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打是和取决于中国?美国不小心露了怯,中方提醒别来这套
#上头条 聊热点##中美昨日进行了工作层会谈#
中美两国“是打是和”完全取决于中国?美国还在硬撑着对中国伪装强硬,然而不经意之间却露了怯,中方的回应清清楚楚:别来这一套。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据外交部网站10月15日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周三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了美国贸易格里尔的涉华言论。据报道,格里尔公开表示,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加征的100%关税是否在11月1日如期或提前生效,完全取决于中方下一步的动作,此外,他还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口出狂言,颠倒黑白污蔑中方“率先升级局势”,完全无视美方才起挑起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的罪魁祸首。
对于美方的大放厥词,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依法管制稀土出口,是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和平稳定的正当举措,美方才是挑起摩擦的始作俑者。美方一边要谈,一边威胁恐吓、动辄加征高额关税,这根本不是与中国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
中方的态度再明确不过——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中美贸易争端走到今天,并不是中国的选择,而是美国屡屡挑衅、企图用极限施压逼中国让步的结果。然而事实一次次证明,中国不是吃软怕硬的国家,美国的讹诈手段早已失灵。
美方最近几天的表态堪称自相矛盾。就在格里尔口头叫嚣“中国必须改变做法”的同时,特朗普本人却放软了语调。他在稀土管制引发市场震荡、导致美股蒸发约两万亿美元后,很快改口称“不用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特朗普底气不足了)
这番安抚性的言辞,既是给华尔街吃定心丸,更是暴露出特朗普政府底气不足。美国贸易代表口口声声“取决于中国”,表面是强势姿态,实质是求和信号。若真掌握主动权,又何须把主动权的定义交给中国?
事实上,美国在这场贸易博弈中最大的软肋,就是产业链与制造能力的空洞化。特朗普可以随意签署命令、口头威胁加税,但他无法掩盖美国去工业化几十年造成的现实困境。
(中国稀土反制非常精准)
无论是芯片、稀土,还是新能源材料,美国都严重依赖中国及亚洲供应链。尤其在稀土领域,中国掌握着从开采到冶炼、再到高端磁材生产的全链条优势,这不仅是资源垄断,更是技术和工业体系的积累。美国可以鼓噪“脱钩”,却无法在短期内重建一条同等效率和成本的供应体系,这正是中国敢于稳坐钓鱼台的底气所在。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美国的“关税讹诈”已经失去了战略效力。特朗普威胁加征100%关税,不过是旧戏重演,用来向国内选民展示“强硬对华”的姿态。但中方早已识破这种政治作秀。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而有限——既不盲目升级,又保持高压震慑,比如稀土出口管制、航运服务费调整、关键领域的供应限制等,都是刀刀见血的反击。
(中美关系何去何从?)
与此同时,中国也并未封死谈判大门。林剑强调“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态度十分明确,中国愿意谈,是出于理性;敢于打,则是出于自信。特朗普政府若继续玩“两面手法”,一边放狠话、一边装合作,最终只会让自己失去为数不多的信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