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连收两个噩耗,商务部制裁韩企航运巨头,新西兰大单转交中国
贸然介入中美博弈,配合美国对华施压的韩国,连续收到什么噩耗?中方为什么突然对韩国航运巨头发起制裁?10月14日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在美国的计划里,这一天是对中国船舶加征差别化港口费的起点,同时也是中方对等反制,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的开始。而贸然介入中美博弈的韩国,也遭到了“波及”。
当天,商务部宣布,由于韩华海洋株式会社在美相关子公司协助、支持美国政府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开展301调查并采取措施。中方决定将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禁止我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这份制裁对于韩国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当天韩华集团的股票就大跌超过8%。不过韩国官方对此显然并不感到意外,在当天韩国外交部发布的声明中,韩方甚至没有表示强烈抗议,只是强调要跟中方沟通,将制裁的影响力降到最低。这其实已经侧面说明,中方的行动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有理有据的回应。
原本在造船业,中韩还是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不过韩国造船业近些年开始走下坡路,逐渐被中国所超越,加上美国不断施压,希望借韩国的造船技术,重新恢复自身的造船产业,为此还提出了“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的计划。
韩国一方面受到美国压力,另一方面也希望借美方力量遏制中国发展,结果韩华集团在美子公司积极配合美方调查,甚至向美方提供所谓“中国补贴情报”,成为美国发起301调查的重要推手。
因此韩媒感叹“中美冲突火花四溅,韩国遭殃!”的论调,实际上是并不混准确,因为韩国遭到中方的制裁,绝不是“殃及池鱼”,而是主动参与了对华限制行动,结果也由自身承担。
而韩国造船业的噩耗还不止于此。同样就在10月14日当天,新西兰政府又宣布,将原本由韩国企业建造的两艘大型渡轮的订单,交给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船国际。
新西兰铁路部长彼得斯还盛赞了中企的造船能力,称这是“最好的交易”,中国是“有能力的造船者”,让他们“对渡轮升级计划抱有高度信心”。
为什么新西兰作为美国盟友,却选择了中国造船技术呢?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韩国自身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出了问题,根本无力承担这样的新型渡轮的升级订单,这其实只是韩国造船业走下坡路的冰山一角。
可以说,一个造船业空心化的美国与一个造船业下滑的韩国,如果选择通过限制第三方发展来维持优势,最终只会加速自身竞争力的流失。
国际合作的潮流正在改变,市场正在用选择告诉所有国家——真正的竞争来自实力,而不是封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