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都变了!再看38岁刘亦菲和37岁赵丽颖,才明白两人差别在哪里
近期 “影视寒冬” 话题再度引发行业热议,相关爆料指向明年各平台将缩减长剧投资、砍掉大量综艺项目,这一调整并非首次被提及,却因国庆档票房倒退十年、腰部艺人境遇艰难等现实,让 “寒冬更冷” 的感受愈发真切。在此背景下,38 岁刘亦菲与 37 岁赵丽颖两位 85 花的职业节奏与面相变化,不仅展现出个体对行业变化的应对,更折射出不同人生选择下的成长轨迹,客观看待这些差异,能让我们更清晰理解 “职业与生活平衡” 的深层意义。影视寒冬:行业收缩与艺人境遇的鲜明分化
从具体表现来看,影视寒冬的影响已渗透到行业各个层面。今年国庆档,以往热闹的影院变得冷清,票房数据较十年前还有差距,打开社交平台的朋友圈,满屏都是各地旅游打卡内容,几乎看不到有人分享观影动态。更直观的对比是,国庆 8 天假期里,任意一段高速路的拥堵车流,都比同期影院的观众数量多,这种冷清让 “影视寒冬” 不再是抽象概念。
行业调整对不同层级艺人的影响差异显著。腰部艺人面临明显的生存压力,不少人开始跨界寻找机会:刘晓庆为维持曝光,常直播到凌晨零点;曾因 “699 元买不来一双袜子” 引发讨论的张雨绮,也走进直播间推销百元出头的内衣;马景涛、郑国霖、林俊贤等过气老演员,更是出现在景区参与商演,昔日星光与如今境遇形成落差。
与之相对,头部艺人受影响较小,仍保持着较高的资源关注度。此前巴黎时装周上,大批内娱明星现身,造型与气场依旧亮眼,与腰部艺人的焦虑形成对比。在一份业内女明星评级表中,85 花里的杨紫仍保持高强度拍戏节奏,而刘亦菲、赵丽颖则选择放缓脚步,这种 “慢状态” 无关行业压力,更多是基于个人需求的主动选择。
刘亦菲:以 “佛系” 守初心,慢节奏里沉淀质感
刘亦菲的 “慢” 早已刻在生活与职业选择里。她的生活方式透着一股长情与朴素,一件基础款红棉衣穿了 10 年,衣物边缘虽有轻微磨损,却因保养得当仍显整洁;一张木质小红板凳用了 20 年,边角被摩挲出温润的包浆,这些细节都印证着她对物质的淡然态度。
在接戏标准上,刘亦菲从不在意数量,只追求 “不得不拍” 的心动。当初接拍《去有风的地方》,她曾提到是被许红豆 “勇敢掌控生活节奏” 的角色内核打动,觉得这个角色能传递出 “慢下来感受生活” 的力量;选择《玫瑰的故事》,则是因为从未挑战过从 20 岁青涩少女到 40 岁成熟女性的年龄跨度,为演好不同阶段的角色,她提前三个月观察不同年龄段女性的言行举止,甚至去体验角色相关的职业生活。自《玫瑰的故事》杀青后,她已 600 多天未进组,期间没有急着接新戏,而是回归生活本身。
闲下来的刘亦菲偏爱宅家生活,多数时间待在自己的小空间里,早上会睡个懒觉,午后逗逗家里的几只猫,傍晚去健身房做简单的拉伸训练,偶尔约朋友小聚。今年 9 月,有路人拍到她与两位年轻男子在街边小店聚餐,她穿着简单的牛仔裤与白色 T 恤,未施粉黛,举止随意,完全没有明星的距离感。国庆假期,她开启了一场自驾游,开着普通家用车,副驾上放着狗绳,沿途遇到风景好的地方就停下来,牵着狗在路边散步,即便这段动态被质疑有广告嫌疑,也依然能看出她享受慢旅行的惬意。
对角色的打磨,刘亦菲有着自己的坚持。她不追求 “形似” 的表面改变,比如刻意穿朴素衣物扮丑,而是注重 “神似”—— 深入角色的内心,感受其情绪起伏与人生经历,让自己从感情层面彻底成为角色。她曾在采访中提到 “演员在角色上做的每一分功课,镜头都会如实反馈给观众”,正是这份高标准,让她的作品始终保持 “宁缺毋滥” 的质感。
赵丽颖:从 “拼命三娘” 到放缓脚步,心境转变显柔和
与刘亦菲不同,赵丽颖的成长轨迹带着 “底层逆袭” 的坚韧。早年从非科班出身的龙套演员做起,她深知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在事业上升期始终保持高强度工作节奏。《花千骨》爆火后,她的行程表被排得满满当当,一年之内有 6 部电视剧、3 部电影密集播出,小荧幕与大银幕的工作无缝衔接,有时一天要赶两个剧组的拍摄,化妆师只能在往返的车里帮她补妆。
即便结婚后,赵丽颖也未停下脚步。她与冯绍峰的婚姻起初一直低调隐瞒,直到怀孕无法再遮掩才公开。产后仅几个月,她就急着复出,接下的第一部戏还是动作戏份较重的武打剧,当时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吊威亚时伤口偶尔会隐隐作痛,工作人员劝她多休息,她却摇头说 “不能耽误剧组进度”。冯绍峰曾在采访中带着无奈的笑意提到,婚后家里最常见的场景,就是赵丽颖拿着剧本走到他面前,说 “陪我对对词吧”,哪怕是休息时间,她的心思也大多放在工作上。
去年,赵丽颖迎来事业的又一个小高峰 —— 拿下飞天奖、金鹰奖两座视后奖杯,还凭借某部电影获得百花奖最佳女配角。这份成绩让她的斗志更盛,随后半年内有四部由她领衔主演的电影上映,可惜这些作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影片因剧本打磨不足、角色适配度不高,最终票房与口碑都未达预期。
拍摄完电视剧《造城者》后,赵丽颖的节奏悄然改变 —— 足足近两百天没有进组,也未对外公布下一部戏的消息。外界曾猜测她是因影视寒冬 “无戏可拍”,但了解她的人知道,更多是心境的转变。她在私下场合提到,现在想把更多时间留给生活,比如回归 “妈妈” 的身份,陪儿子去游乐园、逛超市,周末带孩子去郊外放风筝。路人偶尔拍到她,会发现她的面相有了明显变化:以前眼角带着几分因高强度工作形成的紧绷感,眼神锐利;如今眼角线条变得柔和,眼神里多了从容,整个人透着一种 “清醒通透” 的气质。
85 花的共性与差异:不合群里的清醒,节奏中的选择
刘亦菲与赵丽颖虽选择不同,却有着相似的 “不合群” 特质。她们都不喜欢参与圈内纷争,日常独来独往,每次出席名利场活动,也总是安静地待在角落,不刻意合群,却透着自在的松弛感。两人早年曾在一个行业活动上同框,留下过一张合影:刘亦菲穿着米白色长裙,站姿挺拔,气质沉静厚重,像一幅静置的水墨画;一旁的赵丽颖穿着粉色短裙,脸上带着新人的青涩,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里满是对前辈的欣赏,像见到偶像的小粉丝,画面里的反差至今仍被网友提及。
随着年龄增长,两人的气质与面相都发生了蜕变,但方向不同:刘亦菲的面相沉淀着岁月赋予的阅历与智慧,眼神愈发平静,仿佛外界的快节奏都与她无关,岁月在她脸上放慢了脚步;赵丽颖则从早年的凌厉紧绷,逐渐变得柔和温润,这种变化不是刻意伪装,而是心境调整后自然流露的状态。
不止她们,同为 85 花的杨幂也在调整节奏。参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惊蛰无声》后,杨幂进入了短暂的 “休眠期”,至今已有百余天未接新工作。今年国庆假期,有网友拍到她在乡下的玉米地田埂上行走,穿着帆布鞋,裤脚卷到脚踝,还蹲在路边逗邻居家的野猫,手里拿着从超市买的猫粮,笑容轻松自然,完全没有明星的架子,更像随处可见的普通姑娘。
行业启示:寒冬筛洗内容,沉淀者见真章
影视寒冬虽带来挑战,却也在无形中推动行业升级。那些剧情陈旧、制作粗糙的内容,逐渐被市场淘汰;而真正用心打磨的优质作品,即便在冷清期也能获得观众认可。对艺人而言,寒冬并非单纯的 “危机”,更是沉淀自我的机会 —— 像刘亦菲那样坚守接戏标准,等待好角色;像赵丽颖那样适时调整节奏,平衡工作与生活;像杨幂那样暂别喧嚣,感受生活本真,这些选择都让她们在行业调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国庆假期结束后,影视行业的调整仍在继续。有人还在为找项目焦虑,有人已在慢节奏里积累力量,那些愿意沉下心打磨作品、善待自己生活的人,终将在行业的下一个阶段里,收获属于自己的空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