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怎么和解?特朗普只开了1个条件,俄专家:美国再次低估中国
特朗普上台后就把贸易逆差当成对华政策的头等大事,2025年4月他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说,除非中国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否则关税不撤,和解没门。这话一出,美国商务部数据就显示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逆差只有2950亿美元左右,远没到特朗普说的1万亿美元。事实检查网站直接点出特朗普的说法不对,历史上最高也就2018年的3777亿美元。那时候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就启动了贸易战,3月对钢铝加税,6月针对500亿美元中国货征收25%关税,中国反过来对大豆和汽车征收报复关税。2019年又扩展到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中国回击600亿美元美国产品。2020年1月双方签了第一阶段协议,中国承诺多买美国大豆和天然气,但执行率只到58%。
贸易逆差的根子在美国消费习惯和中国制造优势上,美国人买得多,中国卖得强。特朗普想让中国多买美国货或少出口,但全球供应链太复杂,不是一纸命令就能改。2025年2月特朗普用芬太尼走私为由加10%关税,3月针对半导体加50%,总税率到70%。4月2日他签行政令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所有国家加10%关税,4月9日中国被单独拉出来加更高税率。5月他延长关税宽限期,但要求中国加倍买美国大豆。中国没全答应,纽约时报报道说这让中国得选,要么多进口要么挨更高税。
俄罗斯专家在卫星通讯社采访里说,美国总高估自己,低估中国。中国经济有韧性,面对关税压力反而加速自给自足。特朗普威胁对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加25%关税,俄罗斯媒体说这会影响中俄贸易,但中国不会轻易让步。2025年前七个月中俄贸易额1258亿美元,同比降8%,但中国进口俄罗斯能源帮俄罗斯绕过西方制裁。美国想用贸易战断链子,但俄罗斯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在多边关系里平衡得住。
贸易战从2018年打到现在,2025年升级版更狠。美国加税后中国反制,关税一度从10%到145%,5月12日双方同意降到10%。企业供应链乱套,转移到越南和印度。半导体和新能源国产化在中国推进,十四五计划强调技术自立。北约会议讨论贸易影响,盟友开始嘀咕。俄罗斯专家说,特朗普高估了对华影响,低估了对俄影响,俄罗斯能源卖给中国绕制裁。
和解得从互惠开始,美国别总零和游戏,中国继续开放市场。气候变化和全球卫生是切入点,双方在减排上合作推进国际目标。中美供应链缠太紧,彻底脱钩谁都伤不起。中国是美国大市场,美国企业离不开中国制造。美国贸易逆差整体超1.2万亿,不光中国一家。特朗普想用关税收1万亿,但税务基金会算出这会让美国GDP降1.3%,每户多掏1300美元。企业成本涨,股市晃。中国出口降60%,靠内需和一带一路顶住。
2025年6月中美在伦敦开会,特朗普团队想用关税换稀土出口宽松,但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让美国产业着急,车企游说白宫求缓。6月11日特朗普说贸易协议搞定,但中国说这只是框架,第一轮会晤。7月美国参议员提案对跟俄罗斯贸易的国家加500%关税,包括中国。8月1日美国财长说跟中国有协议基础,乐观前进。8月8日美国开始发许可证给英伟达出口H20芯片到中国。8月10日特朗普催中国把大豆采购翻四倍,贸易休战到期在即。8月11日中美延长关税休战90天。8月特朗普团队敦促G7、欧盟和北约对华印加50%到100%关税,切断俄罗斯石油收入。中国外交部说坚决反对美国施压,在涉俄问题上别拿中国说事。
9月4到13日特朗普继续推欧盟对中印加高关税。中国加大稀土出口管控,对美国船只收同等费用。10月11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帖,说中国决定极度敌对,加100%关税。中国商务部指出美国商务部扩展实体名单,影响中俄企业。10月12日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平均美国对华关税到58%,中国到33%。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分析说更高关税到150%威胁暂停,11月10日是达成协议截止日。特朗普先强硬后缓和,扰乱市场,企业难办。华盛顿邮报说特朗普对华策略高估美国影响,低估中国反制能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