面对护照不好用的情况,不少美国公民开始找 “备胎” 了。
截至 2025 年第三季度,申请替代居住地和公民身份的美国人,比 2024 年全年还多 67%。
其中 35% 是申请葡萄牙的 “黄金签证”,买套房就能拿身份;28% 是申请加拿大技术移民。
说实话,这反应挺真实的既然美国护照不好用,那就再搞个好用的第二身份,出门方便。
这一系列变化其实在说,全球旅行格局真的变了。
以前欧美国家的护照基本垄断前十,现在东亚三国连续三年霸占前三。
新加坡能稳居第一,靠的就是 “全球枢纽” 的定位,跟更多国家搞签证互惠;韩国、日本也在跟欧美、东南亚谈更多免签协议。
反观美国,还抱着 “单向便利” 的老思路,排名下滑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护照排名看着是小事,其实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
美国公民出国不方便,学术交流、商务合作都会受影响。
比如美国高校跟欧洲高校的联合研究项目,2025年就有不少美国学者因为签证问题没去成。
要是美国还不调整政策,比如修复签证互惠、控制费用上涨,以后护照排名可能还会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