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5 00:30

特朗普没等到访华邀请,美国总统先收到的,是中国打出的10记重拳

美国总统还没等到访华邀请,先收到的却是中国打出的10记重拳,特朗普恼羞成怒要发起报复。那么,中美贸易战会走向升级吗?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近日,特朗普的心情可谓是糟糕到了极点,没拿到诺贝尔和平奖,也没拿到访华的邀请,反而被中方一套组合拳打急眼了。10月10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宣布对美国芯片巨头高通立案调查。理由很直接:高通在收购以色列V2X芯片企业Autotalks的过程中,未依法向中国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反垄断法》。消息一经公布,高通股价盘前暴跌超4%,市值蒸发数十亿美元。


其实,这不是普通的调查,而是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信号,过去几天时间里,中国密集出台近10项措施,包括限制稀土制备技术出口、对美船只征收港口建设费、对美科技企业启动新一轮反垄断调查等。英伟达、谷歌、杜邦、高通等美企相继被列入审查名单。美国分析人士形容,这是“中国国庆后全面反击的开始”,每一拳都打在美国的软肋上。

特别是中国商务部在9日宣布加强对稀土、人造石墨和锂电池等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根据最新公告,中国将对稀土永磁材料、靶材及相关技术实施全面出口管制。公告明确指出,任何境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中国原产稀土材料,只要其价值比例超过0.1%,出口前都必须获得中国政府批准。换句话说,任何国家只要在制造过程中用到中国稀土,就无法绕开中国的许可。这一措施直接影响了全球高科技产业链,尤其是美国的军工与半导体产业。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规定,凡是与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有关的技术,未经许可不得出口。这一系列规定堵住了技术外流的所有漏洞,并明确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为违规出口提供中介、代理、金融或电商服务。



对于美国而言,这些措施相当于被卡住了命脉。稀土是导弹、战斗机、雷达系统、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美国虽然也有稀土资源,但其分离与提纯环节高度依赖中国技术。中国的出口限制,等于对美国高科技产业实施了精准打击。

而这正是特朗普最怕看到的局面,白宫内部会议上,特朗普被问及中国加强稀土管制一事时,一度语塞,只能声称自己“还没收到简报”。但随后,他还是按捺不住怒火,扬言“美国或许应该停止进口中国产品”。几小时后,他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以“显示美国的强硬”。

特朗普话音刚落,美国金融市场出现恐慌,纳斯达克指数连日暴跌,企业界担心新一轮贸易战重演。但问题在于,美国的加税手段早已失去实质意义,今年4月特朗普便掀起新一轮关税战。中美两国相互加税,税率一度飙升至100%以上。


结果,美国国内怨声载道,企业成本飙升、供应链受阻,法院传票接连飞进白宫。许多州政府公开反对这种“自伤型政策”。如今,特朗普重提加税,实际上已失去了威慑力,毕竟关税提高到一定程度,就意味着脱钩。不管是加征100%、200%,甚至1000%,实质上并不会带来新的收益,只是彻底断链。美国经济此前已经为此付出代价,如今如果再次走老路,只会让通胀与失业问题加重。

更别说,中国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过去几年已通过扩大东盟、拉美、中东和非洲市场来分散出口风险。以大豆为例,贸易战后中方将采购重心转向巴西、阿根廷,如今两国大豆出口占中国市场比例迅速提升。尤其阿根廷甚至宣布“零税卖豆”,以争取中国订单。这种灵活调整能力,使中国在贸易对抗中具备更大韧性。

可以说,中美在贸易结构上的根本差异,决定了中国有更强的承压空间,而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只会反噬自身,所以这场贸易战的结局正在变得清晰:特朗普想用“强硬”制造谈判筹码,但这一次,中国用现实告诉他,牌在别人手里。


总之,从高通被查,到稀土管制,再到反垄断密集出击,中国的10记重拳,打的不是情绪,而是结构性反制。特朗普若继续用加税和口号回击,只会让中美关系陷入更深的僵局,也让美国企业陷入更高的不确定性。因为在新的国际秩序中,谁能掌握供应链,谁就拥有话语权,而这一次,中国显然已经先出手,占了先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朗普没等到访华邀请,美国总统先收到的,是中国打出的10记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