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4 17:51

西伯利亚冬天有多可怕?屯粮千斤腌菜百罐,还得砍柴一个月

西伯利亚从乌拉尔山一直拉到太平洋边上,面积大得能塞下十几个欧洲国家。冬天一来,温度直接掉到零下四十度是家常便饭,雅库茨克那种地方,零下五十度都算温和的。
最冷的时候,能到零下七十度,那种冷不是你裹件羽绒服就能扛过去的。
空气冻得像刀子,呼吸一口都觉得肺里扎针。俄罗斯东部这片土地,冬天能持续八九个月,夏天短得可怜,就那么点时间得赶紧种地、打猎、准备过冬的东西。要不然,冬天一封雪,啥都断了供应,只能靠自己囤的货活命。

雅库茨克是萨哈共和国的首府,勒拿河边上,离北极圈不远。记录显示,那里最低温到过零下六十四点四度,比南极还狠。
冬天平均温度在零下四十度左右,一月里零下五十度以下的日子一大把。冷到啥程度?钢铁都脆了,灯杆一碰就裂,车子引擎得提前热好几个小时,不然机油冻成块儿,转都转不动。
公共交通缩水到两成,学校单位全停摆,只剩医疗和能源部门硬扛。气象局发警告,不是让你多穿衣服,而是提醒囤吃的和热源,因为出门都成问题。

当地人过冬,全靠提前备战。屯粮这事儿,不是多买点米面那么简单。每家每户得准备人均五百公斤粮食,换算成斤就是一千斤左右。
主要存谷物、面粉、肉干啥的,堆在地窖里防冻。为什么这么多?因为寒潮一来,超市关门,道路封冻,运输中断。临时想买?门都没有。
粮食断了,饿肚子是小事儿,营养跟不上,身体扛不住冷。西伯利亚人知道,冬天不只是冷,还带风,风速七十公里一小时,体感温度能到零下八十度。暴露皮肤五分钟就冻伤,得马上处理。

腌菜也是必备。不是那种零星几罐子,而是至少一百罐。白菜、萝卜、甜菜啥的,切碎加盐塞罐子里,码好存地窖。
冬天拧开一罐,就能补维生素。西伯利亚土壤冻土层厚,夏天短,蔬菜长得慢,产量低。腌制是老传统,能延长保质期,不用冰箱。
发酵过程还加长储存时间,适合偏远地方。腌菜不光是吃的,还带酸味儿,配重口饭菜解腻。当地人说,这玩意儿是生存必需,缺了它,冬天身体容易出毛病。

入冬前,得花一个月时间砍够三个月的量。每天八小时在林子里抡斧头,雪地里干活,累得够呛。柴火堆成小山,存棚子里。为什么提前?十月后温度直降零下三十度,积雪成山,林地冰封,再砍就难了。
房子多是木屋,建在桩基上,防冻土融化塌陷。取暖全靠木炉,烧煤的少。冬天九个月得烧火,柴火不够,屋里温度掉下来,人就扛不住。有的地方还烧马粪啥的,但主要靠木头。砍柴不是散步,得挑干木头,劈好晾干。家庭里,青少年也得帮忙,老人家靠年轻人支援。
这些准备不是多余的。寒潮一来,城市就停摆。电力中断百分之十五,水管冻裂,门窗封死。得用便携暖器和热水解冻,花几个小时撬开门。出门带小锤敲冰,防滑倒。街头设暖棚,里面有加热器和显示屏,查气温公交啥的。多站几分钟,睫毛结霜,喉咙出血。

食物来源也独特。西伯利亚人吃马肉、马血、驯鹿啥的。马是主要牲畜,冬天宰杀,肉冻存。马血冻成块儿,当零食或煮汤。鱼从勒拿河打,冻鱼生吃是传统。鱼汤、鱼饼啥的,补蛋白。野生浆果夏天采,冬天做果酱。
干燥法保鲜,脱水防霉。腌蘑菇、咸黄瓜是开胃菜。肉冻是常见菜,牛猪腿耳煮烂,切碎浇汤冻成块儿。卡路里高,抗寒必需。饮食重蛋白,少蔬菜,因为本地种不出多少。进口货贵,靠本地货为主。
2023年一月,零下六十二点七度,是二十年最低。2024年一月,又零下五十一点五度。

政府有时帮手。动员家庭发柴火,十到二十立方米。远东地区,零下三十一度平均,穷人没气暖,得靠柴。官员提醒备炉子、发电机。冬天不同,坏情况得防。
西伯利亚冬天可怕在持久和极端。不是一时冷,而是几个月封锁。屯粮腌菜砍柴,是活命基础。
总的,西伯利亚冬天可怕,但人更顽强。
参考资料
西伯利亚,人口流失有多严重? 澎湃新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伯利亚冬天有多可怕?屯粮千斤腌菜百罐,还得砍柴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