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停火能撑多久?以军要毁哈马斯所有隧道,美以表态还唱反调
当前加沙地带的局势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目光,停火协议的存续与地区和平的走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从近期各方动态来看,停火状态背后潜藏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地区局势的稳定仍面临多重考验。以色列官员近期的公开表态引发广泛关注。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通过希伯来语推文表示,在人质回归阶段结束后,以色列面临的重要任务是由以色列国防军直接摧毁加沙境内哈马斯的所有相关隧道,并计划通过在美国领导和监督下建立的国际机制推进这一目标,这被视为落实加沙非军事化和解除哈马斯武装原则的关键举措,且他已指示以色列国防军为此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周五的电视讲话中也强调,哈马斯将被解除武装,加沙将实现非军事化,若哈马斯不自愿配合,将采取强硬手段。
内塔尼亚胡还提到“我们取得了巨大胜利,但行动尚未结束,部分敌人正试图重整旗鼓”,这些表态传递出以色列在停火期间仍在为后续行动做准备的信号。
以色列媒体的相关报道也揭示了局势的复杂性。据以色列媒体亚内特报道,若哈马斯未能归还所有遇难人质的尸体,以色列计划恢复封锁并阻止加沙的重建工作。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以色列政府意识到,哈马斯可能不知道部分剩余遇难人质遗体的位置,或者无法找回这些遗体。
有观点认为,这一情况可能成为影响停火协议存续的重要因素,而《以色列时报》也指出,如果哈马斯故意拖延归还遇难人质的尸体,将被视为违反协议。
从历史角度来看,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停火谈判并非首次。
自2008年以来,双方至少签署过六项协议,分别在2008年、2012年、2014年、2019年、2021年以及此次2025年的协议,如今第七项协议已于昨日达成。过往的协议执行过程中,双方在履约问题上存在分歧,此次协议能否打破过往的局面,实现长期稳定,仍有待观察。
国际社会在推动加沙和平进程中也发挥着作用。近期埃及、卡塔尔、美国和土耳其的领导人在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上签署了加沙最终停火协议,但需要注意的是,哈马斯和以色列并未在该协议上签字,这一情况也引发了人们对协议实际效力和后续执行的疑问。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在此次加沙局势中的立场与以色列存在一定差异。当被媒体问及内塔尼亚胡拒绝宣布加沙战争结束一事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明确表示“战争结束了”,且暗示已得到以色列的口头保证,不会再恢复暴力。
然而,以色列官员公开表达的对加沙袭击并未结束的态度,与美国方面的表态形成对比,这种立场差异也为地区局势的未来走向增添了不确定性。
加沙地带的局势发展不仅关乎当地民众的生命安全与生活福祉,也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停火协议的存续面临诸多挑战,各方能否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以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避免局势再次升级,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国际社会应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各方保持克制,为实现加沙地带的长期和平与稳定创造有利条件,让当地民众能够早日摆脱冲突困扰,重建家园,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