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当不上首相是因为中国暗中指使?某些日本人太高看自己了
日本首相选举即将举行,当选自民党总裁的高市早苗收到坏消息,日本公明党因对自民党政治献金丑闻及高市早苗的强硬路线不满,宣布退出长期联合执政关系。这本身是因为高市本人立场极端,且自民党自身存在严重问题导致的,结果日本部分极右翼议员却借机攻击中国,声称“公明党退盟是受到中国指示,只为阻止高市当选首相”。
这完全是凭空捏造、蓄意挑衅。
事实上,公明党的决定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与中国毫无关系,某些日本右翼却试图通过捏造外部干预来转移丑闻焦点。
中国从未、也无意干预日本政局,反而是日本内部长期存在的派系腐败、金权政治和右翼排外思潮,才是导致联盟破裂的根源。
把内政危机甩锅给中国,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政治操弄。
公民党党首齐藤铁夫已公开驳斥称此言纯属捏造、不符事实,强调政党决策完全独立于任何外部影响。
这场反华造谣反映出日本右翼一贯的政治手法,当自身陷入危机,就造出一个敌人掩盖问题,暴露出日本政治右翼的虚伪与怯懦,试图用反华情绪为右翼政客争取廉价支持。
高市早苗
高市早苗赢得自民党总裁后,表面上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的有力候选,但实际上正处于四面受压的困境中。
首先是执政基础的崩塌。公明党的退出,意味着自民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都不再拥有稳定多数。
高市若要在首相指名投票中胜出,必须迅速寻找新的盟友,例如日本维新会或国民民主党,但这些政党在经济、外交、安全政策上与她存在明显分歧,联盟代价极高。
其次是党内派系的分裂。她虽然赢得总裁选举,但安倍派内部仍然分化,麻生派与茂木派都在观望,部分中间派甚至担心她的强硬姿态将激化外部矛盾。
再一个则是舆论与民意的质疑。高市以极右形象著称,民众普遍担忧她可能引发地区紧张,加上政治献金丑闻的阴影未散,社会对她的信任度并不高。
在这种背景下,公明党的退盟就是最后一击,使她在正式当选首相前陷入孤立。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反对党联合推举候选人,她在众议院可能失去多数。
齐藤铁夫
但整体来看,高市当选首相的可能性依然相当大。
这并不是因为她个人受欢迎,而是日本政治结构决定的结果,只要自民党在众议院维持第一大党地位,党首几乎必定成为首相。
反对党虽然在舆论上强势,却在席次上远远落后,除非形成统一的替代联盟。
即使公明党退盟,立宪民主党、维新会、国民民主党之间分歧严重,是否能够联合提出共同候选人仍要打上一个问号。
而且自民党内部派系在关键时刻往往会选择保党优先,宁愿接受高市,也不会冒政权被夺走的风险。
她虽然保守,但对派系分赃、预算分配持开放态度,足以换取党内支持。
此外,公明党虽退出联合,但并未彻底翻脸,只是不支持高市本人而已,而非放弃与自民党的传统关系。
考虑到创价学会选民基础温和、厌恶政局动荡,公明党很可能在首相投票时选择弃权,从而间接帮助自民党维持执政。
高市早苗和齐藤铁夫
正因如此,在高市胜算已现、却仍缺乏普遍支持的时刻,日本右翼政客选择污蔑中国、制造外敌,为她造势。
这一策略的逻辑是把内部危机外部化。公明党退盟,本质上是自民党内部腐败与路线分裂的结果;但一旦被包装成中国干预日本政局,高市就从危机中心变成“被外部势力攻击的民族象征”。
这种叙事能激活保守派情绪,把支持高市与捍卫日本尊严绑在一起。
从外交层面看,这也是一种对外表忠的姿态。高市以亲美反华著称,右翼借助反华言论放大她的强硬形象,实则是向美国展示日本仍是可靠的反华前线,以换取美国的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