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回应,荷兰干预安世半导体。
外交部回应荷兰干预安世半导体:反对泛化安全概念,呼吁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2025年10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就荷兰政府控制安世半导体引发的供应链担忧作出明确回应。针对路透社记者提及“欧美汽车协会警告此举或导致供应链断裂”的提问,林剑重申中方立场,强调反对以“国家安全”为名实施歧视性措施,呼吁有关国家纠正错误做法,守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畅通。
此次争议的核心围绕安世半导体的运营控制权展开。作为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重要企业,安世半导体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和MOSFET等产品,其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是全球汽车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荷兰政府突然宣布对其实施控制,引发行业对供应链中断的担忧——欧美汽车协会直言,若核心芯片供应受阻,全球汽车生产可能面临“停摆风险”,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芯片需求激增的背景下,这一干预措施的影响将快速传导至上下游产业。
面对这一局面,中方的立场始终清晰且坚定。林剑在记者会上指出,中方此前已就类似问题多次表态,主管部门昨日进一步阐明立场,此次再次强调“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针对特定国家企业采取歧视性做法”。这一表态并非针对单一事件,而是对当前全球经贸领域“保护主义抬头”的明确回应——近年来,部分国家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半导体等关键产业实施过度干预,动辄出台限制措施,不仅违背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更人为割裂全球供应链,给各国企业带来不确定性。
从全球产业格局来看,半导体产业具有高度全球化、专业化分工的特征,任何一个环节的“断链”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安世半导体的供应链覆盖欧洲、亚洲、美洲等多个地区,荷兰政府的控制措施若持续,不仅会影响该企业自身运营,还将波及依赖其芯片的汽车制造商、电子设备厂商等,最终损害全球产业利益。中方提出“有关国家应纠正错误做法,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正是基于对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规律的尊重,也是为了维护公平、开放、非歧视的国际经贸环境。
此外,林剑明确表示“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这一表述释放出清晰信号:对于任何损害中国企业利益、破坏全球供应链的行为,中方不会坐视不管,将通过必要手段保障中国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的合法权益,同时推动全球产业合作回归理性轨道。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复苏关键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荷兰干预安世半导体运营的做法,无疑给本就脆弱的全球供应链再添不确定性。中方的回应不仅是在为企业发声,更是在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护航”——唯有摒弃保护主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让全球产业在协同发展中实现共赢,这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