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制裁哈马斯,不重新开放拉法口岸,只让一半援助卡车进加沙
以色列10月14日决定,不按停火协议的要求于次日重新开放加沙地带与埃及之间的拉法边境口岸,理由是哈马斯未能履行承诺,归还仍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全部已故人质遗体。以色列还表示,将减少进入加沙地带的援助物资数量,以此作为对哈马斯的制裁措施。
这些制裁举措是在以色列国防官员评估认为,哈马斯没有为归还剩余人质遗体做出实质性努力后采取的。与此同时,以色列人质家属的愤怒情绪日益高涨,代表他们利益的主要团体要求内塔尼亚胡政府暂停执行停火协议,直到他们亲人的遗体被归还为止。
一些失去亲人的家庭还感到愤怒,因为他们收到了内塔尼亚胡政府的一封信,信中对他们付出的“沉重代价”表示遗憾,并称这一代价“帮助结束了战争,并使所有幸存人质得以回家”。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则表示,由于加沙地带的状况,要找回其余24名被扣押人质的遗体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以色列国防军宣布,法医专家已确认哈马斯于13日晚间归还的4名人质遗体的身份。这4具遗体是在哈马斯释放最后20名幸存人质数小时后归还的。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14日晚间发表声明称,这几具遗体已于当天上午由法医专家确认身份。“以色列政府与其家属及其他所有遇难人质家庭感到深切悲痛。”
声明补充说,以色列“决心坚定、承诺明确,并且正在不懈努力”将所有遇难人质遗体带回安葬,并强调哈马斯“有义务履行其对调解方的承诺,在协议执行过程中归还所有遗体”。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警告称,归还所有遇难人质遗体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时间,且存在遗体永远无法找到的可能性。该委员会发言人克里斯蒂安·卡东(Christian Cardon)14日表示,“这比让活着的人获释要困难得多,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且显然存在需要更长时间的风险。我们正在告诉各方,这应该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他拒绝透露已故人质遗体可能下落的更多细节,理由是正在进行的行动十分敏感。
一些已故人质家属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不满,因为政府在信中并未就未能在这些人质被杀害前将其救出一事道歉。
信中写道:“当人们为所有人质的归来充满希望时,我们为你们(遇难人质家属)付出的沉重代价和心中背负的伤痛感到悲伤。这种痛苦和艰难是外人无法理解的。此刻,我们想告诉你们,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和你们的亲人。正因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最终迎来了战争的结束和所有人质的归来。为此,我们感谢你们,感激你们,我们将永远铭记,永不忘记。”
以色列政府负责处理人质事务的负责人加尔·赫希(Gal Hirsch)14日向家属保证:“对哈马斯的压力将持续并加大,以确保继续完成归还遇难人质的任务。”他表示,“我与我们的代表保持着联系,并已听取了详细情况。此事是当前议程的重中之重,任务尚未完成。我们决心并承诺,直到所有遇难人质都被找到并送回家乡之前,绝不会停止。”
赫希还补充说,内塔尼亚胡在13日在以色列议会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时,提到了已故人质的问题。特朗普在斡旋加沙停火后对以色列进行了闪电访问。赫希指出,这一问题在特朗普与埃及总统塞西共同主持的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上被提及。
特朗普在峰会上表示,哈马斯知道已故人质遗体所在的区域,正在“与以色列合作”寻找,并“将会找到其中相当多的遗体”。埃及总统塞西也表示,他正在努力确保加沙协议得到全面执行,包括确保所有已故人质遗体获释,并向加沙大量运送援助物资。
目前,埃及团队已进入加沙,协助寻找已故人质遗体。以色列团队正与埃及官员协商,以解决此事。
根据停火协议,哈马斯须在以军首次从加沙撤军后的72小时内,释放所有“在其手中”或“在其他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手中”的活着和已故人质。以军的首次撤军已于10月10日完成。哈马斯曾表示,在此后72小时内归还所有已故人质遗体是不现实的。
然而,协议文件也留有余地:如果哈马斯掌握已故人质遗体下落信息,但无法在72小时内将其找回,则须在截止日期前将这些信息转交给调解方,以便后续跟进。
据经联合国证实的一份文件显示,以色列已通知联合国,从15日起,每天只允许300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地带,仅为原定卡车数量的一半,并且除与人道主义基础设施相关的特定需求外,禁止向加沙地带运送任何燃料或天然气。
联合国驻加沙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发言人奥尔加·切尔文科(Olga Cherevko)证实,联合国已收到以军负责加沙援助通行事务的以色列军方机构COGAT发出的这份通知。
COGAT在通知中称,实施这些限制措施是因为哈马斯违反了关于释放人质遗体的协议。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作者观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