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6 08:25

俄罗斯东北偏远农村现状,万里平原无人烟,只见房子不见人

俄罗斯东北部,也就是远东联邦区那片广袤土地,面积占全国近一半,却只住了不到5%的总人口。那里有大片平原和森林,村庄零星散布,但如今许多地方人影稀少,只剩空房子在风里摇晃。
官方数据表明,俄罗斯全国有大约2万个村庄完全废弃,另有3.6万个村庄居民不足10人,这种情况在远东地区特别突出。远东联邦区总面积695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600多万,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1人。

许多村庄从苏联时代遗留下来,那时候集体农场支撑着生活,现在农场没了,人也走了,留下成片无人居住的木屋和废弃设施。
远东农村人口流失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加速。苏联解体后,集体经济崩盘,工厂关闭,失业率飙升。以前靠农业和矿业维持的村庄,失去了工作机会,人们只能往城市迁徙。远东地区气候恶劣,冬天温度常降到零下50度,基础设施落后,道路泥泞,电力通讯不稳。

许多村庄连硬化路都没有,春季融雪时交通中断,只能囤积食物过日子。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学校医院关门,年轻人更不愿留下来。
俄罗斯统计局数据显示,远东人口从1991年的800多万降到现在的600多万,流失主要去往西部大城市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具体到一些地区,比如科雷马河谷,那里曾是古拉格劳改营集中地,苏联时期靠囚犯开发矿产,现在满是鬼镇。
废弃的煤矿和居民楼还立着,但人早就没了。类似情况在沃库塔市周边也很常见,这个地方一度是苏联煤矿重镇,现在人口从顶峰的20多万缩减到不到5万,许多卫星镇完全空置。

远东的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平原上村庄废弃率高,土地荒芜,长满杂草和树丛。政府报告指出,这些地方的农村居民平均年龄偏高,许多是老人守着旧房子,年轻人一走就再不回来。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多方面。经济因素占大头,远东农业现代化后,需要劳动力少,一台联合收割机就能顶过去上百人干活。
工业也集中在大城市,偏远村庄没竞争力。加上交通不便,货物运输成本高,农产品卖不出去。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从2000年代中开始推行,但效果有限。政府试图吸引投资,可外资少,本地企业也难扩张。

人口结构问题加剧流失,少数民族村庄文化保存难,年轻人融入城市生活后不愿回乡。俄罗斯人口研究所数据显示,农村出生率低,自然增长动力不足,外来移民虽有,但多是劳务工,不定居。
远东平原上废弃房屋多是苏联时期产物,木结构结实,但年久失修。许多房子屋顶塌陷,窗户破损,内部设备锈蚀。官方普查显示,全国农村有20%家庭没接上公共道路,远东比例更高。通讯覆盖率虽达75%,但互联网接入只22%,这让村庄更孤立。

废弃村庄影响生态,土地退化,森林扩张,但也带来野生动物增多问题。政府担心这些空地影响国家安全,尤其是与中国接壤的边境地带,人口稀少容易成真空区。
政府为逆转局面推出多项政策。2016年起,远东免费土地计划允许公民领一公顷地,目的是吸引人定居。到现在,发放了上万公顷,但参与者多是本地人,西部人兴趣小。有人领地建农场或第二居所,但多数地块闲置。

总理米舒斯京曾表态要扩大计划,鼓励创业,可执行中问题多。土地规则严,五年内须开发,否则收回。气候和基础设施瓶颈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远东开发部报告称,程序虽吸引几万人申请,但实际定居率低。
类似政策在其他地区试行,如一卢布土地拍卖,但效果一般。俄罗斯乡村复兴计划投资基础设施,修路建校,可覆盖面有限。偏远村庄优先级低,资金多流向城市周边。专家指出,农村失业和贫困是根源,全国农村贫困率高出城市一倍。
远东矿业和林业虽有潜力,但就业岗位少,季节性强。旅游开发是新方向,如贝加尔湖周边吸引游客,可远东东北部平原地带偏僻,开发难。

人口流失带来连锁反应。村庄空置后,公共服务中断,学校医院关停,形成恶性循环。剩余居民多是老人,生活艰难。
俄罗斯经济和政治改革中心报告称,全国是“村庄消亡国”,远东情况更糟。一五村庄中有一个是鬼镇。社会问题突出,酗酒率高,精神健康机构患者多半与此相关。农村青少年流失快,留下孤儿或单亲家庭多。

远东与中国东北接壤,土地交易和移民话题敏感。中国企业租地种田,但俄罗斯政府限制外资持有土地。报告显示,中国劳工涌入缓解劳动力短缺,但也引发本地不满。俄罗斯试图改善农村条件,可人口外流趋势难逆。专家预测,到2030年,远东人口可能再降10%,村庄废弃率升。
俄罗斯整体农村面临类似挑战。欧洲部分如普斯科夫地区,村庄废弃严重,13000个村庄中3000个空置,5000个不足10人。北方非黑土区农业风险高,利润低,导致村庄从农奴时代起就渐衰。西伯利亚平原村庄少,本就人口稀疏,现在更空。远东作为前沿,战略重要,但开发滞后。

政府数据反映现实严峻。罗斯塔特统计,沃库塔市收缩排全国第15,人口锐减。系统性原因包括空间中介性人口减少,偏远区更易流失。研究显示,农村城市迁移放缓,但远东未见好转。村庄分类中,农村类型包括德列夫尼亚、塞洛、斯坦尼察等,但许多已名存实亡。
远东平原野生化加剧,废弃农田变森林。科学文献指出,数百万公顷土地荒废,树木生长,但政治上成议题。农业转型独特,2000年代中复兴,但形式特殊。免费土地虽有,但兴趣小,主要本地人建家或创业。
村庄消亡影响文化。俄罗斯乡村是国家身份核心,文学艺术常描绘,可现实中衰落。人口专家称,农村无未来,农业劳动力需求低。城市化全球趋势,但俄罗斯速度快,问题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俄罗斯东北偏远农村现状,万里平原无人烟,只见房子不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