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5 15:41

中方两大反制同时生效,告诉美方将奉陪到底,美财长果断改口认怂

一家公司,市值冲到了一个吓人的数字。
两万亿美元。
这个数目,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年挣的钱还要多。所有的钱,都像潮水一样,朝着这家叫英伟达的公司涌过去。一个问题摆在所有人面前——它凭什么?一个卖电脑零件的,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事情的答案,藏在一个小小的芯片里。这个芯片,以前的名字叫显卡。它的用处很单纯,就是让电脑游戏的画面变得清楚、不卡顿。英伟-达在这个行当里干了几十年,一直是头头。


但他们的老板黄仁勋,一个总穿黑皮衣的男人,很早就有了别的想法。他觉得,这个叫显卡的东西,能干的事情远不止处理图像。它有一个天大的本事——算数。不是咱们平时那种一个加一个的算,而是能同时算成千上万个数,一下子全部算出结果。这种能力,就像一个算盘大师,两只手能同时拨动上百个算珠。
这个想法,在当时没几个人当回事。大家觉得,电脑里有专门负责计算的芯片,叫中央处理器,也就是CPU,已经够用了。没人需要用一个处理画面的东西去算数。英伟达就自己悄悄地干。他们一边继续卖游戏显卡赚钱,一边拿出大量的钱和人,去打造一个配套的系统。
这个系统,叫CUDA。它就像一把万能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全世界的程序员就能打开英伟达显卡那扇“并行计算”的大门,让显卡去干各种各样复杂的计算任务。这步棋,一走就是十几年,安安静静,没掀起什么波澜。
然后,一个叫人工智能的风口,毫无征兆地就来了。
所有人都想让机器变得更聪明。怎么变聪明?得先“教”它。要让机器认识一只猫,你得给它看几百万张猫的照片。这个“教”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处理海量的数据。几百万个数据点,需要同时进行分析和计算。
这时候,全世界的聪明人突然都抬头看——谁有这个能力,能同时处理这么庞大的计算?答案只有一个。英伟达的显卡。它那“同时算成千上万个数”的本事,简直就是为了人工智能量身定做的。
所有科技巨头都醒过来了。谷歌、微软、亚马逊…这些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拿着现金,排着队,冲到英伟达门口买芯片。尤其是那款叫H100的顶级芯片,价格炒到了天上,一块就得几万美元,而且你有钱都未必能买到。它早就不再是一块芯片了,它成了新时代的“石油”。


看看英伟达自己公布的数字,就知道这股风有多猛。到2024年初的那个季度,他们总共赚了221亿美元。这个数字,比前一年同期,直接翻了快三倍,增长了265%!
再往细了看,就更夸张了。专门卖AI芯片的部门,一个季度就收入184亿美元。这个部门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409%!过去,游戏显卡业务是公司的顶梁柱,现在,连AI芯片业务的一个零头都比不上了。
这不是运气。这是一场在一个没人看好的方向上,持续投入了二十年的赌局。黄仁勋赌赢了。当所有竞争对手都还在CPU那条老路上打得头破血流时,他已经在旁边为自己挖好了一条又深又宽的河。
这条河,还不只是芯片本身那么简单。更深的东西,是那个叫CUDA的系统。全世界的AI开发者,写了十几年的程序,用的都是CUDA这套工具。这就形成了一个壁垒。你想用AMD或者英特尔的芯片?可以。但你过去写的那些程序,得全部推倒重来。这个代价,太大了。大到几乎没有公司愿意去承受。
这就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在全球AI训练芯片这个市场上,英伟达一家,就吃掉了超过80%的蛋糕。剩下的所有人,包括AMD和英特尔,只能去抢那不到20%的残渣。
一个残酷的对比是:老牌的芯片巨人英特尔,它过去几年赚到的所有利润加起来,还不如今天英伟达一个季度赚得多。世界的规则,就这么赤裸裸地改变了。
那些最大的买家,比如微软,心里也不是滋味。它们必须依赖英伟达的芯片来发展自己的人工智能。但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命脉,被别人牢牢攥在手里。它们也在花大价钱,自己悄悄地研发芯片。


但这事儿没那么容易。造芯片,不是光砸钱就能办到的。它背后是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是无数顶尖人才的聚集,是一整个复杂到难以想象的产业链条。等它们把自己的芯片造出来,英伟达的下一代、下两代产品可能又已经摆上货架了。
这就是整件事的全貌。一家靠着服务游戏玩家起家的公司,因为一个超前的判断,并在别人都看不懂的时候坚持投入,最终在一个全新的时代到来时,独自一人,接住了从天而降的所有财富。
黄仁勋自己,却总说一句话。他说,英伟达离破产倒闭,永远都只有三十天。
这话的背后,可能才是真正的答案。没有什么从天而降的成功。有的只是在黑暗中,对一个方向的持续挖掘。一直挖,一直挖,直到挖穿了地壳,挖到了喷涌的石油。
现在,新时代的所有计算需求,几乎都压在了这家公司的产品上。这既是无可估量的财富,也是沉重无比的责任。后面的路怎么走,没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方两大反制同时生效,告诉美方将奉陪到底,美财长果断改口认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