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停火后首份“救命包裹”到!联合国送粮水燃气,生活渐回正轨
近日,以色列与哈马斯双方达成的停火协议落地后,联合国主导的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援助工作迅速进入“加速推进”阶段,各类民生急需物资陆续跨越边境送达,为当地饱受冲突影响的民众带来生活转机。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发布的新闻稿,当前加沙人道主义援助已取得多项关键突破——自今年3月以来,烹饪用气首次重新进入加沙,这一物资的送达将有效缓解当地家庭做饭难的问题。
在停火协议生效后的首个周日,更多针对性援助物资集中输送至加沙:包括为流离失所家庭准备的临时帐篷、保障基本营养的冷冻肉与新鲜水果、制作主食所需的面粉,以及治疗常见病与外伤的各类药品。
这些物资通过人道协调厅与当地合作伙伴的联动,已快速分发至加沙南北区域,同步送达的还有数十万份热餐与面包包,直接覆盖了大量断粮多日的民众。
新华社从人道协调厅获取的最新信息显示,目前以色列已批准联合国继续扩大援助规模,截至当前,加沙地区已清理并打通的援助物资管道,累计可输送物资达19万公吨,涵盖食品、避难所搭建材料、药品、医疗设备及卫生防疫用品等关键品类。
“当前的援助只是开始,”人道协调厅在声明中强调,作为配合加沙停火进程的“60天人道主义行动计划”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及其合作伙伴将进一步扩大行动范围与规模,目标是为加沙几乎所有受影响民众提供救生级援助与基础服务。
联合国主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济协调员汤姆・弗莱彻,在停火协议生效后首次公开回应时明确了未来援助的具体目标:在停火后的头60天内,每天将新增数百辆卡车的物资输送量,确保17万公吨食品、药品及各类民生物资全部到位。
具体来看,粮食援助方面将覆盖210万需粮食救济的民众,同时为50万存在营养风险的老人、儿童及孕妇提供专项营养支持;卫生系统重建将优先恢复社区疾病监测网络,避免冲突后疫情扩散。
水与卫生服务将保障140万民众的安全饮水需求;住房领域将大规模增补临时避难设施。
教育领域则计划重新开放临时学习场所,为70万因冲突失学的学龄儿童提供学习与活动空间,帮助孩子们逐步恢复正常生活节奏。
此次联合国援助规模的扩大,不仅是停火协议落地后的重要民生保障举措,更承载着国际社会对加沙局势缓和的期待。
随着各类物资的持续送达与基础服务的逐步恢复,加沙民众的生活正缓慢重回正轨,而国际社会的持续支持与各方对停火协议的遵守,将成为人道主义援助高效推进的关键支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