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价还没打下来,新一轮物价上涨又来了
国内胖友们对日本大米狂涨价的瓜都吃透了,但日本涨价的可不止大米。如今,米价没被打下来,新一轮的物价上涨来了。据“帝国数据银行”统计:自10月1日起,日本迎来涨价潮,包括食品在内的3024品目涨价。
乡民:每天该吃什么,朴素日子变苦日子了。
一瓶600毫升的绿茶,194日元→216日元。
75岁以上高龄老者“自费负担20%”的医疗优惠政策结束了,今后每人每年平均多承担9000日元。
车险,上涨8.5%。
水电煤气费,由于政府补贴政策结束,今后平均每户家庭的负担金额上涨520日元。
日本人平时吃的纳豆、豆腐这些“便宜食品”,也在涨价行列。
曾经手头宽裕,时不时下馆子打牙祭的。如今,由于水电煤气、食材等等涨价,店头摆出来的菜单也随之涨价。
比如,过去几十年,作为庶民美食代表的拉面,其一碗面在日本人心中的上限价是1000日元。但在两年前,已突破1000日元的心理大关。
当时,拉面店老板们就在采访镜头前,吐露心声:不涨价,店得黄。涨了价,客人就变少。
今年10月这波涨价,让死守“午餐=价格实惠”的海鲜饭也将失守。
东京立川市的一家店,它的招牌噱头是“午餐时间的海鲜饭,便宜又大碗”。一靠政府补贴政策,二靠当天早上去批发市场捡漏。
可是,补贴政策没了,物价360度无死角的上涨。老板在镜头前哀鸣:无论哪家餐饮店,都已到极限了。
乍看每样涨了一些些,好像也不是负担不起。但是,从吃的,到用的穿的开的,3024品目涵盖一个普通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路人1:一瓶水的定价超过200日元,那就比较贵了。我平时经常吃炒面,那个也涨价。每月开销变紧了。
路人2:我家里是“全电气化”,电费一涨,开销一下就变了。日子难过,就没什么解决办法吗?这可关系到老百姓居家过日子。
路人3:电费真的要命,天热又不能关空调。我就努力干活儿吧。
日本有个季节俗语,叫“食欲的秋天”。
指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好吃的东西多,食欲大增,畅快吃喝,所以很多人到秋天就发胖。
日本物价自俄乌纷争开始,一路飙涨。鱼肉蛋奶蔬果,一次次涨价,越来越贵。那就多吃饭少吃菜,不求吃好,只求吃饱吧。后来大米价格飞涨,连“吃饱”都有门槛,上难度了。
食欲的秋天,贴秋膘的季节,已成美好的往事不堪回首。2025年10月的乡民,想要满足自己的秋季食欲,越来越吃力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