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唯一禁止离婚的国家,社会提倡早婚,不能避孕,如今人口破亿
马尼拉的清晨,贫民窟的铁皮屋顶被太阳晒得发烫。32岁的莉娜蹲在门口给三个孩子分粥,丈夫在一旁数着刚从沙特寄来的汇款单——那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
他们结婚15年,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两人早已没了共同语言,但谁也没法提离婚。
在菲律宾,婚姻是张写死的契约,一旦签字,几乎就得绑一辈子。
这个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如今揣着1.14亿人口,挤在不到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更扎眼的是,它是亚洲唯一一个至今禁止离婚的国家,早婚、多育像两只无形的手,推着人口数字一路狂奔。
当“人口红利”成了许多国家的发展密码时,菲律宾却被这超亿的人口压得喘不过气。
婚姻签了“终身制”在菲律宾的法律条文里,“离婚”两个字几乎找不到容身之处。民政部门的窗口只发结婚证,想解除婚姻?唯一的路是去法院申请“婚姻无效”,但这比登天还难。
要走通这条路,得先证明结婚时存在“法定瑕疵”——比如一方隐瞒精神疾病,或者根本没到法定年龄。
至于“感情破裂”“家暴”?法律不认。更现实的是,一套流程走下来,最少要花5000美元,耗时3到10年。
要知道,菲律宾人均年收入才3000多美元,普通家庭根本掏不起这笔钱。
于是,大多数人只能在“凑活过”和“分居”里二选一。但分居也藏着坑:如果妻子在分居期间和别人在一起,会被按“通奸”判刑,最高能蹲6年牢;丈夫却几乎没这顾虑。
马尼拉妇女权益组织2024年的报告里写着,72%的家暴受害者因为“离不了婚”,只能反复忍受殴打、辱骂,有人甚至被丈夫逼着去乞讨养家。
这种“婚姻终身制”不是凭空来的。500年前西班牙殖民者带着天主教登陆时,不仅抢了椰子和铜矿,还把“婚姻不可解除”的教义刻进了当地人的生活。
现在85%的菲律宾人信天主教,教会势力大到能左右政策——2018年众议院好不容易通过“穷人离婚法案”,愣是被教会的游行抗议压了下去。
直到现在,新的离婚法案还在参议院卡着,能不能过,谁也说不准。
反对离婚的人游行
早婚成了“传统”在吕宋岛的乡村,14岁的安雅已经抱着刚满周岁的孩子喂母乳。她12岁那年,家里收了男方两头牛当彩礼,一场简单的宗教仪式后,她就成了别人的妻子。
在菲律宾,这不算新鲜事——2022年法律修改前,女性12岁、男性14岁就能合法结婚,哪怕生理和心理都没准备好。
现在法定婚龄虽上调到16岁,但偏远地区的“秘密婚礼”从没断过。教会不反对早婚,甚至觉得“早点生养是对上帝的敬畏”。
菲律宾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5到19岁女性中,每5个就有1个已经结婚或生育,这个比例在亚太地区排第一。
早婚往往和贫困绑在一起。穷人家觉得“嫁女儿能少张吃饭的嘴”,男方则想“多生孩子多干活”。
但这些年轻妈妈的日子大多很苦:没读过多少书,找不到好工作,只能靠丈夫打零工过活。
一旦丈夫家暴或跑路,她们连离婚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带着一堆孩子在贫民窟里熬。
避孕成了“禁忌”马尼拉的公立医院里,妇产科永远排着长队。医生们最头疼的是,40%的孕妇都是意外怀孕,但他们没法给患者开避孕药——教会说“人工避孕是罪恶”,医院怕引火烧身。
菲律宾是亚洲少数几个严格限制避孕的国家。天主教教义说“生命神圣”,不仅反对堕胎,连避孕套、避孕药都被贴上“邪恶”的标签。
政府也曾想推计划生育,1976年就规定婚前必须学避孕知识,还免费发过避孕套,但教会一抗议,这些政策就成了摆设。
2023年的调查显示,只有30%的已婚女性用过避孕措施,远低于东南亚平均的65%。
意外怀孕的后果,就是孩子越生越多。每对夫妻平均生3.2个孩子,每年新增人口超180万。
1960年才2700万人口,2014年破亿,2023年就冲到1.14亿。可国土就那么大,人均耕地只有0.3公顷,连吃饭都成了难题。
更糟的是青少年生育。13到17岁的女孩中,每10个就有1个怀过孕,有些甚至不知道自己怎么怀上的。
性教育在学校里是“敏感词”,教会说“讲这个会教坏孩子”,结果就是艾滋病悄悄蔓延——15到24岁人群里,每3个新增病例就有1个是这个年纪的。
1亿张吃饭的嘴,压垮了这个国家人口破亿后,菲律宾的日子更难了。首都马尼拉最扎眼的,是富人区的别墅和贫民窟的铁皮屋仅隔一条马路。
福布斯公园的豪宅里,游泳池泛着波光;几公里外的基阿帕,7.1万人挤在1平方公里的地方,厕所要几十人共用。50%的人每天生活费不到5美元,却要养3个以上的孩子。
一路之隔
工作更是难找。全国有6000万劳动人口,但正规岗位只有4000万个,1000多万人只能出国打工。
沙特的建筑工、香港的菲佣、新加坡的餐厅服务员……这些外劳每年寄回372亿美元,占了GDP的8.5%,可国内的制造业还是没起来,工厂里的岗位越来越少。
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就容易走歪路。马尼拉的街头,经常能看到十几岁的孩子不务正业,走上歧路。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说,每10个菲律宾儿童里,7个受过性暴力,很多都是因为家里太穷,没人管。
政府不是没试过改变。杜特尔特当总统时,想给600万贫困妇女发免费避孕药,结果教会组织万人游行,骂他“违背上帝”。
现在的总统想发展制造业,可门阀垄断着资源——2%的人口,却握着重80%的财富,普通人根本没机会。
结语菲律宾的困局,就像一个解不开的死结:禁止离婚让不幸的婚姻拖垮家庭,早婚和反避孕让人口越生越多,1亿张嘴要吃饭、要工作,可国家根本养不起。
有人说“人口多是红利”,但红利得有岗位、有教育、有资源托底。菲律宾啥都缺,只剩下一堆年轻却没出路的劳动力。
要解开这个结,可能得先打破那些老规矩——允许离婚,让不幸的人能重新开始;放开避孕,让人们能自己决定生几个;好好搞教育,让年轻人有本事赚钱。
但这些改革,注定要和几百年的宗教传统、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硬碰硬。
对菲律宾来说,人口破亿不是终点,而是更难的起点。
这条路怎么走,谁也说不准,只能看那些在贫民窟里挣扎的家庭,能不能等到天亮。
pic/3dtlw1bp45w.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