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4 17:52

法国驻军非洲不撤!名义反恐实际护矿,尼日尔铀矿旁全是法军

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去年尼日尔街头的抗议声还没完全消散,当地民众举着标语围堵军营时,不少人第一次意识到,这片手握全球60%钴矿、50%黄金储量的大陆,似乎真的要跟老东家法国算笔旧账了。
南非已故反种族隔离领袖比科的儿子,在接受俄媒采访时也表示资源没道理再让西方坐着收钱。
这话听着解气,做起来却满是阻碍,就连尼日尔这样敢直接驱离法军的国家,至今还没完全绕开法国在资源领域布下的网。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非洲国家自己没责任?毕竟独立都几十年了,为啥还没把资源权完全拿回来?
还有人觉得,法国跟非洲的合作早就是你情我愿,说吸血是不是太极端?
非洲多数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陆续独立,可独立时跟法国签的协议里,藏着不少隐形枷锁。
最典型的就是法郎区机制,14个非洲国家的货币直接与欧元挂钩,汇率由法国央行主导,这些国家每年还得把外汇储备的50%存到法国央行。
这意味着非洲国家卖资源赚的钱,很大一部分得寄存在法国,自己想调整货币政策、扩大资源开发投入,都得看法国脸色。

就像尼日尔的铀矿,独立后法国阿海珐集团还是最大运营商,矿场赚的钱里,尼日尔政府拿的分成长期不到15%,剩下的大头要么归法国企业,要么通过汇率机制间接流回法国。
你说这是自己没本事?更像是从独立那天起,就没拿到过完整的资源话语权。
去年尼日尔政变后,法国第一时间表态不承认新政府,还拒绝撤军,理由是保护本国公民和战略利益。
可尼日尔新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法国从尼日尔进口铀的价格,比国际市场低30%,而且这种低价供应已经持续了40多年。
如果真的是平等合作,为啥尼日尔想把铀矿价格调到国际水平,法国就用暂停援助、制裁来施压?所谓合作,更像是法国给非洲画的一个圈。
你出资源,我给点援助当补偿,但资源定价、开发权、收益分配,都得按我的规矩来,这种不对等的关系,说自愿实在牵强。​

还有人觉得,非洲国家内部不团结,才让法国有机会钻空子,比科之子也提到非洲没总能通过团结变成有实力的集团,但反过来想,法国难道没刻意拆解非洲的团结?
上世纪90年代,非洲统一组织想推动泛非能源计划,让非洲国家联合起来谈资源定价,结果法国通过扶持部分国家的反对势力、承诺单独给优惠合作条件,硬生生让这个计划搁置了。
后来非洲大陆自贸区2021年启动,法国又通过旗下企业在自贸区内部搞差异化合作,给尼日利亚、加纳等国更优惠的资源收购价,对马里、布基纳法索这些态度强硬的国家则减少投资。
这种分而治之的手段,才是非洲团结难的重要外部原因。​

如果把非洲比作一个家里有矿的老实人,法国更像那个占着矿场还收管理费的前房东。
具体不是简单的抢资源,而是一套环环相扣的体系化控制,从资源开发到收益分配,再到政治影响,每个环节都有绊子。​
最直接的就是资源定价权垄断,非洲产的钴矿是新能源电池的核心原料,全球70%的钴来自刚果(金),而刚果(金)的钴矿开采,法国企业道达尔占了近30%的份额。
但钴矿的定价权不在非洲,而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法国是LME的重要股东之一。
这就导致一个荒诞的现象,刚果(金)矿工在矿场里冒着生命危险挖矿,每吨钴的开采成本约1.2万美元,可LME的钴价却能被炒到每吨8万美元,中间的差价大多被法国企业和金融机构赚走。

除了法郎区,法国还通过发展援助和债务陷阱让非洲国家离不开自己,比如贝宁,2022年接受法国2.3亿欧元援助,条件是必须从法国进口农业机械,而且贝宁的棉花必须通过法国企业出口。
结果就是,贝宁农民种出的棉花,只能以低价卖给法国企业,再由法国企业加工成纺织品高价卖回非洲。​
法国在非洲有近5000名驻军,主要分布在萨赫勒地区,名义上是“打击恐怖主义”,实际上很多驻军就驻扎在资源产区附近。
尼日尔的阿加德兹铀矿旁边,就有法国驻军的基地,马里的金矿产区,法国军队曾多次阻止当地武装接管矿场。
说穿了,这些军队就是法国资源利益的保镖。

而尼日尔这个国家7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却拥有全球第五大铀矿储量,法国从这里进口的铀,支撑了法国75%的核电需求。
可尼日尔人自己用不上电,还得看着法国企业把利润运走,去年7月政变后,尼日尔新政府第一时间要求法国阿海珐集团重新谈判分成协议,对方不同意,才有了后来的驱军行动。
非洲现在不是没动作,而是在慢慢搭建自己的防护网,减少对西方的依赖,坦桑尼亚也在推动天然气本地化加工,不再把原油低价卖给法国企业。
这些变化可能慢,但至少让非洲看到了不被吸血的可能。​

聊到非洲资源被占,很容易陷入同情受害者的误区,但其实非洲现在更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破局的思路。
得先打破资源依赖症,非洲很多国家把资源出口当成主要收入来源,单一经济结构,很容易被法国这样的国家拿捏。
现在非洲一些国家开始经济多元化,埃塞俄比亚大力发展制造业,吸引中国、印度企业投资建厂,不再只靠卖咖啡,肯尼亚发展旅游业和数字经济,去年数字经济收入占GDP的10%,这些都是在减少对资源出口的依赖。​

还得学会抱团,非洲大陆自贸区虽然启动了,但各国之间的关税壁垒、基础设施差异,还是让合作打折扣。
如果非洲能建好跨区域铁路、统一关税标准,把资源在内部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就能在跟西方谈判时更有底气。
还有一点很重要,别把去西方化变成换个靠山,有些国家驱离法国后,又想依赖其他大国,这其实还是没摆脱依附思维。
真正的自主,是建立自己的资源定价机制、产业体系,慢慢摆脱对美元、欧元的依赖。
所以非洲不是没资源,而是没拿到资源的话语权,不是不想发展,而是被西方绑住了手脚。

法国的吸血模式是殖民时代的遗留,这种模式在全球化的今天,早就不符合时代潮流。
黑人的灵魂要由黑人自己拯救,放在今天的非洲,这句话可以改成非洲的资源要为非洲人服务。
这条路难走,但只要方向对了,慢一点也没关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国驻军非洲不撤!名义反恐实际护矿,尼日尔铀矿旁全是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