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不接电话后,不到24小时,美方报复来了,下架大批中国产品
文 | 青茶前言中美贸易争端一直没有停过,最近又因为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和美国下架中国产品,双方的矛盾升级了。
美国通过FCC下架数百万件中国产品,并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大对中国企业的打压。
中国则回应称会采取强硬反制,尤其是在稀土和港务费方面,精准打击美国的痛点。
这场博弈,谁能占上风呢?
美方动作升级2025年10月12日,美方行动明显加剧。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公开抱怨,中国在实施稀土出口管制之前未提前与美国沟通,并指责这是中国在“攫取权力”。
他特别提到,美国曾试图通过外交渠道与中方取得联系,但遭到拒绝,随即将此次行为描述为“权力攫取”,以此作为对中国行为的批评。
美方不仅仅在口头上进行攻势,还通过强硬的行动加大对中国企业的压制。
当天,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宣布,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强制要求多个电商平台下架数百万件中国产品,涉及的企业包括华为、海康威视、中兴等知名中企。
被下架的产品包括智能手表、安防摄像头、路由器等日常消费电子产品。
FCC指出,这些设备有可能被用于中国监控美国公民、破坏美国的通信网络,虽然这些产品在美国市场已经销售多年,但美国此时宣布这些产品存在“安全风险”,这一行动显然更具政治动机。
美国的这一举措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市场损失,尤其是一些已经在美销售多年的合规产品突然遭遇下架,让消费者和商家感到困惑。
这一行为的背后,可以看出美国想通过加大对中国产品的“封杀”力度,削弱中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消费电子和高端技术领域。
除了产品下架,美国国内高层还在考虑是否再次提高对中国产品的关税。
尽管在2024年,特朗普政府就曾因关税战带来的经济压力而未敢贸然加税,但今年在不断加剧的中美博弈中,是否加征100%的关税已经成为白宫内外争论的焦点。
美国在此时的反应,显示出其对中国科技产品迅猛发展的不安,同时也表明,美国在贸易战中的“软硬兼施”策略,既想通过关税加大对中国的压力,又通过出口管制等手段限制中国企业进入其市场。
中方精准反制面对美方的层层压力,中国的回应不仅迅速,而且具有针对性。
中方没有选择盲目升级冲突,而是采取了精准反击的策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0月13日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美方一再出台针对中国的限制措施,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以两国元首共识为引导,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也会采取坚决反制。”
这句话清晰地表达了中国的态度——美方如若继续施压,中国绝不会坐视不理,将会采取反制措施。
中国首先通过外交层面的措辞向美方表明立场,然而,实质性反制举措很快跟上。
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宣布,自即日起,对进入中国港口的涉美船舶征收“船舶特别港务费”。
这一举措直接回应了美国4月对中国船舶实施额外港口费用征收的举动。
此次港务费的出台,将会显著增加美国航运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成本。
一艘美国籍船只每次进入中国港口,可能需要支付数万甚至十几万美元的费用,这将对美国的航运行业产生长期的经济压力。
此外,中国在稀土资源上的“牌”也开始发挥作用。
中国是全球中重稀土的最大生产国,约占全球产量的85%。
中美之间的这场博弈,正好涉及到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稀土元素在高科技产业、军工制造及先进技术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美军的武器系统,如战斗机和导弹制导部件等,都依赖于中国供应的稀土。
而中国若限制稀土出口,将给美国的科技和军事产业带来沉重打击。
对美方而言,稀土资源的控制意味着全球科技制造和军工产业的动脉受阻。
在美国的军工企业中,F-35战斗机的生产就极度依赖中重稀土材料,而如果中国进一步限制稀土的出口,可能会导致美军的生产进度延迟,甚至影响到作战能力的提升。
中国此次通过精准的贸易反制,展现了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稀土作为中国的“王牌”之一,不仅是经济竞争的重要工具,也是国家安全博弈中的关键资源。
全球供应链的未来中美贸易战的本质,除了是两个全球大国的经济角力,更是对全球供应链和市场秩序的冲击。
从美方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当前的冲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关税、市场份额的竞争,而是扩展到包括科技、安全、战略资源等多领域的全面对抗。
这场博弈不仅影响着两国的经济发展,也对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
美方对中国产品的限制,尤其是对通信、电子消费品等领域的封杀,将迫使美国企业加速寻找替代供应源。
然而,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中国不仅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在高端制造、芯片生产等核心产业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
美国企业若要完全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和时间延迟。
即便美国企业能找到其他供应商,新的供应链也可能因地缘政治因素或成本问题面临不断变动的风险。
全球稀土供应的局势也受到极大影响。
全球范围内,尤其是美国对稀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AI芯片、无人机、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稀土作为关键原材料,其市场价格及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全球技术发展的速度。
中国对稀土的管控,无疑让全球科技和军事产业的依赖更加显著,而这种依赖将促使全球产业链更加复杂化,尤其是对依赖中方资源的企业而言,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随着两国博弈的深入,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已不可避免。
无论是中国继续巩固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还是美国通过技术创新寻求自给自足,这一切都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发展,最终形成新的产业格局。
未来,世界将进入一个更加多极化、去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的经济安全和战略利益将变得愈加重要。
对企业而言,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应对风险,成为了更加紧迫的课题。
结语中美之间的这场经济博弈,不仅是两国贸易争端的升温,更是全球经济结构和供应链的深刻变革。
通过美方加大对中国产品的打压,和中国通过精准反制手段的回应,我们可以看到这场贸易战的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战略博弈。
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再到稀土等资源争夺,未来的全球经济将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
中美的这场冲突,既是两国实力对抗的体现,也标志着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动。
信息来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