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刚采购10艘船的大豆,阿根廷就反悔,米莱与特朗普密谋干坏事
中方刚签下10船阿根廷大豆的采购协议,转头阿根廷总统米莱就飞去华盛顿“见老朋友”。还没等大豆装船出口,政策风向就变了,连美国总统特朗普都亲自下场“指点江山”,这出戏码,怎么看怎么不对劲。谁在操盘?又是谁在买单?
阿根廷这一步棋,到底是经济自救,还是政治投机?
一手援助一手牌还记得前不久,阿根廷突然宣布从9月22日起,暂停征收大豆、豆粕、豆油等主要农产品出口关税,截止到10月31日。
这一“限时优惠”,直接让中国买家出手抢购了10船以上的阿根廷大豆,甚至有消息称可能达到15船。阿根廷大豆顿时成了“香饽饽”。
按中国的进口逻辑,这不是简单的“抄底”,而是精确掐点操作。出口关税从26%直降为零,价格优势立刻显现,比起巴西大豆便宜了将近200元一吨。
对中国来说,这波操作既补了库存,也避开了美国秋收大豆的高价期。
但蹊跷的是,阿根廷这一“优惠政策”刚推出没几天,总统米莱就踏上飞往华盛顿的专机,直奔白宫而去。
与其说是一次“国事访问”,不如说是一场“投名状”式的见面。特朗普在镜头前毫不遮掩地表示,如果米莱选不上,美国的金融援助就得撤回。
这番话的分量不轻。美国财政部已经高调宣布,将直接购入阿根廷比索,并与阿根廷央行敲定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这在国际金融圈里,是罕见的大手笔。
而特朗普开出的条件也毫不含糊,几乎是条条针对中方,取消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提高农产品出口关税、加快对美国企业开采锂矿和铀矿的授权。
说白了,美国不是来“援助”的,而是来做交易的。这200亿美元,哪是援助,更像是“买票”加“打压”的双重保险。
这背后掩藏的,是特朗普对中美地缘博弈的新一轮加码。他不只想在美国国内赢得选民,更想在南美这块“后院”里,将中国的影响力一步步削弱。
米莱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位置,正一步步将阿根廷的经济主权打包上桌,换取来自北方的“安全感”。但问题是,这种安全,真的是阿根廷人民想要的吗?
农产品变成筹码中阿之间的大豆交易,本应是一次正常的市场行为,但如今却被搅进了政治旋涡。米莱政府原本想通过出口免税拉动出口创汇,结果大单一签,局势急转。
就在中方完成采购之后,阿根廷国内的风向也变了。阿政府开始释放模糊信号,称出口免税政策“可能提前终止”,并同时启动审查部分采购合约的执行细节。
这让市场瞬间紧张起来。中国买家一边担心政策“变脸”,一边又在评估是否继续下单。
看似只是经济政策调整,实则背后早已有迹可循。
米莱此行不仅向美国“示好”,更是拿大豆做了筹码。美国对阿根廷大豆出口至中国的担忧早就存在。
南美产量本就对美国产品构成压力,如今再被中国大单青睐,无疑会进一步压缩美国农产品的国际份额。
而特朗普政府也不隐藏自己的意图,要求阿根廷“恢复”出口关税,实质就是给美国农民减压。更深一层,是在打击中国的全球采购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尚未采购美国秋季收成的大豆,而是明显把需求转向了南美。这一选择背后,是价格、政策和地缘政治的多重考量。
阿根廷这次免税窗口本是一次机会,但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场被“设局”的操作。
阿根廷靠大豆创汇,中国靠大豆补给,美国靠大豆选票。一颗颗黄豆背后,是三国之间绕不开的利益勾连。米莱这一手“先卖后改”,不只是政策反复,更是一次对中方信任的试探。
谁在掌控资源这场大豆风波的背后,其实藏着更深一层的资源与金融主权博弈。
阿根廷不是第一次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早在米莱上任初期,他就没有立刻废除与中国的18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
这一协议对阿根廷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为其金融系统提供稳定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美元的依赖。
美国开出的条件明显更具侵略性,除了要求阿根廷退出与中国的合作外,还提出了对阿核心资源的直接控制权——锂矿、铀矿的开采权限。这些资源不仅是阿根廷的经济命脉,更是未来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关键。
特朗普想要的,并不只是一个“听话”的盟友,而是一个可以为其战略布局“提供资源”的合作国。而米莱政府面对财政吃紧、支持率下滑的现状,显然也在试图“变现”国家资产来换取暂时的喘息。
然而中国不仅是阿根廷最大的农产品买家,也是其关键基础设施投资方。无论是能源、电力,还是交通建设,中国的参与度都不可忽视。
更不用说,金融层面上的货币互换协议,是阿根廷稳定比索汇率的核心工具。一旦被迫割舍,后果是阿根廷首先要承担。
米莱最清楚其中风险,所以他并未彻底切断与中国的合作,而是用“边谈边走”的方式应对。
一方面,他通过向中方释放出口免税政策的“善意”来维系关系;另一方面,又在美国面前以此为筹码,争取更大的援助空间。
可以说,阿根廷正在打一场高风险的牌局。只是,这场博弈中,米莱想当的是“桥梁”,但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战场”。
中方采购阿根廷大豆,本是一次正常的市场行为,却硬生生被裹挟进了地缘政治的对冲博弈。从免税出口到政策反复,从农产品交易到资源控制,阿根廷在中美之间的“走钢丝”,越走越悬。
米莱与特朗普的“密谋”,不只是一次政治投机,更是一场对国家主权的豪赌。而中方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反悔操作”?显然,不能只靠市场逻辑来判断。
这不只是大豆的问题,也不是阿根廷一国的选择问题,而是全球贸易秩序与地缘政治力量博弈的缩影。接下来,斗的不是豆子,而是战略。
信息来源:
美财长公然挑拨中阿关系,中国驻阿根廷使馆:暴露美方一些人冷战和对抗思维2025年10月13日 06:42 环球网
特朗普施压米莱:选举没赢,美援就撤/新华社2025年10月15日 16:50:15
特朗普威胁不买中国食用油报复中方“故意不买美国大豆”,外交部回应2025-10-15 15:35来源:澎湃新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