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不意外?美国副总统突然要和中国讲道理
美国副总统万斯最近的一番话,让不少人觉得有点出戏。10月12日,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突然“语气一转”,表示美国接下来的几周将愿意和中国进行理性谈判,是想继续斗,还是愿意好好谈。他还强调特朗普非常重视对华关系。这话从万斯嘴里说出来,说实话,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毕竟他出名就是靠着对中国的“嘴硬”起家的,什么“乡巴佬”“强硬反制”,早就不是新鲜词。可现在突然换了副面孔,不少人就想问一句:怎么了?不刚说完要加100%关税吗?这话音还没落呢,就开始劝和了?
要理解这个“转向”,得从头说起。这不是态度转变的问题,而是他们已经别无选择。正如毛主席那句老话说的:“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七年贸易战换来一地鸡毛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全面爆发。那时候,美国自信满满,认为只要一加关税,中国就会顶不住。可七年过去,美国的计划没一个能彻底实现。
这场贸易战打得并不简单。最开始,美国搞的是“全面封锁”,一轮一轮加税,从日用品到高科技,一个都不放过。后来又升级到科技领域,华为、中兴接连遭殃。到了最近几年,连供应链、安全、金融市场都没放过,处处都想把中国逼到角落。
但问题是,这些年中国并没有被打趴下。相反,越打越清醒,越压越硬气。不仅扛住了外部压力,内部结构也在调整。外贸没垮,制造业没散,企业没跑,市场也没崩。美国想用“拖”来拖垮中国,结果自己先开始吃不消。
最典型的就是最近特朗普又放了狠话,说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100%的关税。但市场的反应却非常冷淡。中国股市一开始确实波动了一下,但很快就稳住了。这种节奏,和几年前听到加税消息就“惊慌失措”的反应比,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状态了。
美国想通过“震慑”来让中方让步,但现在的结果更像是自己在台上喊,别人不太搭理。这种“威胁失效”的现实,才是最让他们难受的地方。也难怪副总统突然开始说起“讲道理”,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再硬下去,可能连谈的机会都没了。
一张打不动的王牌,一块翻不了的筹码说到底,贸易战不光是税率的比拼,更是产业底气的较量。在这场持久战中,中国手里真正让美方忌惮的,是那些别人没有、自己造不出的东西。
首先就是稀土。这个东西可能不常出现在普通人视线里,但在科技、军工、能源、航空这些行业里,它的重要性几乎无法替代。美国当然知道这一点,也早就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做归做,说归说,十几年下来,还是没摆脱得了。
虽然美国不是没有稀土资源,但问题在于,它没有能力把原矿处理成高质量、可用的材料。这就像你有面粉,但不会做馒头。更关键的是,中国在这个领域不仅技术成熟,而且产业链完整,价格也压得住。这么多年,美国想搞本土替代,最后发现,成本翻几倍,效率比不上,污染还大得多。
所以今年中国这边一出手,限制稀土出口,美方立马就紧张了。特朗普一边放狠话说要加税,一边又气势汹汹地指责中国“操纵市场”。但他们心里很清楚,一旦中国真正动这张牌,他们很多高端装备的零部件就得“断顿”。
与此同时,中国也没闲着。在芯片领域,这几年虽然被打压得最狠,但反而逼出了自己的路。最开始确实被掐住了脖子,但没过几年,成熟制程的芯片已经基本实现自主。这意味着,虽然最尖端的技术还在突破中,但基本的生产和供应已经能靠自己。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光在造芯片,还在建生态。从设备、材料、设计到量产,正在一步步“补短板”。虽然节奏不快,但方向很明确。美国原本以为芯片这张牌能“卡死”中国,现在看到的却是中国正在慢慢“脱敏”。
对比起来,美国在稀土这件事上连“自救”的能力都没有,而中国在半导体这块,反而越干越有底。这就是实力的错位。过去美国以为自己掌握“高端技术”就能永远压制对手,但现在发现,对手已经开始反超。
“讲道理”的背后,是对现实的低头万斯突然“低声下气”,其实是个信号。不是说他变了,是美国没得选了。
特朗普前几天在集会上发火,放狠话说要全面加税。这种语气,熟悉又刺耳。但很快,副总统就跳出来说,希望中国“更倾向于沟通而非冲突”。这不是巧合。这明显是内部协调过的“软硬搭配”。一边吓唬,一边缓和,典型的美式套路。
但这一次,他们的“软”明显更真心。因为他们知道,中国现在不怕这些“牌面威胁”了。稀土不能碰,芯片压不住,供应链打不散,金融市场也不再被带节奏。几年前还能靠“突袭”制造混乱,现在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市场,早就有了应对方案。
所以,万斯这番话,说白了,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既然打不赢,就得找个体面点的方式退。否则真闹到全面对抗,美国的产业、资本、甚至政治局势,都会承受不起。
更讽刺的是,万斯曾经一口一个“绝不对中让步”,结果现在成了“求稳派”的代言人。这种转变,说到底不是因为他“看清了世界”,而是现实让他不得不低头。
美国政坛的决策,一直存在短视和情绪化的问题。很多时候,是一时的民调、选票、舆论压力在推着他们走。这也导致政策摇摆不定,今天说A,明天做B。而面对一个有定力、有计划、有产业能力的对手,这种“自我打脸”的操作,反而让他们自己更被动。
看似意外,其实早就注定现在回头看万斯那番“讲道理”的说法,其实一点都不突然。这不是“态度变了”,是局势变了。
七年的较量,中国一步步稳住了节奏。美国的一张张底牌不再有效,反倒让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处境。面对这样的现实,哪怕再嘴硬的人,也得开始琢磨怎么收场。
美国当然不会就此放弃打压中国的策略,但他们也清楚,继续硬碰硬,只会让自己更难下台。所以他们开始尝试“换个说法”,希望还能找到一点空间来缓和局势、挽回主动。但这已经不是他们能单方面决定的了。主动权,正在转移。
中国靠的不是“巧劲”,而是厚实的家底、完整的体系和长期的耐心。这些东西,不是喊口号能做出来的,也不是靠临时抱佛脚能拼出来的。
所以,万斯这番话,虽然听起来“意外”,但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今天他们“讲道理”,不是因为突然变得理性,而是现实逼他们不得不换个调门。
到这一步,我们也该看清楚:这场中美博弈,不是谁输谁赢一锤定音的事,而是比谁坚持得久、谁准备得更充分。而从目前来看,中国已经站在了更有利的位置。
那么,现在你还觉得美国“讲道理”是意外吗?这不是改变,这是承认现实的开始。真正的底气,不是说出来的,是被对手看出来的。
信息来源:万斯称“特朗普愿意与中国进行理性谈判”——新浪财经2025-10-13 08:5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