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密令曝光?马杜罗定性为头号目标,或将成为另一位“萨达姆”
一条震撼全球的情报在社交平台和外媒间炸开,美国在把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定性为“毒枭”和“恐怖分子”后,正密谋下一步,可能直接动手除掉他。
这个消息点燃了本就紧绷的拉美局势。
美方行动升级过去几周,美国连续在委内瑞拉近海发动空袭,声称是打击“贩毒集团的运毒船”。
结果是二十多人死亡,海面漂满残骸,华盛顿的说法是“反毒战争的一部分”,
但在加拉加斯看来,这根本是一次次蓄意挑衅。
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白宫早已拟定多个方案,其中之一就是将马杜罗本人纳入“毒枭清除名单”。
一旦总统被正式列入恐怖分子名册,美国就能名正言顺地出手——无人机打击、特种部队行动,都有先例。
有官员放话称,“如果他真是毒贩,那我们当然要追捕他。”这句听起来“理直气壮”的话,背后潜藏的,却是对一个主权国家元首的军事威胁。
华盛顿内部态度并不一致。鹰派主张“速战速决”,仿照中东模式直接解决掉目标。
而谨慎派担心,这种行动会让美洲彻底陷入混乱,甚至触发国际法律危机。
尽管如此,美国在加勒比地区的军力仍在持续集结。
枪口下的总统这并不是马杜罗第一次面临生死威胁,过去几年,委内瑞拉情报机构已经多次挫败暗杀行动。
早在2018年,加拉加斯阅兵式上,两架无人机突然爆炸,火光照亮总统台。
马杜罗当场被护卫掩护撤离,险些遇难。
此后,委内瑞拉数次抓获外籍雇佣兵,其中包括几名来自美国、欧洲的特工人员。
调查显示,他们携带美制步枪、卫星通信设备,甚至掌握总统日程。
部分被捕者供认,他们的幕后雇主来自美国佛罗里达的一家安保公司,任务代号“自由行动”。
就在去年,委内瑞拉安全部门又逮捕一名美国公民,对方在拍摄石油设施、电力系统和军区分布图。
马杜罗亲自上电视宣布:“我们挫败了一场刺杀计划。”
在他看来,美国的“反毒行动”只是换了包装的政权更迭。
表面是反毒、反恐,实质是掐断委内瑞拉的政治命脉。
海上火药味这场“隐形战争”并不止于情报层,
美国军舰已经频繁出现在委内瑞拉海域附近,多架侦察机和战机在加勒比上空活动。
消息称,美军还在波多黎各增派了隐形战机和特种部队,以应对“南美毒品威胁”。
与此同时,美国司法部门宣布,将针对马杜罗的通缉悬赏金额提高到 5000 万美元。
几乎是把“政权更迭”写在了公文上。
马杜罗政府强硬回应:全面动员海岸防御部队,加强边境巡逻,
他警告,“任何侵犯主权的行为,都会被视作战争。”
拉美多个国家对此保持警惕,部分邻国担心,一旦美委爆发军事冲突,整个大陆都会被卷进乱局。
有人形容,当前加勒比的气氛“就像一根被点燃的导火线,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炸”。
内部震荡马杜罗面临的威胁不仅来自外部,今年年中,他的老部下、前国家情报首长卡瓦哈尔在美国承认参与贩毒交易。
这位曾被称为“红军师长”的人物,在法庭上供出了多条涉及委内瑞拉高层的线索。外界普遍认为,这正是华府加压的关键节点。
美国检方掌握的证据越多,马杜罗的外交空间就越小。
有分析认为,华盛顿的目标不是立即开战,而是通过法律和军事双重威慑,迫使委内瑞拉高层内部出现倒戈。
一旦有高官投靠,美国就能顺势推动“内部更替”。
事实上,委内瑞拉经济在多年制裁下早已陷入困境。通胀飙升、粮油短缺,国内民怨不断。
美国的“毒枭指控”,正在成为新的舆论武器,动摇马杜罗政权的根基。
石油、选举与全球版图这场较量的核心,其实早已超出“毒品”二字,委内瑞拉拥有全球最大的石油储量。
过去几个月,据外媒报道,马杜罗政府曾与美国秘密对话,希望换取制裁减免,并考虑允许美企重返石油领域。
但谈判破裂,原因很简单——马杜罗拒绝下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据称因此愤怒,亲自叫停了所有接触。随后,美方就开始强化“毒枭”标签,为强硬行动铺垫舆论。
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等国对马杜罗政府表示支持,强调反对外部干涉。于是,一个小小的拉美国家,再次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
总结
从“毒枭指控”到“暗杀传闻”,美国与马杜罗的对抗正在滑向危险边缘。
这是一次披着“反毒外衣”的政治较量,更是一场关于权力与资源的较量。
当世界盯着中东时,拉美的火光也许已经在地平线上闪烁。
谁先出手,谁先乱,这根导火索,正在燃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