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都要认祖师爷!日本电信诈骗太嚣张,从本土猖獗流到全球作案
嘿,你知道吗?日本的电信诈骗简直能编成一部荒诞喜剧集,每天都在上演各种让人哭笑不得又气不打一处来的剧情。就说2025年7月北海道札幌那事儿,一位80岁的老人接到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滋贺县的警察,说他涉嫌案子得配合调查,还让他把200万的存折、现金卡连密码纸条一起放车底下等指示。
结果嘛,钱肯定是被一掏而空了。更离谱的是后来一查,这所谓的 “警察” 还真是个24岁的在职警察,姓田索。你说这事儿荒唐不荒唐?在日本电诈早就不是新鲜事了,简直跟吃饭喝水一样平常,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
要说这东亚的电诈,日本还真能算 “祖师爷” 级别的。主要是早年通讯发展快,明治维新后就先搞起了电报电话网络,1915年就有利用电报诈骗的案子了,只不过那时候通讯工具还没普及到普通人,没掀起多大浪头。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电诈分子也跟着活跃起来。等泡沫经济一来,这行直接迎来了 “黄金时代”。那时候大家手里有钱,对快速赚钱的警惕性又低,骗子们花样百出,什么 “我是我” 诈骗、中奖诈骗、冒充公务机关诈骗,真是防不胜防。1980年代泡沫经济最火的时候,这些骗术还没统一名字,后来才被归为 “特殊诈骗”,泡沫破了之后,不少失业的人还涌进这行,让诈骗直接变成了组织化运作。
要说最有 “创意” 的还得是1973年那伙骗子。他们竟然想到伪造取款机,在受害者家附近摆个假的银行金库,哄人家往里面存钱,甚至还在真 ATM 机上贴 “机器坏了,去指定地点存钱” 的通知。结果好笑的是,因为骗来的钱太多,假机器直接 “爆仓” 了才露馅,可这案子到现在都没破,你说气人不气人?
现在的骗子更嚣张,尤其爱冒充警察。2025年上半年,日本电诈损失飙到了597.3亿日元,差不多29亿人民币,是去年的2.6倍,这里面65%都是 “假警察” 干的,还专挑20到30岁的年轻人下手。他们不光打电话,还会在视频里亮假证件、假逮捕令,说你涉案要汇款,好多人一慌就中招了。
受害者那真是不分老少贵贱,简直 “众生平等”。2025年2月,福冈县行桥市有个62岁的大叔,信了 “看动画能赚钱” 的广告,结果被冒充知名动画公司的骗子骗走1500万日元,人家连假网站、热门IP的logo都伪造得一模一样。大阪还有 80多岁的老太太,2016年被骗走5.7亿日元,骗子竟然说她欠了中国媒体的钱,不还就抓去中国,这脑洞也是没谁了。
名人也没能逃过。讲台社有个叫藤川的漫画编辑,声音资料被骗子提取出来,合成语音去骗他妈妈的钱。2025年5月,人气女演员竹内有记也遭了殃,骗子冒充警视厅警察,说她涉案,哄得她把银行账户和余额都透露了,还转了账,据说连隐退计划都得推迟了。
最惨的要数在日中国留学生,受害率高达38%。2025年5月,山形县一个留学生被假警察骗走200万日元;6月9号,高知县另一个20多岁的中国男生,被冒充中国驻日大使馆的人骗了194万日元。留学群里都炸了,还有人说高知县另个留学生更倒霉,被骗着买了20克金条寄过去,连汇6 次钱才反应过来。
其实也难怪留学生容易中招,在异国他乡突然接到 “你违法了” 的电话,本来就慌,骗子还能说出学校、姓名这些精准信息,一下就戳中弱点了。而且现在去日本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学费生活费性价比高,毕业还好找工作,可没想到还得防着这一手。
骗子的信息哪儿来的?说出来你都怕,全日本民众基本没隐私可言。他们收买派遣职员、快递公司管理层,甚至医院里的内鬼,连学校的教育系统都能利用,真是无孔不入。
日本政府也不是没管过,让社交网络运营商加强监管,开发筛选系统,基层还搞反诈宣传,NHK 电视台也播防范短片。金融机构现在还推 “延迟到账” 制度,给受害者留 “冷静期”,运营商升级拦截系统,警方还用AI分析通话记录找诈骗模式。
可效果呢?差得远。关键还是法律太滞后,日本刑法第246条连加密货币这些新型诈骗都没纳入,犯罪成本低得吓人,有罪犯被捕后都说骗100次才被抓,值得冒险。更气人的是少年法对未成年人太宽容,好多团伙专门招未成年人入伙,钻法律空子。2022年电诈报案才1105起,2023年就飙到 5528起,2025年上半年直接突破1.3万起,2003到2018年受害总额都到4790亿日元了,受害者超 20万人。
本土不好混,骗子们就把窝点搬到国外了,先是中国台湾省,跟当地势力勾结,把 “我是我” 这类骗术改良后骗大陆人。后来又跑到缅北、柬埔寨这些地方,2023年中国警方就捣毁12个海外日本诈骗窝点移交日本。
2024年泰国警方在芭堤雅端了个跟日本黑帮有关的团伙,专骗日本老年人。2025年更热闹,爱知县警方搞了次大规模海外执法,派80个警察去柬埔寨押解29个日本骗子,这些人在泰柬边境的基地里冒充警察骗同胞,2到5月就骗了14亿日元,受害的波及东京、栃木好几个县。2013年珠海有个日籍主犯,因为诈骗团伙内讧死人,被判处无期徒刑;2017年中国也抓过35个日本诈骗犯。
可就算这样电诈还是没被根治。现在全球都缺统一的诈骗犯罪定义,各国量刑差太多,日本最高判10年,有些东南亚国家只罚款,这就成了 “犯罪成本洼地”,骗子换个地方照样作案。
说真的日本这电诈乱象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奇葩骗术一茬接一茬,受害者从老人到名人再到留学生,政府看着着急却没辙。希望他们能早点想出真办法,也提醒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哪儿的人,接到奇怪电话可千万别慌,多核实准没错,不然说不定哪天就成了这荒诞剧里的下一个 “演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