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7 15:49

加沙人质遗体错漏风波:以方抗议,哈马斯称废墟难打捞

在本月14号那一天,以色列总理府突然发了个消息,说通过红十字会从哈马斯那边接回了四具人质遗体。本来这该是和平计划推进的好消息,结果没等大家松口气,以色列军方核查完就泼了盆冷水,这四具里有一具根本不是之前被扣押的人质遗体。

说实话,这种事换谁都得上火,以色列那边立马就炸了,直接提了抗议,要知道,美国主导的那个和平计划“第一阶段”里,“归还所有人质遗体”是关键一条,现在不仅遗体没交齐,还混进来个错的,这和平计划怕是要悬。
之前10月13号,哈马斯已经把20个还活着的人质都放了,当时大家还觉得谈判有戏,可按和平计划要求,哈马斯除了放活人,还得交28具人质遗体。

截至10月14号出这档子事的时候,哈马斯也就交了一部分,离28具的目标还差得远,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后来也说了,经过专业尸检,确认只有三具是真的人质遗体。
遗体错漏引抗议:哈马斯说废墟难捞,以色列不买账面对以色列的抗议,哈马斯也赶紧出来解释,说不是故意的,主要是加沙那边的情况实在控制不了。这话其实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加沙打了这么久,到处都是废墟,好多遗体都埋在下面,想捞出来本来就难。

我查了下,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有数据,截至今年10月,加沙差不多30%的建筑都塌了或者被砸得不成样。哈马斯说没专业设备,也没安全的作业环境,这话听着像借口,但路透社10月14号也报过,加沙北部有三个打捞点,因为零星射击停了两天工,可见确实有客观困难。
不过老实讲,哈马斯这事做得也有问题,就算打捞难,提前跟以色列沟通下情况也好啊,现在直接交个错的过来,这不就是给对方递把柄嘛。红十字会后来也出来打圆场,说加沙打捞确实难,但也劝哈马斯多跟以色列沟通,别再闹误会。

以色列这边呢,反应也有点太急了,本来和平谈判就脆弱,一遇到问题就抗议,没想着先坐下来聊聊怎么解决打捞的难题。如此看来,双方这互信程度,想要推进和平计划,怕是还有的磨。
本来以为这事就停留在遗体争议上,没想到还牵扯出了救援物资的事,以色列大概是气不过,10月14号直接通知联合国,说要把每天进加沙的救援物资卡车从600辆砍一半。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是报复哈马斯没履约。

物资政策反复横跳:拉法检查站卡壳,加沙民生有点悬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才过了一天,10月15号以色列就改主意了,说不砍了,还按原来的规模让物资从加沙南部的拉法检查站进。本来想猜是不是以色列想通了,后来发现可能是国际社会给了压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4号晚上就呼吁过,别把人道物资当政治筹码。
但搞不清的是,以色列这边说改政策,加沙当局15号中午却说,拉法检查站根本没开,物资还是进不去。这就有点尴尬了,政策改了却落不了地,跟没改一样。

要知道,拉法检查站可是加沙的“生命线”,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说,今年以来,加沙70%的救援物资都是从这进的。之前这检查站就因为冲突关过三天,积压了1200多辆卡车的物资,现在又卡壳,加沙的老百姓可遭罪了。
加沙卫生部10月15号也说了,医院里的药只够30%的需求,婴幼儿奶粉也缺了一半,很显然,以色列这政策反复横跳,受伤的还是普通民众。把物资当报复手段,真不是明智之举,毕竟老百姓没做错什么,不该为谈判的问题买单。

其实回头看这事儿,从遗体错漏到物资政策反复,本质上还是巴以双方的互信太薄弱了,哈马斯有客观困难,但缺乏沟通意识;以色列被惹到了,就拿人道物资撒气,结果政策又朝令夕改。
毫无疑问,和平计划“第一阶段”现在已经亮起了红灯,要想接着推进,哈马斯得正视履约责任,就算打捞难,也得主动跟以色列对接,别再出这种错漏;以色列也得明白,物资是给老百姓救命的,不能拿来当谈判工具。

更何况,国际社会也不能光看着,得主动协调,帮双方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给加沙送点打捞设备,或者监督检查站的开放。
巴以问题本来就缠了几十年,一步走歪就可能回到冲突的老路。现在最该做的,就是先把“人道”放在第一位,别让遗体错漏、物资短缺这些事,再把好不容易有的和平苗头给浇灭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加沙人质遗体错漏风波:以方抗议,哈马斯称废墟难打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