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6 23:03

贝克汉姆14岁女儿想当“金小妹”,母亲忧其饮食,情况矛盾

最近,贝克汉姆家的小七,也就是哈珀·赛文·贝克汉姆,要推出自己的美妆品牌了。
这消息一出,很多人都觉得,这不就是又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靠着父母的光环来“玩票”嘛。
但说实话,我仔细扒了扒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发现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有趣。

大家一提起名人子女创业,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可能就是卡戴珊家族的小妹——凯莉·詹娜。
当年她靠着自己的丰唇话题,推出了唇釉套装,一下子就火遍全球,年纪轻轻就成了亿万富翁。
她的成功就像一部教科书,告诉所有人:流量就是钱,话题就是生产力。
这种“网红暴富”的剧本,我们看得太多了。
所以当听说只有15岁的小七也要做美妆时,大家下意识地就把她往凯莉的模子上套。
可小七这次,似乎压根就不想走那条老路。
她的品牌名叫“HIKU BY Harper”,听起来就挺清新。
更关键的是,她提出的理念叫“无压力美”。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用大白话讲,就是告诉你,你不用为了变美而感到焦虑。
她不想让女孩们觉得,非得用上什么产品、化上什么妆,把自己变得完美无瑕才能被喜欢。
她想传达的是:“你现在的样子,就足够好了。”
这种想法,跟凯莉那种“用了我的产品你就能像我一样完美”的营销路数,简直是两个极端。
凯莉的成功建立在一种被精心打造的“完美幻象”上,靠的是滤镜和营销话术。
而小七呢,她反其道而行之,主打的是“无滤镜”“无年龄焦虑”“无身材标准”。
这一下子就戳中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心巴。
现在的Z世代,早就对那种铺天盖地的完美人设感到审美疲劳了,大家更渴望真实、包容的东西。
就连英国的一些心理健康机构都站出来公开支持小七的这个理念,觉得这才是对青少年健康审美观的正确引导。
更有意思的是,小七的妈妈维多利亚,这次的态度也特别耐人寻味。
按理说,贝嫂自己就是个成功的商人,她的美妆品牌也做得风生水起。
女儿要创业,她完全可以动用自己所有的资源,把小七包装成下一个商业巨星,复制甚至超越凯莉·詹娜的成功。
但她没有。
维多利亚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这只是女儿“基于兴趣的探索”,而不是什么“家族商业计划”。
她透露,小七目前还是一名全职学生,就读于伦敦顶尖的私立学校,每周只花大概5个小时参与品牌会议。
而且,所有重要的决定,都必须经过学校的心理顾问和法律顾问审核。
维多利亚说了一句特别实在的话:“我们拒绝让哈珀成为‘贝克汉姆品牌的附属品’。
她做这件事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因为她喜欢。”
你看,这和当年凯莉15岁就迅速商业化的路径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维多利亚显然在刻意保护女儿,让她“慢一点”,让她把这件事当成一个负责任的爱好,而不是一个被资本催熟的赚钱工具。
这种做法,既是对外界关于“童星被过度消费”担忧的回应,也透露出一种新一代名人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的纠结与平衡:既想让孩子利用好与生俱来的资源和平台,又害怕她们被名利场的浮华吞噬,失去宝贵的青春期。
小七的品牌也不是空喊口号,人家已经动真格的了。
根据一些商业媒体的消息,她的团队已经和韩国一个主打温和护肤的品牌Purito达成了合作。
这个牌子在护肤圈里口碑不错,以“无添加”“敏感肌友好”出名。
这选择就很“小七”,很符合她那个“无压力”的理念。
据说,她们计划在2025年初推出第一批产品,会是一款舒缓精华和一款唇釉,包装材料都用100%可回收的。
更拉好感的是,她们承诺每卖出一件产品,就会把10%的利润捐给英国一个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组织。
这让整个创业的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这不再是简单的“星二代卖货”,而是把社会价值和商业模式融合在了一起。
可以说,小七正在尝试定义一种新的“青少年创业”模式,一种由社会责任感驱动,而不是单纯被营销噱头驱使的模式。

这件事最巧妙的地方在于,小七和她的团队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
他们的官网和社交媒体账号已经悄悄上线了,但上面没有任何产品图,也没有请任何明星代言,只有一句简单的标语:“我们正在倾听。
”他们在持续收集13到18岁年轻人的真实反馈。
这个姿态非常聪明,它告诉所有人:我们不是来教育你的,我们是来和你一起成长的。
真正有影响力的东西,往往是从倾听开始,而不是高声宣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贝克汉姆14岁女儿想当“金小妹”,母亲忧其饮食,情况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