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想到:被中国制裁后,韩国总统室发声,怕被中国釜底抽薪
明明是中美博弈,却是对韩国企业下了手?
只得说一箭双雕之外,李在明却是异常的冷静了。
不夸张地说,新一轮的中方反制,打得美国是又准又痛,几乎是断掉后路,直掐命门,这一次的特朗普打击可是不小了。
很直接,除去打击到美国本土之外,美国在海外的“加工商”,中方也考虑到了。
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韩国韩华海洋旗下五家美国子公司实施制裁,禁止中国境内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与这些公司进行任何交易。
明明是中美博弈,怎么扯到了韩国?
实际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五家子公司虽然明面上是韩国企业,但目标却是“让美国造船业伟大”。
从协助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航运和造船行业进行调查,并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韩国这家公司被点名,实际也并非冤枉。
甚至韩华集团去年末以1亿美元收购的美国费城造船厂,正承接美国海事局建造5艘国家安全多任务船的订单。
中方突然的制裁自然是令韩国吓一跳,毕竟中方反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是中方首次将第三国企业纳入惩戒对象,可见中国反制体系的升级。
且在商务部公告中写的清楚,明确将这些企业定义为“参与美国制裁体系、协助敌对行动”的代理人,这表明任何在国际产业链中协助美国打压中国的第三方企业,都可能面临类似风险。
一箭双雕的打击和震慑,几乎掐断美国来源之外,同样警告到第三国,自然是外界遭受不住。
而震惊于中方反击速度之外,韩国的反应却是令人好奇了,怎么这么安静?
面对中国的制裁,韩国总统室的反应出奇冷静。10月14日,韩国总统室发言人即发表声明,表示政府正在启动韩中经贸沟通渠道,以最大限度降低韩企可能蒙受的损失。
甚至总统室特别强调,考虑到被反制韩企和中国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多,预计中方措施给相关企业造成的影响将有限。
显然可见,也是因为这样的评估说法,为整场事件降温提供了理由。
然而作为美国的“小弟”,韩国如今的冷静自然是有些令人意外,准确来说因为韩国太冷静,可见特朗普对韩策略存在不小的误判。
只得说,事态发展完全超出了美方的预料。
美国试图通过强化对中国的贸易打压,促使盟友站在美国一方。特朗普政府特别积极推动韩国在经济上与中国划清界限。
但美国的“拱火”策略遭遇困境。韩国总统室的冷静回应,表明特朗普政府那种视盟友为工具、强迫其选边站队的做法正日益失效。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面对中国对韩华海洋的制裁,美国政府并未发表任何支持性表态。也就是说,韩华海洋实际上处于“为美站台却遭中方重罚,美方却袖手旁观”的两难中。
而韩国选择冷静应对的深层原因,在于经济实力胜过空头承诺。中国市场的实质利益与美国的安全承诺之间,韩国选择了现实利益。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2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近3000亿美元。
中国已连续20余年保持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这一角色对韩国经济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产供链安全上,韩国对中国的依赖更深,稀土等关键矿产的供应高度依赖中国市场,韩国芯片产业的最大销售市场也集中在中国。
也是这些现实因素使得李在明政府不愿因中美博弈而损害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另外中国游客每年为韩国带来超过15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支撑着60多万个就业岗位。
相比之下,美国给韩国的往往是空头支票。此前美国要求韩国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后虽在这一问题上松口,但此类压力外交让韩国意识到美国承诺的不可靠。
而李在明深刻认识到,当美国给你空头支票时,中国递来的是真金白银的订单。这种现实利益的计算,自然促使韩国选择了更加务实的外交路线。
显然李在明是聪明的,自上任以来,他始终强调韩国不应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也非常清楚盲目选边站队只会让韩国丧失战略自主性,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虽然韩国现在已无法在行动和判断上违背美国的基本政策”。但与此同时,中国作为邻国和经济伙伴的角色也无法替代。
如今面对韩国企业的“遭制裁”,表态冷静怕也是韩国最好的结果。
参考资料:
一箭双雕!中国对韩国航运巨头出手——观察者网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答记者问——青瞳视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