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4 19:42

10亿美元能救美国?五角大楼发话,全球采购稀土,摆脱中国卡脖子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12日报道,美国国防部下属的国防后勤局(DLA)在最近几个月发布的公开文件中披露了特朗普政府一项扩充国家储备的计划。
美国五角大楼将豪掷10亿美元,满世界去采购稀土和关键矿产。
这笔钱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建立美国自己的战略储备,摆脱在稀土上对中国的严重依赖。
但是,这10亿美元,真的能为美国买来它梦寐以求的供应链安全感吗?

美国五角大楼

美国豪掷10亿美元这起事件的直接的导火索,是中国在2025年10月9日发布的一项堪称“王炸”级别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
这项新政策不仅扩大了受管制的稀土材料和相关技术的清单,还引入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条款:
规定即便是在中国境外生产的产品,只要其含有特定比例的中国原产稀土,或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中国的稀土相关技术,其出口同样将受到中国的管制。
这一招,精准地打击了全球产业链的神经中枢,让那些试图通过第三方“绕道”获取中国稀土技术和产品的国家,幻想彻底破灭。
同时这记重拳也让美国清醒地认识到,供应链的“后门”正在被关上,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稀土开采
当然,美国之所以如此紧张,根源在于美国对中国稀土产业链那深入骨髓的依赖。
这种依赖,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
现代国防工业的命脉就是稀土。
小到芯片,大到F-35隐形战斗机、精确制导导弹和先进的雷达系统,每一样尖端武器都离不开这些稀有金属。
可以说,没有它们,美国的军事优势就成了一句空话。

美国军工制造
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美国自己家里,这些宝贝的储量和产量都严重不足。
根据官方数据,美国认定的50种关键矿产中,有12种完全依赖进口,另外29种的进口依赖度超过50%。
而顺着这条供应链往上追溯,终点往往都指向中国。
以制造武器和弹药必需的锑为例,美国超过八成的需求都靠进口,而这些进口货里,又有超过六成来自中国。
这种“命脉被攥在别人手里”的感觉,让五角大楼寝食难安。

特朗普
真正让美国感到恐慌的,还不仅仅是资源储量。
更核心的问题在于,中国掌握了从开采、分离到精炼加工的全套产业链和核心技术。
这是美国产业“空心化”之后最致命的短板。
就算美国能从世界其他角落买到稀土矿石,但没有高效、低成本的加工技术,这些矿石也只是一堆无法利用的“土疙瘩”。
中国的稀土分离成本比美国低了近三分之二,这种技术和成本优势构成了难以逾越的壁垒。
美国五角大楼的这份采购清单可谓雄心勃勃:
根据DLA最近发布的采购意向,美国计划投入高达5亿美元采购钴,2.45亿美元采购锑,1亿美元采购钽,以及4500万美元采购钪。
这些数字是什么概念呢?比如美国计划采购的6吨氧化钪,就接近全球年消费量的20%。
可以说,美国是打算把全球市场上除了中国以外的“散货”全部扫光。

稀土开采
然而,这个看似果断的计划,在现实面前却困难重重。
首先,钱不是万能的。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五角大楼设定的采购量,已经远远超出了非中国供应链的实际产能。
想在短期内买齐这些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专家直言,按这个目标,五年都未必能完成。
这种“买买买”更像是一种应急措施,短期内或许能补充一些库存,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美国的其他举措当然,美国也清楚,单靠“买买买”是治标不治本的。
为了从根本上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他们还打出了另一套“组合拳”。
一个重要的动作是联合盟友,试图“另起炉灶”。
美国牵头成立了一个名为“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的联盟,拉拢了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希望共同构建一个没有中国的稀土和关键矿产供应链。

美国正在建的稀土工厂
然而,这个联盟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盟友们各有各的“小算盘”:
比如加拿大要优先确保本国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产业对锂的需求;
澳大利亚的矿业巨头们,无法轻易舍弃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和客户;
而像印尼这样的资源国,则直接向美国开出了条件,想要我的矿产可以,但你必须先来我这里投资建厂,带动本地就业和技术发展。
这种“同床异梦”的局面,让这个“去中国化”联盟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另一个方向,则是寄希望于“自力更生”,在美国国内重建稀土产业链。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
但这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现实障碍。
首当其冲的就是环保问题。稀土的开采和冶炼过程,是典型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会产生大量有毒废料和废水。
这与美国国内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以及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国家大战略背道而驰。
在美国,一个矿产项目从勘探、审批到最终投产,整个周期可能长达十年甚至更久,高昂的环保成本和漫长的审批流程,足以让大多数资本望而却步。
更何况即便克服了环保和审批的难关,美国还必须面对产业“空心化”的残酷现实。
中国耗费了几十年时间,才建立起如今这个涵盖了技术、设备、工程师和熟练工人的完整产业生态。
这不是美国靠短期内砸钱就能凭空造出来的。
就算美国不计成本地建起了自己的加工厂,其高昂的生产成本也会导致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毫无价格竞争力。

特朗普
除此之外,特朗普也曾把目光投向了深邃的海洋,试图通过行政命令推动深海采矿,把海底当成“新矿场”。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美国的深海采-矿技术,几十年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离商业化开采遥遥无期。
而且就算技术突破了,开采上来的矿石,最终还是得面对“谁来加工”的灵魂拷问。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美国试图通过“脱钩断链”来构建绝对安全的堡垒,本身就是一条充满挑战且成本高昂的道路。
美国真正明智的选择,是承认并尊重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与合作来共同管理风险,保障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毕竟,在一个深度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任何一方的安全都不可能建立在牺牲他方利益的基础之上。
——THE END——
参考资料:财联社——加速关键矿产囤积!五角大楼斥资10亿美元扩大国家战略储备


观察者网——为对抗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国国防部计划采购10亿美元关键矿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0亿美元能救美国?五角大楼发话,全球采购稀土,摆脱中国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