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3 15:57

巴基斯坦是否迷失了自我?“巴铁”对中国来说,是否真的还“铁”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自从今年5月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在与印度的空战较量中“独领风骚”,占了“上风”之后,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巴方开始“改庭换面”,做出了许多在过去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情。
首当其冲,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就是巴方毫无顾忌地一头“扎向”美国,通过与美国在石油开采和军事合作等方面的“同频共振”,开始与美国越走越近。
当然,在一些人看来,巴基斯坦除了与美国的亲近外,还有诸如在以色列越境轰炸卡塔尔后,巴基斯坦意气风发,主动当起“带头大哥”,要为卡塔尔等中东国家充当“保护伞”,与以色列公开较量,决一雌雄。
近日,又主动出击,对阿富汗境内相关目标实施空袭,巴阿双方由此发生激烈交火,使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两国敌对情绪之火,又被点燃,并大有星星之火,迅速燎原之势。
而最为“炸锅”,引起世界震动和关注的是,有人认为,由于巴基斯坦与美国签署的稀土供应协议,直接引起了中方的高度警觉,继而更新相关出口管制清单,将全套稀土提纯分离技术,列为“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因而,有人直抒胸臆,直接把巴基斯坦对美国在稀土出口方面的“示好”,看成是引爆中方更新相关稀土出口管制清单的“导火索”。
其引人关注的焦点在于,巴基斯坦利用从中国引进的设备,为美国生产并供应稀土,甚至已将首批货物发出。
对此,有人认为,巴基斯坦这一“吃饭砸锅”的行为,直接触碰到了中国的技术“安全红线”,有“高看”自己,过于自信,甚至忘记了自己“来时路”之嫌。
而中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闪击”,也就是迅速出台最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清单,不仅涵盖了稀土生产、加工、分离的全套设备,更将从矿石分解冶炼、稀土分离萃取、到产品加工的全流程“技术秘籍”,全部封锁。
甚至连产线调试、维修升级和稀土回收技术,也被彻底禁运,这就“堵死”了诸如像巴基斯坦类似的国家,企图“讨好”美国,以稀土之名向美国和欧洲国家巴结献媚的行动与企图。
要知道,在当今世界稀土开采提炼领域,全球唯有中国掌握了大规模提纯分离4N(纯度99.99%)以上高纯稀土的技术。
有消息显示,这项独一无二的技术,是由“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串联萃取理论”发展而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本身就来之不易,更是中国所独自拥有的核心技术,当然不能轻易示人。
据说,在这一决定高端制造业命脉的领域,欧美的技术水平,已落后中国整整30年,中国所拥有的这一核心技术,可以直接掐断美国及其盟友自主建立稀土产业链的最后希望。
用一些权威人士的话来说,在这方面,没有中国的技术和设备,美国即便从其他国家买到稀土矿,也只是一堆无法使用的“土”,也只能“望土兴叹”,百无聊赖,一声叹息。
因为,如果没有高端的稀土作为“添加剂”和“辅料”,诸如美国的“F-35”战斗机、相关军用雷达设备、芯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所有尖端产业,都将面临釜底抽薪式的“技术性休克”。
综上所述,在美国一边施展霸道和霸凌手段,无所顾忌,在经贸、科技、金融等方面对中国下狠手,全面围堵中国,妄想置中国于死地的情况下,一边又要在稀土方面,期望从中国得到好处,获取中国的高端稀土,以满足自己军工企业的需求,这无疑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而巴基斯坦利用从中国引进的设备,与美国“眉来眼去”,为美国生产并供应稀土,甚至与美国签署稀土供应战略协议,甚至已将首批货物发出,在一些人看来,这无疑就是“吃饭砸锅”,不看“风向”和“势头”,与中国过不去。
因此,毋庸置疑,也引起许多人质疑,这就是:巴基斯坦是否迷失了自我?“巴铁”对中国来说,是否真的还“铁”?
这些问题,对于曾经对巴基斯坦有过好感的人来说,在想到巴基斯坦的这些做法时,无疑就像身上压着一块大石头,既感到胸闷,又感到过于沉重。
继而,还会感到失落和茫然,甚至还会对巴基斯坦的所做所为,尤其是对美国的“跪舔”,产生迷惘和难以言喻的反感,留下不好的情感体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基斯坦是否迷失了自我?“巴铁”对中国来说,是否真的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