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4 15:32

日股涨势乏力!高市行情降温,德国案例敲警钟

高市早苗刚胜选那阵,日本股市还热得不行,日经225指数一天就涨了超4%,创了好几个月的最大单日涨幅。
结果没几天这股劲儿就泄了,指数开始晃悠着调整,再没之前那种猛涨的势头。
跟她政策沾边的“主题股”也差不多,之前跌下去的部分倒是补回来了,但补完之后就蔫了,怎么推都没再往上走。
单靠消息面撑着的行情,本来就像没扎稳的帐篷,稍微有点风就容易塌,这波“高市行情”现在看来,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野村证券10月9号发了份报告,里面说得挺明白,这波日股走高,核心不是因为货币宽松,而是大家盼着新政府搞财政扩张。
本来想觉得这预期能撑久点,但后来发现,市场根本没像“安倍经济学”刚出来时那样热起来,连点过热的苗头都没有。
CTA和对冲基金都“歇菜”了,增量资金没影了
掏钱炒股的人里,CTA(商品投资顾问)这类投机性选手动作最明显。
野村算过,他们在日股的多头仓位已经超2万亿日元了,再想往里加钱基本没空间。
现在这些人都不怎么动了,进入“待命模式”,就跟开车到路口等红灯似的,踩了刹车等着,宏观对冲基金也没闲着,但不是往里冲,而是暂停了增持日股的步伐。
这也能理解,仓位都快满了还硬加,那不就是等着被套吗?这些资金一停,短期内日股想再拿到新钱就难了,涨势自然就没了动力。

之前日股能涨,多少靠这些投机资金在推,现在它们都停手观望,市场就像少了发动机的车,想往前跑都难。
更别说,这些资金的动作还透露出一个信号,大家对这波行情能不能持续,心里都没底。
政局稳不稳才是关键,德国之前就栽过跟头
野村那份报告里,还点了个关键问题:这波“高市行情”能不能续上,跟经济政策本身没多大关系,核心是新政府能不能稳住支持率,能不能保持政治稳定。
要是政局乱了,以前那种“新政府行情涨完就跌”的老路子,怕是又要重演,其实别的国家也有过类似情况,今年3月德国就是例子。

当时德国政府调整财政政策,又是加基建投资又是补制造业,DAX指数两周内比其他发达市场都涨得好。
结果呢?政策没落地多少,涨势很快就没了,跟现在日本这情况有点像。
本来想觉得日本能不一样,毕竟市场环境、政策方向都有差别,但后来发现,只要是靠“预期”驱动,没实打实的政策落地撑着,行情都长不了。
野村还说,日股想再涨,得看到实在的进展,比如自民党和国民民主党能搭成执政联盟,或者至少在政策上能凑到一块儿去。

更别说外汇市场也没给啥好信号,这周日元贬值,不是因为大家主动买美元抛日元,而是之前买了日元的人在平仓。
日元套利交易也冷冷清清的,这说明就算股市涨了点,大家也没真放开胆子搞风险投资,心里还揣着犹豫呢。
宏观对冲基金之所以停手,还有个原因是怕日本央行继续加息。
之前央行已经把政策利率从-0.1%调到0.1%了,要是再加息,日元可能就不那么贬了,日股的吸引力也会跟着降。

搞不清有些人为啥只看股市涨就觉得市场好,外汇市场那冷清劲儿,明明就藏着大家的顾虑,回头看历史数据也能发现点规律。
野村查了2001年小泉纯一郎政府之后的情况,几乎每届新政府上台,相关主题股都会在选举后一两周内比大盘涨得好,但三个月内大多会掉下来。
只有两个例外,小泉政府和安倍晋三第二届政府,这两届政府的主题股,涨完之后没跌,反而横盘两三个月,之后又接着涨。
很显然,这俩的共同点就是支持率稳且高,小泉那会儿支持率最高超70%,安倍第二届也能长期维持在40%以上。

老百姓认这个政府,投资者才敢长期拿着股票,现在高市早苗政府能不能复制这个例外,就看她能不能稳住支持率、把政局搞顺了。
要是支持率掉下来,或者党内对她的领导有意见,那之前涨的主题股,尤其是波动大的那些,大概率会跟着跌。
毫无疑问,现在追高“高市主题股”并非明智之举,这波行情本来就靠预期撑着,现在预期快耗完了,资金也都等着不动,再往里冲很容易被套。
对投资者来说,不如等着看新政府能不能搞出稳定的政局,能不能把财政政策落到实处,等这些都清楚了再动手,比现在瞎冲靠谱多了。

说到底,“高市行情”降温不是偶然,是预期回归理性、资金见顶、政局不确定性凑到一块儿的结果。
后续怎么走,还得看新政府能不能拿出真本事,把“预期”变成“现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股涨势乏力!高市行情降温,德国案例敲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