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6 23:00

美贸易代表很自信:我觉得中国会接着卖稀土,我不信中国会来真的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面对中国的强力反制措施,美国贸易代表十分自信:我觉得中国会继续供应我们稀土磁铁,我不信中国会来真的、来硬的。
当地时间10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和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当天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一唱一和,对暂时还没落地的新一轮中国出口稀土管制措施评头论足。

格里尔语气比较轻描淡写。他说,中方的这些措施“应该”还处于草案阶段,他相信中国不会真的采取如此强硬的手段,“美方预计中国不会实施新的出口限制,而是会继续对美供应稀土磁铁。”
言下之意,北京最近闹出来的那么多动静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等气头上的中国人火气退下去了,终究还是会向美国退让的。
和自信满满的格里尔相比,贝森特的回应则显得有点祥林嫂。他一边抱怨中国的做法助长这场眼下这场规模空前的贸易战,抱怨中国主导的供应链“不可靠”;一边又说“其实美国不想和中国脱钩”,美国还是希望同中国做生意的,还强调美国手里有的是牌可以陪中国打。

“我认为当前的中美局势是可以缓和下来的。我们并不希望事态进一步升级,我们手中有比稀土出口管制更有力的筹码。如果中国执意对抗,美国同样有能力进行反制。”
一个格里尔,一个贝森特,两人在面对中国的时候都表现很自信——至少在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如此。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藏在两人满满自信背后的,是特朗普政府越来越难以压抑的战略焦虑。
美国有乐子人把他们俩的讲话视频做成切片,上传到社交媒体上,两人的莫名自信把很多美国网民都给逗乐了:
“看着格里尔他们的表演,我就像一群傻小子点火烧自己裤子,赌消防员不敢不救他们。结果,火势迅速蔓延开来了,眼看着就有玩火自焚的威胁,他们又开始惊慌失措,哭着喊着,要消防员救他们。”

你不需要掌握多么高深的经济政治学知识也知道,格里尔和贝森特们的自信,近乎华盛顿的一场豪赌。
稀土不是普通的商品,它是芯片、战机、电动汽车都不可或缺的“工业血维生素”。
中方掌握着全球八成的稀土精炼产能,而美方虽然嘴上强硬,手里却没多少牌能打。
格里尔与贝森特近几个月四处奔波,希望与中国官员坐下来谈谈。这不是因为他们爱搞外交,而是因为白宫方面心里清楚:失去了中国稀土,美国产业势必窒息。

但他们自始至终都不愿承认对中国依赖,反而把中方出于自卫所迫所才祭出的出口管制措施,污蔑为“权力争夺”。好像只有美国垄断技术才叫“市场”,其他国家管控自己的资源就叫“威胁”。
事实上,早在今年8月,中方就曾通过非正式渠道,向美方发出警告,但长期沉浸在霸权思维中的华盛顿的精英们并没有当真。直到如今稀土管制落地,他们才终于如梦初醒。
格里尔和贝森特对中国的这种“意外感”,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长期以来,美国已经习惯了中国的克制,将这种克制误读为软弱。如今中国只不过是依照国际惯例行使主权权利,反而却被美方视作是在“破坏规则”。
他们的不适应,是因为他们发现,在这场贸易战中,美国在供应链领域既不占据技术高地,更不占据道德高地。

肆意制裁中国企业的是你,随意对华加征关税的也是你,当了裁判还要当运动员,华盛顿对于美式双标那愈发不加遮掩的做派,正在一点点瓦解美国精英最引以为傲的所谓软实力。
从特朗普威胁叫嚣“对华加征100%关税”,到格里尔自信宣称“中国不会动真格的”,美方的种种矛盾言行,折射出的是一个帝国在末期的心态失衡。它既无法接受自身实力相对衰落,又不愿承认新兴力量的崛起势头。
可稀土这张牌的特殊性恰恰在于,它不是靠航母舰队就能夺取的资源,它需要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积累。
哪怕按照最最乐观的情况估计,美国要想重启本土的稀土产业链,至少也要5年才能建立初步加工能力。而这5年间,就算特朗普政府等得起,美国和全世界的高科技产业也等不起。
格里尔之流爱信不信,但事实是,中国人就是不可能在这样的博弈中对美妥协。

这不是因为中国喜欢和美国对着干,而是因为任何一个大国都不会在核心利益上作出退让。
这轮围绕稀土展开的中美博弈,表面上看是贸易摩擦,实质却是双方对国际秩序主导权的争夺。经过改开几十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不能只满足于做全球供应链上的一个供货商了。不管我们情不情愿,哪怕只是守住现在的基业,中国都必须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

或许多年以后,在后来人的历史书上,这场稀土之争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转折的某种隐喻。历史的裁判权,从来都不属于只会虚张声势的赌徒。无论格里尔和贝森特们承认与否,旧帝国的自负,都将在新世界的现实中走向落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贸易代表很自信:我觉得中国会接着卖稀土,我不信中国会来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