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死”也要收了美国钢铁,还拿中国说事儿?
2023年12月18日,日本新日铁公司突然宣布要花149亿美元买下美国钢铁公司,这笔交易一出来就炸了锅。美国钢铁是美国老牌工业巨头,匹兹堡的象征,工会和政客们都跳脚反对。
日本新日铁本来是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国内市场饱和,产能闲着不少,他们看中美国这个大市场,想通过收购扩大影响力。
简单说,日本钢铁业这些年压力山大,国内需求低迷,出口又被各种壁垒挡着,尤其是中国钢铁出口像洪水一样涌出来,全球价格压得喘不过气。新日铁的领导层觉得,单打独斗不行,得找个强有力的伙伴,美国钢铁正好是靶子。
为什么日本这么死磕呢?先看他们的算盘。新日铁全球产量本来就大,但美国市场是块肥肉,那儿汽车、建筑、能源行业对钢材需求稳定,还能避开一些贸易摩擦。
收购后,他们能把产量从原来的6000多万吨提到8500万吨,差不多增三成,这对公司长远发展是关键一环。日本钢铁业整体都这样,面对中国出口的冲击,他们需要海外基地来分散风险。
中国2024年钢铁出口量达到1.07亿吨,比前一年涨了23%,这不光是数字,是实打实的过剩产能倾销,导致全球钢价暴跌。日本企业利润被挤压,新日铁2024财年利润就下滑了,新社长桥本英二上任后就把并购当成救命稻草。
他在公司报告里反复强调,收购美国钢铁能注入资金和技术,让美国老厂焕发新生,同时帮日本企业稳住北美供应链。
新日铁在游说美国官员和股东时,总是把中国钢铁出口摆在台面,说中国主导了全球市场,出口份额占到一半以上,美国本土产能跟不上,容易被低价钢淹没。并购后,两家公司合并,就能形成一股力量,生产高端钢材,对抗中国倾销,还能创造美国就业岗位。
他们在报告里列数据:中国钢出口导致美国钢厂关门潮,收购能反转局面,帮助美国维持产业安全。这话听着像在帮美国着想,其实是给日本自己铺路。
日本国内钢铁协会也发声,说中国出口是最大威胁,新日铁收购就是为了联手美国建起防火墙。桥本英二在媒体上直言,全球钢铁业的最大风险就是中国过剩产能,不合并,日本和美国都会吃亏。
当然,美国那边不买账。2024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开始审查,拖了半年多。9月,他们发出一封17页警告信,点名中国出口问题,但反过来质疑收购会不会让美国产能外流。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从头反对到底,他们担心日本企业会把生产移到成本低的巴西或墨西哥,丢掉美国数千岗位。匹兹堡的工人集会抗议,政客们也掺和进来,宾夕法尼亚州是摇摆州,选举年谁敢得罪选民。
拜登政府2025年1月3日正式叫停交易,理由是国家安全。官方说法是,收购可能减少美国钢铁产量,影响交通和能源供应,还会削弱美国对华贸易壁垒。
拜登强调,美国钢铁必须保持本土控制,不能让外资插手关键产业。这决定一出,新日铁和美国钢铁立刻起诉,1月13日向两家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指责政府无视经济益处,纯属政治操作。
拜登为什么这么干?表面是国家安全,骨子里是政治算计。2024大选,宾夕法尼亚是关键战场,工会支持民主党,新日铁收购被当成外资威胁,拜登得表态保护工人利益。委员会内部意见不一,有些官员觉得日本是盟友,没啥风险,但拜登一锤定音。
特朗普上台后,风向变了。他第一任期就推钢铁关税,对中国加到25%,现在2025年1月20日就职,2月就开始谈关税升级。
特朗普为什么转弯?一方面,他想用这事儿换日本让步,在贸易谈判中多要点好处。日本是美国盟友,特朗普推“美国优先”,但也知道钢铁业需要外资注入。
协议里,新日铁承诺到2028年投110亿美元,包括蒙大拿州建新厂10亿美元,后续加30亿,还投4亿绿色项目。特朗普在记者会上敲桌子,说关税会让美国钢铁更强,但单靠关税不够,得有日本技术帮忙对抗中国。
这笔交易成了他的关税筹码,6月他把对华钢铝关税提到50%,新日铁正好借机进军美国,避开关税战。工会虽不爽,但协议保住本土运营,他们勉强接受。
2025年7月,桥本英二在东京总部宣布,粗钢产量目标10年内到1亿吨,美国钢铁的财务从7-9月并入新日铁财报。公司在匹兹堡保留总部,注入资金改造老厂,生产电动车钢板和先进合金。
全球钢铁市场还是乱,中国出口2025年上半年已超5000万吨,日本企业呼吁东京加关税壁垒。
新日铁通过收购,稳住北美份额,预计利润回升20%。但挑战没完,美国黄金股让政府随时干预,特朗普的贸易战可能波及日本出口。
工会还在监视,确保就业承诺兑现。日本死磕收购,是因为国内市场小,出口难,收购美国钢铁是出路,还能借中国出口的东风,说服美国人联手。中国钢产能过剩是事实,2024年出口1100万吨,压低全球价,日本和美国都受害。
拜登挡住是护短,特朗普放行是务实,但都绕不开中国因素。长远看,这交易帮日本企业喘口气,但全球钢市供大于求,价格战还会继续。日本钢铁业得继续并购海外资产,印度和巴西是下一个目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