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3 11:25

没等来见面好消息,美方只收到中方一封警告信,直指美方办事不力

李在明上台后,通过多种渠道和中方增加互动,并多次释放要改善中韩关系的论调,其一大目的,就是想要中方参加今年10月底在韩国举行的APEC峰会。
对于李在明而言,他刚刚执政不久,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多重压力,亟需通过一场成功的外交活动来破局。中方若能出席这场活动,将象征着中韩关系回暖,能极大提升李在明作为一位能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对华关系的领导人形象。
而这一外交活动,同时也为美方创造了一个机会。

(特朗普)
近段时间,美方一边多次放风,称特朗普也将赴韩国出席此次峰会,到时候有望促成中美互动。甚至美方连要讨论哪些议题都想好了,称要借这一机会敦促中方购买美国大豆。
在近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美方媒体再次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提问。然而,美方此次不仅没能等来好消息,反而还当场收到了一封警告信,直指特朗普政府办事不力。
对于美媒提问,中方的回答是,中方一向重视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合作,也愿意推动今年的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但对于美方中美互动的问题,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紧接着,中方就提到了美国国会众议院所谓“中国特设委”抹黑并建议限制中美正常教育交流合作的调查报告。
中方表示,该机构所谓的报告,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在抹黑攻击中国,对其恶劣行径,中方当下已经向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同时中方也敦促美政府将“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的承诺落到实处,日后中方也将密切关注相关动态,并在必要时刻采取反制措施捍卫中方权益。
中方此次提到的这个“中国特设委”,全称是“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特设委员会”。是共和党主导下,自称主要任务是调查并应对所谓的“中国对美国的挑战”的机构,其调查和报告往往基于预设立场和有罪推定,缺乏客观的事实依据。
在此次的报告中,他们声称中国通过学生签证“渗透”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议全面限制58所与中国国防科工局有合作的高校学生赴美,包括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覆盖从本科到博士的全阶段,并将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前沿领域列为“敏感学科”。

(“中国特设委”)
报告通篇使用“可能”“或许”等推测性表述,未提供任何中国学生从事间谍活动的具体案例。事实上,清华、北大等高校的留学生中,绝大多数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与军事应用无直接关联。
同时报告承认被点名的58所高校贡献了中国62%的国防科技专利,但同时显示美国85%的顶尖理工科教授有中国留学背景。这种“既想吸血又怕中毒”的矛盾,暴露其政策逻辑的荒诞性。
我们也知道,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其就曾针对我国国防七子的研究生实施签证限制,而此次扩大至58所高校的全阶段学生,且将审查范围从国防领域泛化至基础科研。这种“泛安全化”操作,实质是将学术问题政治化,试图切断中美科技人才交流链条。
但和第一任期不同的是,特朗普2月份重新执政后就明确表态了,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所以中方这次在记者会上特意提这事,就是明着提醒美方:别光嘴上说得好听,实际做事却拖后腿,这种办事不力的情况,中方一直都看在眼里。
对于美方而言,其应该清楚的是,没能等来好消息,根本原因在于其没能展示出足够的诚意来,缺乏对中方关切的基本尊重。特别是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美方未能停止不当行为。例如台湾问题上,美国仍存在“以武助独”的图谋,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导致双方对话没有良好氛围。
而中方这边,在外交博弈中始终有能力保持定力。中国近期宣布对稀土、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精准命中了美国在高科技和军工产业链的脆弱环节;在经贸领域,中方也展现出反制能力,今年秋季罕见地未从美国采购大豆,直接影响了特朗普的重要票仓,使得美方在贸易问题上承受着不小的国内压力。

(APEC将在韩国举行)
更何况APEC作为多边经济合作平台,若其中的双边会晤被美方单方面操作为宣扬其外交成果的舞台,甚至借此对中方和其他国家施压,则背离了中方所主张的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中方不希望宝贵的外交活动被用于衬托美国的“强势”。
中方也提到了,我们高度重视APEC在促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增长方面的作用。如果美方带着交易心态而非建设性目的参会,仓促会面不仅无助于实质问题解决,反而可能损害多边机制的公信力。所以中方的谨慎,也是对APEC本身严肃性的维护。
最后,中方的目标并非拒绝沟通,而是追求更高质量、能产生实质成果的对话。因此在此之前,中方势必希望美方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展现出建设性姿态,或至少停止新的挑衅行为,为有效对话创造必要的氛围和条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没等来见面好消息,美方只收到中方一封警告信,直指美方办事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