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5 17:46

三周连遭3场强台风,越南损失超14亿美元,社会各界全力抗灾重建


大自然偶尔会以不容商量的方式,提醒人类自身的渺小,就在今年9月底至10月中旬的短短二十多天里,越南北部仿佛被台风“连环打卡”,一连迎来三场强度不小的热带气旋。
这三场强台风不仅带来狂风暴雨,还引发洪水泛滥、山体滑坡,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严重受损。据初步统计,三次台风合计造成的经济损失突破14亿美元,数十万家庭的生活受到影响。
不过,灾情虽重,却没有击垮人们的意志,从政府到民间,从国内到国际,一场有力、有序的抗灾重建行动迅速铺开。



三场强台风来袭如果说台风也有“档期”,那今年九、十月份的越南简直成了它们的“热门打卡地”,先是9月22日,“桦加沙”打头阵登陆,紧接着26日,“博罗依”接棒上场,10月3日“麦德姆”又赶来“凑热闹”。
这三场台风像商量好似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越南北部几乎没时间喘息,位于西太平洋台风走廊边缘的越南,本就是风暴常客,但这样密集的“三连击”仍属少见,受灾最重的包括太原、高平、谅山等省份,连首都河内也未能幸免。
“博罗依”可以说是三场中最“凶猛”的一位,它从中部登陆后一路向北推进,强风暴雨所到之处,屋顶被掀、道路被毁、农田被淹。据统计,光是这一场台风,就导致近17万户房屋受损,超过34万户居民遭遇停电,还有29人不幸遇难。

几天后的“麦德姆”虽然风力稍弱,但带来的持续性降雨让不少山区发生滑坡,又造成8人死亡,超过4800户房屋遭殃。单是太原一个省,损失就高达约1.5亿美元。
越南北部山区地质本来就不太稳定,加上一些村落建在滑坡高风险区,老旧的排水和防灾设施更是雪上加霜,这才让灾情进一步扩大。
不过话说回来,天灾虽然无情,却也暴露了一些平时容易被忽视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防灾提了个醒。那么,面对这么严重的灾情,各方又是如何出手相助的呢?



全民动员抗灾灾难面前,行动是最好的语言,越南政府这次可以说是“全员上线”,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警察,几乎能调动的力量都投入到了一线。
灾情发生后,地方政府和救援队伍迅速出动,清理废墟、抢修电路、转移受灾群众,不少士兵甚至蹚着积水,把受困的居民从洪水里背出来,还有的帮忙清理学校,争取尽快复课,这些画面虽不惊天动地,却实实在在温暖人心。

10月2日,越南总理范明政正式签署文件,决定拨出约9600万美元,专门用于15个受灾省份的紧急救助,这还不算完,政府还明确表示会继续追加资金,并且和三十多个国际组织及伙伴国协调合作,争取更多外援。
与此同时,越南民间响应的速度也一点不输官方,通过国家搭建的数字捐助平台,短短几天就有超过一百万人登记捐款,筹款金额折合近3500万美元。
普通人几十、几百地捐,企业几万、几十万地出,大家你一点我一点,聚沙成塔,让人不禁心生感叹,灾难固然可怕,但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往往才是真正能扛过去的底气。



重建之路规划灾后重建,绝不是把房子修好、把路补上那么简单,在洪水退去、风雨暂歇之后,越南各地迅速转入了重建模式,一方面抓紧修复被毁的基础设施,恢复供电和交通,另一方面也开始系统统计农业、民房、公共设施的受损情况,以便合理分配资源。
农业是这次的重灾区之一,超过55万公顷的农作物被淹,不少牲畜死亡,有些地区粮食产量预计会下降三成左右。

值得肯定的是,这次救灾重建并没有停留在“头痛医头”的阶段,气象部门早就发出预警,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第四季度可能还会有一到两场强风暴,所以各地也开始未雨绸缪,比如加固堤坝、疏通排水系统、提前储备救灾物资等等。
防灾永远比抗灾更省钱、也更有效,而国际社会的援助和经验分享,也让越南在规划未来时多了几分底气。



从政府迅速拨款救灾,到军民携手一线救援,再到普通民众踊跃捐款,灾难可以摧毁房屋和农田,却摧毁不了人的意志和社会的凝聚力。
在气候变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加强基础设施、完善预警机制、提升公众防灾意识,绝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修课,而是必须认真对待的生存题,尽管未来可能仍有风雨,但只要上下一心、科学应对,就有信心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牢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周连遭3场强台风,越南损失超14亿美元,社会各界全力抗灾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