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6 23:03

关税战生变!等不到中方让步,美财长威胁:采取一切手段对付中国

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中美贸易关税战的风向突然有点不对劲,前阵子美国还喊着要加高额关税,连和中方见面都不愿意,摆出一副要硬刚的样子。
结果没几天,态度就来了个大转弯,不仅说愿意和中国见面,还透露出想谈贸易协议的意思,连财长都出来说“高关税可能不实施”。
可就在大家觉得局势要缓一缓的时候,这位美财长又突然放狠话,说“美国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对付中国”,美国这到底是打什么主意?

10月9日商务部连发几天公告,消息刚到美国,那会特朗普的态度那叫一个硬,不仅威胁要加征高关税,还明确说不想和中方见面,那架势像是要跟中国耗到底。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个小时里,他的态度就变了,不仅改口说“愿意和中国见面”,还强调“见面的计划没取消”,甚至让团队放出话来,说美国想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
特朗普这边态度一转,美国财长贝森特也跟着改了口风,当地时间10月13日,他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说起对华关系明显软了下来。

他提到,现在美国已经和中国联系上了,双方沟通得还不错,中美贸易的局势已经“缓和了不少”,最受关注的那个“100%高关税”,贝森特也松了口,直言“不一定会实施,就算实施也可能推迟生效”。
其实贝森特这波软话,稍微琢磨下就能明白为啥,真要是把高关税落地了,美国老百姓买进口家电、日用品得贵不少,那些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企业也得受影响。
比如电子、纺织行业的订单可能得延迟,利润也得跟着缩水,作为管金融货币的官员,贝森特肯定得考虑这些实际问题。

可谁能想到,刚放完软话,贝森特话锋突然就硬了,说“美国政府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应对中国”,还暗指中国有“挑衅性”行为。
一边怕关税影响民生和企业,一边又不想在对华博弈里落下风,美国这矛盾的样子,其实也藏着他们的纠结,既想从对华贸易里赚钱,又不想看到中国在关键领域攥着主动权。
贝森特敢说“一切手段”,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单靠自己,其实很难在对华博弈里占到便宜,最明显的软肋就是稀土。

采访里贝森特也没藏着,直接承认“美国在稀土上受制于人,这是几十年前的战略失误”。
可能有人不太清楚,稀土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新能源汽车电池、芯片、军工设备这些关键领域的“必需品”,而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里占着重要位置。
之前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控后,美国不少企业就慌了神,汽车厂商找不到足够的稀土,部分车型的生产计划只能往后推,电子企业到处找替代来源,可短期内根本没地方能补上中国的缺口。

正因为有这个软肋,贝森特估计是想借着即将在华盛顿开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度会议,拉上欧洲、印度,还有日本、韩国这些亚洲盟友,一起对中国采取行动。
毕竟贝森特是财政部长,关注点自然在金融和货币上,大概率是想让盟友在跨境结算、货币合作这些事上跟美国保持一致,试着抵消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
采访时贝森特还特意强调“中国既无法指挥我们,也无法控制我们”,说得挺有底气似的,可仔细想想就知道,这话说得有点硬撑。

要是美国真有单打独斗的实力,也不会急着拉盟友一起干了,而且金融货币领域的事,离了盟友配合根本玩不转,一旦盟友不买账,所谓的“一切手段”就成了空架子。
贝森特本来指望盟友能帮衬一把,可现实却给了美国一盆冷水,欧洲、印度、韩日这些被寄予厚望的盟友,没一个愿意真心实意跟着美国针对中国。
作为美国的老盟友,欧洲过去在对华问题上常跟着美国走,可这次却明摆着不会配合,原因很简单,中国加强稀土管控后,欧洲企业也受了影响,比如德国的汽车厂、法国的电子公司,都得从中国进口稀土。

而且中国也没搞“一刀切”,只要是合理合法的稀土申请,都会批准,这让欧洲企业看到了继续和中国合作的机会。
之前美国让欧洲对华加税,想逼着中国不买俄油,欧洲直接拒绝了,欧盟官员直言“这么做只会把和中国的矛盾闹大,我们还想跟中国做贸易”。
欧洲这几年一直想少受美国牵制,自然不会为了美国的利益,牺牲自己和中国的贸易往来。

还有印度,之前莫迪和特朗普还在社交平台上互动,看着印美关系挺热乎,可实际上两国的关税谈判一直没谈拢。
印度心里门儿清,特朗普政府动不动就随便加税,要是跟着美国针对中国,万一美国反过来对印度加税,自己的出口行业就得遭殃。
而且印度虽然对中国部分商品搞反倾销调查,却不敢跟中国彻底断了合作,中国是印度很多行业的重要市场,比如医药、电子产品的原材料,印度都得从中国进口,所以这次美国要想拉印度入伙,印度肯定不愿跟着掺和。

至于韩国和日本,态度就更明确了,韩国总统李在明上台前后,好几次说“要缓和跟中国的关系”,还强调“中国对韩国太重要了”。
韩国的半导体、汽车这些支柱产业,全靠中国市场撑着,比如三星的手机、现代的汽车,在中国有不少消费者,要是跟着美国针对中国,这些产业肯定得受重创。
日本那边更乱,现在连首相都还没定下来,高市早苗虽然成了党首,可党内联盟已经散了,务实派一直拦着不让她上任。

原因很简单,高市早苗是激进右翼,对华态度强硬,而务实派希望日本对外走务实路线,不想因为跟着美国针对中国,丢了中国这个大贸易伙伴,所以日本现在自顾不暇,根本没精力帮美国。
面对美国这边“软一阵硬一阵”,还拉着盟友搞小动作,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半步都不会退。
毕竟中美贸易博弈的核心是“公平互利”,要是美国只想靠威胁、施压逼中方让步,根本不可能。

中方加强稀土管控,本来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产业安全,不是专门针对美国,而且只要是合理合法的稀土申请,中方一直都愿意批,这已经够有诚意了。
不过咱们也得清楚,虽然美国拉盟友估计不会奏效,但美国毕竟在西方世界有影响力,这些盟友就算心里不愿意,也不敢完全跟美国对着干,说不定会在某些领域搞点“象征性”的动作。
比如在科技领域,美国可能会拉着盟友限制对华技术出口,在贸易细节上,也可能故意拖延中方企业的通关时间。

所以短期来看,中美之间的博弈恐怕还会更激烈,中方得多留个心眼,一方面要继续稳住自己的产业优势,比如在稀土加工、供应链稳定这些事上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也得跟欧洲、印度、韩日这些国家保持沟通,让他们明白,跟着美国针对中国,对自己没好处,只有公平合作才能双赢。

说到底,美国这次“关税战生变”,其实就是因为自己的软肋露出来了,又等不到中方让步,才想出“一边松口一边威胁”的招。
可从盟友的态度和中方的立场来看,他们所谓的“一切手段”,大多是虚张声势,未来中美贸易博弈肯定是场持久战,但只要中方保持坚定、务实的态度,就一定能守住自己的利益,最终实现公平互利的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税战生变!等不到中方让步,美财长威胁:采取一切手段对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