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4 13:25

乌安全局上校:针对俄高官的暗杀将持续数十年,让他们不敢出家门

2025年4月25日,受害者是俄罗斯陆军中将雅罗斯拉夫·莫斯卡利克,他当时在巴拉希哈市一个住宅区走向自己的车,结果车子突然炸了,当场就把人给炸没了。这不是随便的意外,俄罗斯调查部门很快就锁定这是恐怖袭击,背后有乌克兰的手笔。
第二天,他们就抓到一个叫伊格纳特·库津的家伙,原籍乌克兰苏梅州,但有俄罗斯护照,早年搬到俄罗斯生活。库津承认自己被乌克兰情报招募,拿了1.8万美元的酬劳,负责安装炸弹。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说,库津在2024年10月潜入巴拉希哈,租房观察目标,花了好几个月准备,才在4月22日夜里把五公斤重的自制炸弹固定在车底盘上,用手机遥控引爆。

俄罗斯媒体炸锅了,外长拉夫罗夫直接指责是乌克兰搞的恐怖主义,还说要追究到底。乌克兰那边没直接否认,反而有个关键人物跳出来表态。
他就是罗曼·科斯坚科,乌克兰安全局上校,同时还是议会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的秘书。4月28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次行动是乌克兰情报部门干的,干得漂亮,还强调就算俄乌停火了,这种针对俄罗斯军政高层的打击也不会停。
那些下命令袭击乌克兰平民的俄罗斯人,得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不管躲在哪里,都得面对正义。科斯坚科特别提到,这项任务会持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直到那些人不敢出家门一步,生怕出门就没命。

莫斯卡利克不是小角色,他是俄罗斯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负责战略军事操作,还代表俄方参加过2015年在巴黎的谈判,以及2019年的诺曼底格式会谈,那是为了落实明斯克协议,试图结束2014年乌克兰东部冲突。
俄罗斯说他参与过这些外交努力,但乌克兰情报部门视他为战犯,认为他下达过袭击平民的命令。这次炸弹袭击是乌克兰安全局SBU的典型风格,他们从2022年冲突开始,就在俄罗斯本土搞过好几起类似行动。
比如,2024年12月17日,他们用炸弹装在滑板车上,炸死了俄罗斯辐射、化学和生物防御部队的头儿伊戈尔·基里洛夫,那家伙被指控在战场上用禁用化学武器,导致上千乌克兰士兵中毒。SBU事后公开认领,说这是对战犯罪行的报复。

俄罗斯调查委员会把库津的案子定为恐怖主义和谋杀,5月就开始审理,7月判了他终身监禁,现在关在莫斯科郊外监狱。俄罗斯当局还抓了几个涉嫌提供后勤支持的人,全国加强安保,高层出行都加派护卫,城市里多装摄像头。
巴拉希哈那个小区现在巡逻频繁,居民出门都得小心。这事儿也让俄罗斯国内舆论沸腾,有人抗议要求政府提升安全,有人觉得这是战争延伸到本土的信号。外交上,俄罗斯召见乌克兰代表抗议,还在联合国安理会提了事儿,但没啥实质结果。
乌克兰情报头子基里尔·布达诺夫早在2023年5月就说过类似的话,他在接受雅虎新闻采访时表示,乌克兰会继续在全球任何地方追杀俄罗斯人,直到完全胜利。他后来澄清主要是针对战犯,但这已经让俄罗斯紧张了。

布达诺夫的部门GUR和SBU合作紧密,他们搞过不少跨境行动,比如炸毁俄罗斯桥梁、破坏补给线,甚至暗杀亲俄的乌克兰政客。2023年,他们就除掉了一个叫伊利亚·基瓦的前议员,那人在俄罗斯流亡,还支持入侵。
从更大背景看,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打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主战场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但俄罗斯本土也没少遭殃。乌克兰用无人机袭击过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还炸过黑海舰队总部。
俄罗斯反过来也搞暗杀,SBU抓了两个乌克兰安全官员,说他们是俄罗斯间谍,计划杀泽连斯基和其他高官。2025年7月,SBU在基辅击毙了两个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杀手,那些人是来杀乌克兰情报军官的。

这你来我往的情报战,让双方都损失惨重,也加深了斯拉夫人之间的裂痕。本来两国文化相近,现在仇恨积累,民间极端情绪高涨,恐怖活动土壤肥沃。
为什么乌克兰要这么干?简单说,就是为了自卫和威慑。俄罗斯入侵导致乌克兰死伤无数,平民区被轰炸,城市被毁。乌克兰军队在正面战场压力大,只能用不对称手段反击,打击俄罗斯决策层,让他们知道战争有代价。这不光是复仇,还能动摇俄罗斯军民信心,迫使他们考虑谈判。
俄罗斯回应也硬气,加强反间谍,抓了不少嫌疑人,还在边境加固防御。普京多次说要消灭乌克兰“恐怖分子”,但实际效果有限,因为情报战隐秘,防不胜防。国际上,美国和欧盟支持乌克兰,提供情报和技术,但公开不承认暗杀。

联合国谴责这类行动违反国际法,但没实际制裁。一些分析家说,这种暗杀会延长冲突,因为激发报复循环,怨怨相报没头。
总的来说,这事儿暴露了战争的残酷面,不止战场上死人,后方也乱。乌克兰用暗杀回应入侵,俄罗斯视之为恐怖,两边都觉得正义在手。但长远看,只会加深仇恨,影响整个地区稳定。
参考资料
特朗普:若俄乌冲突无法解决,或向乌克兰提供“战斧” 鲁中晨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乌安全局上校:针对俄高官的暗杀将持续数十年,让他们不敢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