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7 13:24

南海纷争不断的五大原因,黄岩岛保护区的建立开启岛礁收复新局面

南海问题,无疑是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崛起的关键“试金石”。妥善化解南海主权争端,是对中国智慧与能力的重大挑战与检验。
众所周知,南海之中分布着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它们被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海域总面积约为360万平方公里,其中,处于我国10段线范围内的海域面积高达210万平方公里。就目前管辖情况而言,东沙群岛由台湾地区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则归我国三沙市管辖。

近年来南海局势不断升温,周边小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美国的支持下,侵占我国岛礁、掠夺海洋资源。南沙尤甚,好在我国强势吹填南沙7岛,守护我国南沙。黄岩岛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开启我国南海岛礁收复新局面。

南海是我国固有领土毋庸置疑,自汉朝中期中国人就发现了经南沙群岛到印度洋的航线,以后的历朝历代也都对南沙群岛进行了实际管辖。
晚清,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入侵使南海传统秩序瓦解,地缘政治竞争以战略通道控制权为主。法、英、日等国为夺南海战略通道控制权激烈博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野心暴露,南海岛礁及通道控制权成其“南进政策”跳板。二战时,日本占西沙、南沙群岛,改部分南沙岛礁名,派军并建军事设施,还筹建潜艇基地。日本此举使南海秩序步入殖民主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新秩序的确立,南海秩序也迎来了重建的机遇。在这一过程中,领土安排成为核心内容,与此同时,南海海洋权利的分配安排也随着现代国际海洋秩序的构建而逐步成形。
日本非法占领的南海诸岛归还中国是战后地区秩序重要内容。1943年二战战略形势转折,中、美、英三国首脑经磋商于12月1日同时发表获苏联认可的《开罗宣言》,起草时中国据理力争获美支持,宣言载明日本窃取中国领土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二战尾声,7月26日中、美、英签署《波茨坦公告》,苏联次月签署,公告明确开罗宣言条件必实施。日本战败后,1946年菲律宾欲合并南沙群岛,法国派兵非法登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在此背景下,1946年10月,中国政府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收复南海诸岛,进驻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勒石立碑,并在1948年向国际社会公布了标有十一段南海断续线的行政区划图。
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到中国政府依照战后安排收复南海诸岛,这一完整的过程共同构成了二战后关于岛礁领土的安排,也确立了战后南海的新秩序。1973年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和1979年日本《世界年鉴》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南海地区,尤其是南沙群岛的主权争议,起始于20世纪下半叶。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南沙群岛中露出海面的44座岛屿及其周边海域,陆续遭到周边国家的非法侵占。这些国家试图借此手段分割我国在南海的主权。与此同时,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的介入,进一步加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该区域宛如一个“巴尔干火药桶”,随时可能爆发冲突。

南海纷争的五大原因01.国际海洋法的缺陷。
1982年,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秩序,联合国颁布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约创新性地引入了“专属经济区”这一概念,并明确规定,每个岛屿都有权划定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然而,这一规定却被部分周边小国利用,它们为谋取更多海洋权益、扩大专属经济区范围,公然强行侵占我国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

02.南海丰富的资源。
曾母暗沙、万安滩、礼乐滩等所在的南海盆地,蕴藏着极为可观的油气资源。据保守估计,南海地区的油气总储量高达600亿吨之巨。不仅如此,南海还蕴藏着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同时,这一区域的渔业资源也堪称富足。在全球资源日益紧缺且分布不均的大背景下,围绕资源的争夺现象势必会不可避免地愈发激烈。

03.历史遗留问题。
在我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先后爆发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以及两次世界大战。这些战争使得我国南海地区屡遭各国侵占。正因如此,在后续主权逐步回归的进程中,关于南海主权界定的历史资料出现了差异。

04.南沙重要的战略地位。
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是联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关键枢纽,亦是通往南太平洋的重要航道。全球范围内,约10%的石油产品从中东地区经此运往东亚、日本以及美国等地区。在菲律宾看来,南沙群岛恰似一把直插其腹地的“利刃”。

05.我国长期以来未能对南沙群岛进行有效管理。
新中国成立前的数十年里,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内战接连不断,同时台海局势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受此影响,我国对海洋战略价值的认识一度较为滞后,海军建设力量也相对薄弱。为防止敌特分子渗透,国家曾对南海地区实施过阶段性的禁渔举措。待我国充分意识到海洋权益的重要性时,南沙群岛中诸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岛礁,已被周边国家占据了大半。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稳步提升,在南海问题上,我国始终坚定秉持和平对话的立场,全力致力于通过协商谈判这一途径来解决争端。此前,我国曾极具建设性地提出“共同开发、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然而这一饱含诚意与善意的积极倡议,却不幸遭到部分邻国的反对。
在此期间,南海地区也曾数次发生冲突事件。面对每一次冲突,我国都毫不犹豫地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凭借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实力,成功收复了部分被非法侵占的岛屿。同时,对于一些尚未被侵占且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的岛屿,我国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建设与严格有效的管控。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在南沙群岛区域取得了极为显著的进展与丰硕的成果。

南沙七岛的吹沙造岛,终成南海定海神针永暑岛、渚碧岛、美济岛通过“吹沙填岛”工程,将原本不足0.2平方公里的礁盘扩建为总面积超12平方公里的人工岛,形成稳定的三角防御格局。三岛彼此间距不超过400公里,可相互支援,覆盖南海主要航道。

如今永暑岛、渚碧岛、美济岛形成“铁三角”防御体系,部署红旗-9防空导弹和鹰击-62反舰导弹,增强对南海航道的控制力‌。强化了中国对南海的实际管控,有效应对越南、菲律宾等国的非法侵占行为‌。
而且三岛均配备3000米级跑道,可起降轰-6K战略轰炸机、歼-16战斗机;美济岛港口可停泊万吨级军舰,支撑大型舰艇靠泊与后勤补给。

特别是南沙第一大岛——美济岛!一开始我国渔政部门起初只想建个供渔民避风、守护其南沙正常捕鱼之地,却遭菲激烈反对并阻挠,如今我国已不受其拿捏,在本国领土强势回击、自由行动。

与此同时南薰岛、赤瓜岛、东门岛、华阳岛也都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建设,是南沙铁三角有力的补充!
黄岩岛保护区的建立开启岛礁收复新局面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如今的南海局势相对较平稳,但最大的刺头——菲律宾却甘当美帝马前卒频频前往我国南海挑衅:仁爱礁、黄岩岛、铁线礁、仙宾礁……都成了其碰瓷的“战场”!
菲律宾自知海军实力不敌中国,难硬抢,却常组织民间机构以“捍卫领海”名义到黄岩岛周边刷存在感,不管则变本加厉接近扔“主权石”,管则记者远处候拍“以大欺小”等画面去国际告状。
说实话,这个玩法很恶心。

于是在9月10日,国务院批复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了这个自然保护区,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以前,你们菲律宾人在黄岩岛潟湖非法拖网、移种外来物种,致珊瑚礁破碎、生态失衡。
现在我们划定自然保护区就得圈起来,大海没栅栏可用浮箱围栏!这样不用外围周旋,你也进不来。你若破坏或翻越围栏就是违法,我可抓捕、审讯、判刑,不像以前仅驱逐。

黄岩岛自然保护区的设立,看起来是为了改变黄岩岛对菲斗争形式,但其实,还有着更深的含义。
渚碧、永暑、美济三岛曾构成坚固三角堡垒区,但三岛相距200至300公里,所围范围小。岛固定而航母灵活,美航母稍绕远便难被制衡。
可将三角区扩大,以永兴岛群、渚碧岛为两角,黄岩岛为另一角。若黄岩岛堡垒化,大三角区将覆盖南海核心海域,美航母再入南海,将面临中方三基地“围观”。

如此一来,美在南海“自由航行”军事上已无意义。美航母远赴南海,却面临水下中方潜艇、水面中方军舰,三岛还有远程导弹与预警雷达,三面受敌,自保尚难何谈进攻?
美“自由航行”本为威慑,若成“送死”则毫无作用,主动进入中方“三角伏击区”极不划算。但因黄岩岛未吹填,南海大三角缺关键一环。

说实话,此次借黄岩岛自然保护区破南海困局,风格颇具中国特色。受历史因素影响,中国在国际问题与领土争端中常处弱势,过去实力不足时选择隐忍。
如今实力增强,稍有动作便遭指责“改变现状”,且中国外交原则不允许“硬来”,这考验着决策层的政治智慧。
此时,以事件为“引子”顺水推舟,在占据道德优势、阻力较小中达成目的,中国历史上很擅长此道。

如今菲律宾仍不死心,持续在南海挑衅,也给了我国持续收复南海岛礁的机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海纷争不断的五大原因,黄岩岛保护区的建立开启岛礁收复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