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后,特朗普送了卡塔尔一句话,对中俄极为不利
文 | 锐观经纬编辑 | 锐观经纬
9 月的中东局势突然抛出一个让人费解的谜题:以色列竟敢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史无前例的空袭,要知道当时哈马斯领导人正在那里,在卡塔尔的主持下讨论美国提出的加沙停火方案。
更让人意外的是,空袭刚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火速签署行政命令,放话 “再有人动卡塔尔,美国就出手报复”。
一边是长期盟友以色列,一边是突然获得安全承诺的卡塔尔,美国这番 “左右逢源” 的操作究竟在打什么算盘?以色列空袭后又为何火速道歉?我们顺着事件脉络慢慢拆解。
9 月 9 日这天,以色列对卡塔尔多哈的空袭打破了地区平静,这次袭击的目标很明确,正在参与加沙停火方案讨论的哈马斯领导人,可最终的结果却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料。
不仅哈马斯团队数名成员死亡,哈马斯领导人本人不幸身亡,就连一名卡塔尔安全官员也没能幸免。
要知道,卡塔尔当时正扮演着 “和平调解者” 的角色,以色列在这样的场合发动袭击,瞬间引发了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愤怒。
卡塔尔方面更是毫不客气地表态,称以色列的行为 “懦弱而背信弃义”,强烈谴责这种赤裸裸侵犯主权的做法。
毕竟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首都遭遇他国空袭,还造成本国官员伤亡,都是难以接受的底线挑战。
就在卡塔尔为主权受损愤怒时,美国的反应让局势变得更耐人寻味。
总统特朗普直接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明确承诺如果卡塔尔再次遭遇袭击,美国会为其提供安全保障,甚至包括采取报复性军事行动。
在命令里,特朗普还特意强调,美国和卡塔尔 “通过密切合作、共同利益及两军间的紧密关系紧密相连”,还评价卡塔尔是 “追求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坚定盟友”,提到卡塔尔长期以来都在支持美国调解地区及全球冲突。
这里其实能看出美国的 “小心思”:9 月 9 日以色列空袭多哈后,美国一方面要修复美卡外交关系受到的损害,毕竟卡塔尔对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很重要。
另一方面又不能放弃对盟友以色列的支持,毕竟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 “重要支点”。
所以这次行政命令,更像是美国在两者之间找平衡的关键举措,可能有人会问,美国和卡塔尔的关系真有这么重要吗?
还真别说,卡塔尔多年来一直是美国重要的军事合作伙伴,美国中央司令部在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设立了前沿作战基地。
这个基地对美军在中东地区的行动意义重大,不管是战机起降、情报收集还是物资转运,都离不开它。
而且在 2022 年,美国前总统拜登还把卡塔尔列为 “重要非北约盟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卡塔尔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期间,提供了关键的协助,帮美国缓解了不少撤军过程中的压力。
不过特朗普这份安全承诺,也不是没有争议,从美国法律程序来看,通常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或条约,都需要经过美国参议院批准才能生效。
但历史上也有总统绕开参议院签署国际协议的案例,比如奥巴马在 2015 年和世界大国签署伊朗核协议时,就没经过参议院批准。
这就意味着,最终美国到底会不会针对袭击卡塔尔的行为采取军事行动,决定权其实还是握在总统手里,这份行政命令的实际效力和执行范围,其实还存在不确定性。
就像科威特大学研究海湾阿拉伯事务的历史学教授巴德尔・赛义夫说的:“海湾地区在中东的核心地位及其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决定了美国需要提供具体的安全保证,而非仅停留在特朗普总统的口头承诺或外交场合的礼节性互动上。”
毕竟对卡塔尔来说,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障,比纸面上的承诺更重要,再看以色列这边,空袭之后的外交动作也很迅速。
空袭发生后没几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在周一通过外交渠道向卡塔尔道歉了。
有意思的是,当天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进行了联合通话,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赫曼・本・贾西姆・阿勒萨尼就是在这次通话中,正式收到了这份道歉,而道歉的原因,正是此前空袭导致卡塔尔安全官员身亡一事。
以色列之所以这么快服软,一方面可能是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毕竟空袭主权国家首都的行为确实容易引发众怒,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看在美国的面子上,不想因为这件事让美国在调解地区局势时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事情还没结束,9 月 16 日,也就是以色列空袭事件发生一周后,而且是在阿拉伯和伊斯兰领导人于多哈举行紧急峰会、明确表达对卡塔尔声援的次日,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就马不停蹄地抵达卡塔尔展开会谈。
这次会谈的时机选得很有讲究,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声援,让卡塔尔在地区层面获得了更多支持,而美国此时派国务卿到访,既是对卡塔尔的一种安抚,也是在进一步巩固美卡关系。
会谈结束后,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马吉德・安萨里的表态也很坚定,明确表示卡塔尔 “决心捍卫自身主权,并将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袭击再次发生”。
从这句话能看出,经历过这次空袭后,卡塔尔在主权问题上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也不会再轻易容忍类似的情况发生。
回顾整个事件,从以色列突袭卡塔尔,到美国紧急给卡塔尔 “安全承诺”,再到以色列道歉、美国国务卿访卡,每一步都透着中东局势的复杂。
美国看似在 “一碗水端平”,实则是在维护自己在中东的战略利益 —— 既不能失去卡塔尔这个军事合作伙伴,也不能丢掉以色列这个盟友。
卡塔尔则借着美国的承诺和地区国家的支持,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主权立场;而以色列虽然发动了空袭,最终却还是通过道歉缓和了局势。
美国这么做对中美经贸也带来了很大的不利,中国对美投资持续下滑,2018 年中国企业对美直接投资 57.9 亿美元,同比下降 10%。
美国对华投资增速也明显降低,2018 年美国实际对华投资金额 26.9 亿美元,增速从 2017 年的 11% 大幅回落至 1.5%。
这不利于中国吸引外资和技术,也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和产业升级的步伐,说到底,中东的博弈从来都不简单,每一个动作背后,都藏着各方对利益的权衡。
而特朗普的那份行政命令究竟能给卡塔尔带来多少实际安全保障,未来中东会不会再出现类似的冲突,或许还要看各方接下来的行动。
页:
[1]