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岳云鹏演唱会发言大胆, 暴露郭德纲的真实
“普通员工”四个字一出口,台下先笑,后台先炸。岳云鹏在郑州演唱会拿郭德纲开涮,说师父“也就是德云社一普通员工”,视频连夜刷爆,播放量两千万,比相声专场还热闹。
三天后,成都站票全退,大麦页只剩一句“演出调整”,连理由都懒得编。
有人猜他飘了,有人猜德云社要“清理门户”,其实两边都明白:这不是玩笑,是试探。
德云社的规矩,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可这回,台下也装不下这句“普通员工”了。
天眼查刚更新的信息挺有意思:小岳岳10号悄悄把海南那家文化公司加了“演出经纪”业务,自己当老板的心思写进工商档案。
演唱会门票、荧光棒、周边,一条链全在自己手里,利润比说一场相声翻十倍。
谁还甘心只拿德云社工资?
栾云平在直播里慢悠悠补刀:“师徒如父子,私下怎么闹都行,台上要知分寸。
”一句话把“家法”亮出来,没点名,却比点名还疼。
曲协那边也没闲着,副主席温玉娟在行业会上甩出“艺德底线”四个字,不点名,却把时间卡得死死的,媒体秒懂。
小岳岳的微博停在10月12号,72小时没动静,粉丝群只剩助理一句“工作调整”,语气像安慰,也像通知。
郭德纲抖音照常更新,教做炸酱面,评论区全是“师父还缺普通员工吗”,他一条不回,炸酱面搅得飞快,镜头里锅铲声盖过一切。
相声圈老人私下说:当年曹云金走,是摔门;今天岳云鹏笑里藏刀,是拆窗。
一个响,一个闷,疼法不同,伤口一样。
观众只看到包袱,业内看到报价。
跨界演唱会单场成本不到三百万,票房轻松破千万,毛利率比专场相声高四倍,换谁不眼红?
可德云社的牌子不是商标,是辈分,是师徒,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紧箍。
想单飞,先得让紧箍松一松,于是有了那句“普通员工”。
试探底线,也试探流量。
数据不会撒谎:视频爆掉那天,岳云鹏抖音涨粉38万,超话签到翻倍,商业询价排到年底。
代价是成都站蒸发,品牌方观望,综艺邀约放缓,一把双刃剑,砍别人也砍自己。
最尴尬的是粉丝。
一边心疼“小岳岳被压迫”,一边又怕真走了再也买不到150块的相声票,左右互搏,比相声还精彩。
行业群里有人算过:按他新公司股权结构,真脱离德云社,每年少抽成两千万,但丢掉“云”字辈,票价能不能守住三百都悬。
说白了,这是传统班社和流量经济第一次正面撞车。
德云社想保住金字招牌,岳云鹏想保住自己钱包,谁都没错,只是时代不给中间地带。
接下来无非三条路:
一,低头回社,师父给台阶,徒弟卖个萌,当一切没发生,演唱会变“助演”,利润大头仍交公;
二,表面和解,暗地分家,保留“云”字,抽成比例重谈,德云社变经纪公司,双方一起割韭菜;
三,彻底撕破,去掉辈分,真刀真枪抢市场,短期暴富,长期风险自担,像曹云金那样直播间喊“听云见心”。
哪条路最可能?
看郭德纲的炸酱面就知道——锅铲越搅越快,面却一根没断,火候拿捏得死死的。
而小岳岳的微博空白,像相声里的“停顿”,观众屏住呼吸,等下一个包袱。
别急着站队,这场戏才到垫话,正活还没开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