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5 00:33

今日生效!中方对美动真格了,美财长也嘴软了,对华关税或取消

文|耳东东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和结尾
在中方多次反制之后,特朗普再次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施压。
然而他的话音刚刚落下,美股暴跌,华尔街传来哀嚎一片。
后续美国虽然打电话给中方,但是却被中方拒绝。
就在中国对美国船舶收取港务费的前一天,美财长却意外的忽然认怂了。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多年前,但直到2025年,双方的对抗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多次公开宣称,将继续加大对中国的贸易压力。
尤其是10月11日,特朗普再次扬言,可能会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

这一威胁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反应,标普500指数在一天之内跌幅超过2%,创下了自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此时特朗普的强硬态度引来了美国商界的广泛反对,尤其是那些依赖对华贸易的行业。
就像美国农业界的农民们担心关税一旦加重,将导致大豆等农产品滞销,无法出口到中国。

而航运业则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部分中小船公司开始四处游说,要求政府撤回加税威胁。
正是这种内外夹击的压力,使得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再次考虑策略调整。
然而尽管美国国内有不少声音要求与中国达成协议,但特朗普似乎并未急于放弃他那把关税“利剑”。

就在美国威胁加税的同时,中国也开始采取了回应措施。
10月14日,正是中方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政策的生效日,这一举措的背后,是中国经过深思熟虑后采取的反制手段。
中国的港务费政策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精准设计的。

收费对象明确,仅针对美国企业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排除了与中国无关的船只。
此外港务费的收费标准也分阶段递增,第一年每净吨收费400元,三年内逐步提升至1120元。
这一政策看似直接,但背后却藏着战略意图,即展示反制决心的同时,给美方留出谈判空间。

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未一开始就全面封杀美方的航运活动,而是采取了灵活的豁免措施。
只有与中国有直接联系的美方船舶才会受到影响,单纯空载的船舶则不在收费范围内。
这种“斗而不破”的智慧,显示了中国在贸易博弈中的战略深度。
同时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等举措,也在逐渐发挥影响力。

随着美方在贸易摩擦中的强硬姿态逐渐升级,特朗普政府开始意识到.
中国不仅能够用经济手段回应,还能通过制约重要资源的出口,进一步加剧美国的困境。
在中方采取反制措施的同时,美国政府内的声音也开始发生变化。

10月13日,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关于100%关税的威胁不一定会付诸实践,这一转变令不少观察者感到意外。
在这之前,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准备加重对华施压。
然而美方内部的压力正迅速积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反而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令特朗普政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美国商界的反应尤为强烈,不少企业担心加税会导致自身成本上升,削弱国际竞争力。
特别是一些依赖中国市场的产业,如农业、航运等,纷纷发出警告,表示如果关税一再增加,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面对这些压力,贝森特等美国官员开始表态,表示愿意与中方进行更多的对话,并称美国并不急于加税。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表示,希望能与中国达成协议,解决现有的分歧。
这一系列信号表明,美方正在调整其政策策略,寻求更加务实的路径。
尽管美国的态度出现松动,但中国始终保持着清晰的立场。
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声明中,明确表示中方不欢迎高关税,也不愿意屈服于美国的压力。

中国的立场始终明确,那就是在公平与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而不是通过单方面的关税威胁来推动谈判。
事实上,中方的每一项反制措施,都在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便面对美方的强硬姿态,中国也会毫不退让。
无论是稀土资源的管制,还是港务费政策的实施,所有举措的背后都是对美方单边主义的有力回应。

尤其是在贸易战中,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已经摸透了特朗普的“底牌”。
美国一方面打压中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赖中国作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这种矛盾让美国无法轻易放弃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尽管美方的语气出现了转变,但中美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双方的博弈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从长远来看,这场博弈可能会持续多年。美国是否会彻底放弃加征关税,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而中国是否会进一步加强反制,也将取决于美国接下来的政策走向。
然而尽管双方的矛盾没有完全消除,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双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中国的反制措施表明,面对外部压力,中国不仅有能力自我保护,还有足够的智慧与耐心,等待对方做出妥协。
中美贸易战的结局依然扑朔迷离,双方的博弈将继续,以斗促和的策略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种常态。

对于两国来说,如何在这场贸易博弈中找到平衡点,是未来谈判和对话的关键。
中方在这场博弈中的坚定立场,以及美方在内外压力下逐渐软化的态度,都昭示着一个事实。
在国际贸易的复杂棋局中,谁掌握了更多筹码,谁就有更多的主动权。
虽然关税的威胁依然悬挂,但这场博弈的背后,充满了智慧与耐力的较量,注定不会轻易结束。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2025-10-14《美财长也嘴软了:100%对华关税不一定要发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生效!中方对美动真格了,美财长也嘴软了,对华关税或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