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8 10:30

男性不娶、女性不生,日韩男女矛盾已巅峰,中国咋避免走他们后路


性别对立仿佛成了中文互联网的流量密码,而且这种对立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身边晚婚、不婚的人越来越多,恋爱时大家先算付出成本,再谈感情深浅,曾经的真诚似乎在慢慢消失。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局面并非中国独有,隔壁的日本和韩国,早就经历过更激烈的性别战争,甚至已经走到了结局。

他们踩过的坑、得到的教训,能不能帮我们避开同样的困境,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从日韩的过往里,找一找中国男女关系的破局之道。​
先看看咱们身边的情况:根据近年数据,中国结婚率已经连续多年下降,离婚率却居高不下,年轻人谈恋爱,不再是看对眼就好,而是会先列一张条件清单。

女生关注男生的收入、房产,男生在意女生的颜值、家境,双方像在做交易,把彼此当成了可利用的工具,这种功利化的婚恋态度,背后是越来越深的性别隔阂。
女性觉得自己在男权社会里吃亏,承担了更多家庭责任却没得到对等权利,男性则觉得自己是经济压力的承担者,辛苦打拼却换不来理解。​

再把目光转向日韩,你会发现更严峻的现状,韩国2023年的生育率跌到了0.72,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平均每个女性一生生育的孩子还不到1个,韩国也成了全球首个可能自然消失的国家。
而日本呢,人口已经连续16年减少,很多日本男性干脆选择不结婚、不恋爱、不生育的三不生活,女性想找个合适的伴侣也越来越难。​

这三个国家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有差异,可为什么都会陷入性别关系恶化困境,答案或许藏在日韩走过的路上,他们曾经经历的性别战争,和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有着相似起点。​
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正是经济最风光的时候,企业扩招、薪资上涨,男女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按理说,经济好了,性别关系应该更和谐才对,可事实恰恰相反。

日本的性别矛盾,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发酵的,导火索是一种叫龟男经济的现象,所谓龟男,简单说就是男性为了讨好女性,甘愿放下尊严当舔狗,哪怕被羞辱也不在乎。
那时候的日本男性,明明拿着体面的工资、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是其他国家女性眼中的优质对象,在本国却要围着女性转:有的男性看到女性就主动上前献殷勤,一口一个女神,宝贝,端茶倒水、鞍前马后。

当时还有日本女权杂志公开宣称,女性应该至少有4个备胎,一个负责买单,一个负责送礼物,一个负责开车接送,最后一个留着当新郎。​
你可能会疑惑,日本男性难道真的心甘情愿吗,其实背后藏着残酷的现实:当时日本经济看似繁荣,财富却在快速向少数人集中。

那些富豪二代、企业高管,住着豪宅、开着跑车,一掷千金就能吸引大量女性的目光,普通男性没那么多钱,只能靠拼精力,当舔狗来竞争有限的择偶资源,你不做,有的是人做,不想被淘汰,就只能跟着卷。​
更关键的是,资本和媒体还在背后推波助澜,看到女性消费能力越来越强,企业开始疯狂推出女性用品,从化妆品到奢侈品,几乎把男性排除在消费市场之外。

杂志、脱口秀、电视节目也跟着讨好女性,到处都是贬低男性,抬高女性的言论,有的脱口秀演员前脚刚骂完男性,后脚就接到了企业代言。
更讽刺的是,很多这类节目的幕后操作者,甚至老板都是男性,他们私下里可能对女性充满鄙夷,却在镜头前包装成暖男,女权支持者,说到底,都是为了赚女性的钱。​

就这样,在舔狗经济,资本推波助澜的双重作用下,日本的性别战争彻底爆发:地铁里男性玩手机,可能会被当成偷拍狂,办公室里给女同事发工作邮件,可能会被举报性骚扰。
后来日本政府为了缓解压力,还专门设置了女性专属车厢,这看似是对女性的保护,却让日本女权走到了巅峰,可谁也没想到,巅峰之后,就是急速的坠落。​

韩国的性别矛盾起点,和日本有些相似,也是源于贫富分化,普通人为了有限的资源内卷,性别成了矛盾的发泄口,但和日本侧重物质和服务的性别对立不同,韩国的女权走得更极端。
她们甚至到了反常识的地步:有的女权支持者宣称要性别灭绝男婴,还有人做出用刀架在父亲脖子上自拍的极端行为,可奇怪的是,韩国女权对真正的贫富分化源头——财阀,却异常宽容。

财阀掌握着韩国大部分财富和资源,普通男性辛苦一辈子可能都赶不上财阀后代的起点,可韩国女权很少针对财阀发声,反而把矛头对准了普通男性,觉得所有男性都是压迫者。
这种选择性抗争,让韩国男性彻底反感,后来韩国男性的反击,也带着破罐子破摔的味道,比如韩国警方曾经出台过一条规定:男性对女性求爱超过3次,就算性骚扰。

这条规定本意是保护女性,却被韩国男性当成了挡箭牌,面对女性的示好或要求,他们直接说“不是我不想,是法律不允许”,从根本上断绝了当舔狗的可能。​
这种硬刚的结果,就是韩国性别关系彻底冰封,女性发现,自己折腾了半天,既没赚到钱,也没找到对象,男性则觉得,与其在性别对立里内耗,不如干脆躺平。

最终,韩国生育率跌到0.72,成了全球最低,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无数男女对婚恋,家庭的失望,那么日韩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这一步的呢?
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主动刺破了地产泡沫,股市崩塌、企业倒闭,原本繁荣的经济一落千丈,职场瞬间陷入残酷的内卷。

为了抢一份工作,大家拼尽全力,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成了常态,而第一批被卷出局的,就是女性,为什么是女性?
从客观角度说,高强度、高压的工作状态下,女性要兼顾家庭和工作,压力比男性更大,更容易被企业优先淘汰,可即便女性退出职场,工作机会还是不够分,于是一批男性也顿悟了:既然怎么卷都赢不了,那不如干脆躺平。

最后,日本婚恋市场出现了倒挂:以前女性找对象,要求高收入、高学历、高个子的三高男性,普通男性连被多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媒体调查发现,女性的择偶标准降到了不家暴、不欠债、不出轨,三个最基本的底线,却成了奢望,更讽刺的是,随着女权的没落,女性之间也开始内斗。

为了争夺少数优质男性,闺蜜反目、朋友成仇的情况越来越多,30年前,日本女性射出了女权的子弹,30年后,这颗子弹正中自己的眉心。​
而韩国女权的崩溃,比日本更彻底,因为她们从一开始就走偏了,把平等当成了报复男性的工具,把普通男性当成了敌人,却放过了真正的既得利益者。

这种错位的抗争,最终只会让所有人都受伤,现在的韩国,年轻男女之间几乎没了信任:男性觉得女性虚伪、贪婪,女性觉得男性冷漠、自私。
情侣约会,会先算清楚谁付了多少钱,谈婚论嫁,会提前做好财产公证,生怕自己吃亏,这种互相防备的关系,怎么可能孕育出家庭和孩子?​

于是,韩国生育率一路下跌,2023年跌到0.72,专家预测,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几十年后韩国人口会大幅减少,甚至可能自然消失。
这时候再看韩国女权当初的口号,会觉得格外讽刺,她们原本想追求平等和自由,最终却让整个社会付出了断代的代价。​

看完成日韩的性别战争剧本,你可能会问:中国会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其实未必,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从他们的教训里找到方向。​
要认清性别对立的根源不是男女本身,而是资源分配的问题,日韩的教训已经证明,当贫富分化加剧,资源向少数人集中时,普通男女很容易因为争夺有限资源陷入内耗。
pic/azk4ukjwxaw.jpg
男性为择偶当舔狗,女性为生存依附男性,最后大家都成受害者,所以解决性别问题的第一步,是减少贫富差距,让普通男女都能有稳定的工作、公平的机会,不用再为了生存而互相攻击。​
另外要警惕资本和媒体的刻意引导,就像日本的媒体为了赚钱,故意放大性别矛盾,现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平台,为了流量,专门推送男女对立的内容,把个别案例当成普遍现象,煽动情绪。
pic/5zxhx5qqz52.jpg
我们要学会分辨,那些刻意挑动对立、制造焦虑的声音,往往背后藏着赚钱的目的,别被当成流量韭菜,最后,要回归平等的本质,互相理解,而非互相指责。
女性需要被尊重、被看见,男性也需要被理解、被体谅,女性在职场中可能面临性别歧视,男性也可能承受必须成功的压力。
pic/mcxq1kz50zm.jpg
女性要承担生育、育儿的辛苦,男性也需要分担家庭责任,真正的平等,不是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而是互相扶持、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
其实,无论是日本的躺平,还是韩国的硬刚,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国的男女关系,不需要走极端对立的老路,而是可以找到一条更温和、更理性的路。
少一点指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功利,多一点真诚,毕竟,我们最终追求的,不是谁赢了性别战争,而是每个人都能在亲密关系里,感受到温暖和尊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男性不娶、女性不生,日韩男女矛盾已巅峰,中国咋避免走他们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