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撤回100%关税,最后时刻高喊刀下留人,中国的铡刀准时落下
特朗普政府的话风整体放软,这次的TACO定律来得比外界想象得更快。但即便如此,中方的反击依旧如期落地。当地时间 10 月 13 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美媒采访时那调门软得都快没边了,直言对中国加征 100% 关税 “不一定会发生”。他还赶紧补了几句安抚人心的话,说中美沟通渠道已经重新开放,过几天就要进行工作级别会谈,特朗普更是明确说了,关税在 11 月 1 日前不会生效。这话一出口,美股三大指数立马齐刷刷收高,华尔街用真金白银投了票,说白了就是在告诉特朗普政府:别瞎折腾了,好好谈才是正事儿。
其实特朗普政府这态度转变真不算意外。早在他刚喊出加征 100% 关税的时候,外界就都等着看 TACO 定律应验。毕竟这套路大家太熟了,先把狠话喊得震天响,等市场一恐慌、自己扛不住了,再悄悄找台阶下。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前一天还在福克斯新闻上抱怨,说中方出台稀土新规没提前 “打招呼”,想打电话沟通都被拒了,结果转头特朗普就改口说 “不要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
美方之所以这么快服软,根本原因就是没底气打这场贸易战。他们又不是没试过加税的滋味,之前几次对华加征关税,最后买单的还不是美国的进口商和老百姓,通胀压力蹭蹭往上涨,企业怨声载道。就像金融咨询公司的专家说的,特朗普其实高估了自己的筹码,真要是能扛住 100% 关税的后果,他们之前也不会一次次坐到谈判桌前了。
更别提现在美国在稀土这些关键资源上还捏在中方手里,国防部急着批 10 亿美元采购关键矿产想摆脱依赖,可这哪是一时半会儿能成的?美国矿企早就没了技术和环保竞争力,重新建产能至少得好几年,眼下还得靠中国供应链续命。所以说,特朗普那通加税威胁,顶多算是次情绪宣泄,压根没打算真落地。
再者,特朗普心里比谁都清楚,不能把和中方的会晤搞黄了。他冷静下来就赶紧对外说,没取消和中方的会晤安排,贝森特也跟着透露,美方特别希望两国领导人能见面谈贸易问题。毕竟要是态度太强硬把中方惹毛了,会晤一取消,后续的贸易摩擦只会更激烈,这可不是美国现在能扛得住的。他们一边想靠威胁逼中方让步,一边又怕真闹僵了收不了场,这种又想当又想立的心态,早就把底气不足写在了脸上。
但即便美方把 “刀下留人” 喊得再响,中方该来的反制也一点没耽误。北京时间 10 月 14 日凌晨,中国对美国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的措施准时实施,这 “铡刀” 落得干脆利落。别以为这是中方故意挑事,实在是美方先不讲道理在前。早在 10 月初,美国海关就发布公告,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搞三重收费,10 万吨级的货轮单次靠港就得多交 500 万美元,还威胁不缴费就不让装卸货物。中方在过去几轮谈判里,不止一次提过这事,还主动建议可以合作解决,可美方压根不当回事,一门心思要针对中国造船业下手。
这次中方的反制说得明明白白,凡是跟美国沾边的船舶,不管是美国企业、组织还是个人拥有的、运营的,哪怕只是直接或间接持股超过 25%,或是挂着美国国旗、在美国建造的,都得交这笔特别港务费,唯一例外的是中国建造、美方使用的船舶。而且收费还是分阶段涨的,从现在的每净吨 400 元人民币,逐年涨到 2028 年的每净吨 1120 元人民币,规矩摆得清清楚楚,就是对等反制,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
美方这会儿估计也后悔了,他们自己其实也没底气全面对抗,就像这次对中国船舶收费,特意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列为豁免品类,怕的就是反过来影响自己的能源供应。可早干嘛去了?之前中方好言好语提建议的时候不听,非要搞单边霸凌,现在中方拿出反制措施了,才想起要放软话、重启会谈。更有意思的是,贝森特一边改口说关税不一定实施,一边还嘴硬说 “中国控制不了美国”,这种嘴硬心虚的样子,反倒暴露了他们的真实处境。
说到底,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横跳,本质上还是因为美国离不开中国。不管是稀土这样的战略资源,还是造船、航运这些产业链环节,中国的地位都是绕不开的。就像之前美方想加税又不敢动稀土、药品,这次想打压中国造船业又怕被反制,都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软肋捏在别人手里。美股的反应更说明问题,资本可比政客实在多了,他们太清楚中美真闹僵了谁损失更大。
现在中美沟通渠道是重新开了,但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谈可以,但得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想靠威胁逼让步没用,之前的亏我们可不吃。美方要是真有诚意,就该彻底纠正那些单边打压的错误做法,而不是一边喊着 “不想打贸易战”,一边还在搞小动作。要是他们还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喊几句软话就能让中方撤销反制,那可真是打错了算盘。中方这 “铡刀” 既然已经落下,就不会因为几句空口白话就收回,毕竟原则问题上,我们从来不会让步。这场博弈说到底,拼的就是谁更有底气、谁更讲规矩,显然现在占理又占优的是中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