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变卦?哈马斯公开“回击”特朗普:想让我们从加沙离开?做梦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香瓜哈马斯高级成员霍萨姆·巴德兰的一句话让整个和平进程蒙上阴影:“我们不会出席签字仪式,武器不会放下。 ”
这一表态发生在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达成后的关键节点,协议虽已生效,哈马斯拒绝亲自签署。
这个决定给埃及沙姆沙伊赫举办的和平峰会增添了变数,也暗示巴以和平推动的路上可能会遇到更棘手的难题。
我们相信这些兄弟国家在调解上的努力,但哈马斯作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也得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
这个表态既表达了该组织对中东传统调解方的认可,也突出了它在国际舞台上坚持独立政治立场的决心。
在今年10月13日之前于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和平峰会,主角哈马斯,他们用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给足了东道主埃及总统塞西面子,却也结结实实地打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一个耳光。
这出戏的剧本,原本是由特朗普政府精心撰写的。他们高调抛出了一份详尽的“20点计划”,蓝图宏大到令人眼花缭乱。计划里不仅设想了一个由技术官僚负责治理的“新加沙”,甚至还打算成立一个国际监督委员会。
按照常理,本应是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进行的停火协议签署仪式,最终却变成了美国、埃及、卡塔尔以及土耳其四家斡旋方,在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共同签署了一份名为“支持加沙停火协议的文件”。
主角缺席的颁奖礼哈马斯高级领导人侯赛姆·巴德兰的声明简单直接:我们的人,不会去沙姆沙伊赫。协议的签署仪式,我们不亲自参加。这个决定,让等着握手言和的国际社会一脸错愕。
哈马斯紧接着宣布,他们已全权授权两位“代理人”埃及和卡塔尔的调解人,代为签署这份停火协议。这一手玩得相当漂亮。埃及是传统调停者,卡塔尔是主要支持方,把签字的权力交给他们,既表达了对调解方的信任,也确保了自身利益能被准确传达。
哈马斯认为,不与以色列代表同台签字,是向内部支持者和整个巴勒斯坦世界展示其坚守原则的决心。在他们看来,与以色列同坐一桌,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承认,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这种不信任感其实早就埋下了种子。就在去年,哈马斯成员哈姆丹就曾公开批评美方的提案,认为其诚意不足。今年6月,当美国特使威特科夫带着新方案斡旋时,哈马斯给出的回应,被这位特使形容为“完全不可接受”。
说白了,这场和平峰会,更像是一场为镜头和政治履历服务的秀。协议本身,不过是个道具。
停火还是喘息剥开外交辞令的包装,这份协议的每一个字,都成了战场。哈马斯与以色列,对“停火”这个词的理解,简直是南辕北辙。
哈马斯的核心诉求,从今年6月泄露的谈判记录里就看得一清二楚:永久停火,以及以色列军队必须完全、彻底地撤出加沙。对他们而言,任何以色列军事力量的存在,都是对主权的直接侵犯。
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回应呢?他只同意为期60天的临时停火。这60天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交换被扣押的人员。至于撤军,门儿都没有。内塔尼亚胡的立场强硬到不留余地,他公开表示,将持续致力于摧毁哈马斯的军事力量。
双方的矛盾,集中在一个叫“费城走廊”的关键地带上。内塔尼亚胡坚持,以军必须长期驻扎在这里,理由是防止武器通过这条通道走私进加沙。可对哈马斯来说,这就是赤裸裸的占领,是绝不可能退让的红线。
这种警惕并非空穴来风。截至今年,以色列军队已经实际控制了加沙约65%的土地面积。一个无法保证完全撤军的临时协议,在哈马斯眼里,无异于一张允许敌人喘息之后卷土重来的许可证。
特朗普的“20点计划”里,有一条更是彻底激怒了哈马斯。计划中要求其解除武装并退出加沙治理。对此,巴德兰的回应是两个字:“荒谬”。他公开驳斥,称这是对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的蔑视。
这种强硬表态,不仅仅是对外,更是对内。哈马斯深知,在巴勒斯坦内部,还有法塔赫这个老对手在虎视眈眈。自2007年通过武力从法塔赫手中夺取加沙控制权以来,维持“抵抗力量”的合法性,就是其生存的根基。任何一丝妥协,都可能被视为软弱。
因此,谈判桌,不过是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协议,也成了双方用来试探底线、强加意志的武器。
废墟上的遥远回响当外交官们在空调房里为措辞争论不休时,加沙的民众正在亲身“体验”这份协议的“善意”。
就在和平协议的消息传开之际,加沙城的一个夜晚,二十栋民宅在轰炸中化为瓦砾。巨大的爆炸冲击波,震碎了不远处加沙浸信会医院的窗户。在南部的汗尤尼斯,一处难民营遭到无人机袭击,两名儿童当场死亡。
当地的民防人员形容,那一夜的轰炸异常猛烈,救援工作在黑暗和持续的爆炸威胁下举步维艰。讽刺的是,炮火声成了“和平”最响亮的背景音。
对于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加沙民众来说,这份协议虚无缥缈得像个笑话。社交媒体上,人们普遍持怀疑和嘲讽的态度。有人说:“谈论协议的文字,还不如关心一下羊奶什么时候能降价。”更有人直言,一只会下蛋的母鸡,都比这份不知真假的协议更可靠。
这些充满生活质感的嘲讽,将宏大的政治叙事瞬间消解。对他们而言,停火协议的条款,远没有飞涨的物价、紧缺的物资和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来得真实。
人道主义危机早已不是新闻。早在今年5月,联合国就评估加沙正面临极端的人道灾难。即便在去年4月以军主力撤出加沙南部后,他们依然牢牢控制着“内扎里姆走廊”,这条走廊像一把锁,卡住了人道援助的咽喉。
所以,即使协议生效,约25万平民获准返回加沙北部,他们面对的也只是一片废墟。重建资金、基础设施、医疗资源……所有问题都像大山一样压在头顶。
和平,对他们来说,成了一个抽象又伤人的词汇。
结语历史像一个不断重复的轮回。2008年、2012年、2014年,一次次的短期停火都未能持久。从1987年哈马斯成立,到2023年新一轮大规模冲突爆发,根本性的矛盾从未得到解决。
任何试图绕开这些结构性症结的解决方案,无论包装得多么精美,最终都难逃沦为一场短命政治秀的命运。正如哈马斯所预言的,当谈判进入第二阶段,触及到最终地位这些核心问题时,只会更加艰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